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iPhone79月8日正式亮相 新品变化不大 投资者期望值不高

       导读:iPhone79月8日正式亮相  新品变化不大 投资者期望值不高。苹果公司希冀iPhone7的发布能扭转业绩下滑势头。但分析人士称,目前看iPhone7/Plus的变化不大,已经很难带给果粉们兴奋点了。

       苹果新一代iPhone将在北京时间9月8日凌晨一点开始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正式亮相。

  苹果公司希冀iPhone7的发布能扭转业绩下滑势头。但分析人士称,目前看iPhone7/Plus的变化不大,已经很难带给果粉们兴奋点了。

  iPhone7/Plus前期备货量

  或比往年少

  据媒体报道,9月2日,首批苹果新品手机已从新郑综合保税区口岸作业区顺利出货,货物共计8.47万部,总重46.69吨。截至9月5日凌晨,郑州综保区海关已连续监管新品手机92车次,涉及新品手机37.10万部,总重211.50吨,主要运往美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地。

  根据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池近日放出的终极版爆料,iPhone7/Plus将搭载A10处理器,提供五种机身配色可选,去掉3.5mm耳机接口,听筒支持用作第二个扬声器以实现立体声音效,iPhone7 Plus加入双摄像头,采用改进的压力触控反馈以及距离传感器,支持IPx7级别防水,提升屏幕色域表现、起步存储容量去到32GB等。

  郭明池预计,iPhone7/Plus到今年年底前的出货量将低于iPhone6s/Plus的同期表现,大概在6000万-6500万台左右,由于防水特性的加入使得装配工艺要求提高,良品率直到8月下旬才达标并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这可能导致iPhone7/Plus前期备货数量比往年少一些。

  此外,有消息称,可能受到来自分析师以及大众对于新机特性爆料的积极反馈,苹果已经进一步追加了10%的订单。

  新品变化或不大

  难改善业绩

  不过,IHS Technology中国研究总监王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苹果在供应链上并没有看到加单。他还表示,目前看iPhone7/Plus和前一款的变化不大,对苹果业绩不会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根据苹果此前公布的2016财年三季度报,其营收为423.5亿美元,同比下滑14.6%;净利润为77.96亿美元,同比下滑26.9%,iPhone共售出4039.9万部,同比下滑15%。

  财报显示,苹果三季度报下滑主因是中国市场遭遇困境。对于中国区业绩下滑,苹果CEO表示,人民币2015年贬值近10%是部分原因,自己对今年秋季的销售非常乐观。

  苹果公司希冀iPhone7的发布能扭转势头。但分析人士称,iPhone7已经很难带给果粉们兴奋点了。

  据媒体报道,iPhone7主打的更快速处理器优势并不明显,毕竟国产手机的处理器也在不断升级;OLEM屏幕三星已经采用多年;双摄像头更是一早就被华为、酷派采用。

  分析认为,随着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苹果一家独大的局面必然持续改观。此番,苹果欲借iPhone7翻身的如意算盘很可能落空,其四季度预计的455亿美元以上的销售额也很难完成。

  苹果新品销量如何

  要看老用户是否买账

  投资银行Piper Jaffray苹果分析师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指出,iPhone 7的未来销量走势恐怕还得要看规模巨大的iPhone老用户是否买账。

  蒙斯特发布投资者报告称,目前,大约有2.75亿iPhone用户已经有两年时间没有升级手机了,他们现在使用的仍然是4英寸甚至屏幕更小的iPhone机型,而这些用户是否愿意在今年将手机升级成iPhone7则成为了这一设备销量走势的关键所在。

  王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苹果的用户是滚动换机,大多数是两年一换。但可能很多人会等苹果明年发布的新机,因为明年新机的变化会比较大,会用OLED屏幕,机身又用回玻璃。

  外界普遍认为,明年推出的iPhone8或者iPhone X将拥有巨大设计改变,并将搭载许多前所未有的功能配置,其中包括取消Home键、将Touch ID集成到屏幕中以及首次采用OLED屏幕等。

  蒙斯特透露,当下投资者对于iPhone 7期望并不高。因此,他认为苹果在发布会上公布的任何此前没有没报道过的iPhone 7特色(就比如相较iPhone 6s系列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等)都将有助于推动苹果股价在发布会后上涨。

  蒙斯特的预计是,苹果2017财年将总计售出2.345亿部iPhone,其中约1.5亿部将来自于全新iPhone7系列的贡献。但他同时也认为,2017年推出的iPhone将催生出一个新的“超级周期”(super-cycle),因为届时iPhone迎来的重大升级将对旧型号iPhone用户具有更大吸引力。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手机市场运营格局现状及十三五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来源 中国报告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专网通信行业:政府与公共安全为主应用领域 摩托罗拉和海能达处第一梯队

我国专网通信行业:政府与公共安全为主应用领域 摩托罗拉和海能达处第一梯队

从下游应用结构来看,我国专网通信主要应用在政府与公共安全、公用事业和工商业等三个方面,其中政府与公共安全主要包括了公安、消防、武警、司法等,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比为56.3%;公用事业包括交通运输、能源、林业、水利等,占比为31.0%;而工商业占比为最小,占比为12.1%。

2024年04月02日
我国6G行业:三大运营商及中国卫星、航天科技等纷纷布局下游终端运营

我国6G行业:三大运营商及中国卫星、航天科技等纷纷布局下游终端运营

从企业业绩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臻镭科技营业收入为1.70亿元,同比增长14.30%;中兴通讯营业收入为893.93亿元,同比下降3.24%;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为7755.60亿元,同比增长7.20%;中国联通营业收入为2816.93亿元,同比增长6.71%;中国电信营业收入为3811.03亿元,同比增长6.50%。

2023年12月11日
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超196万台 其中华为占比最大约为28%

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超196万台 其中华为占比最大约为28%

2023年第三季度我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为196.5万台,其中华为销量为55.00万台,市场份额为28.0%;荣耀销量为44.26万台,市场份额为22.5%;三星销量为35.38万台,市场份额为18.0%;vivo销量为24.49万台,市场份额为12.5%;OPPO销量为20.33万台,市场份额为10.3%。

2023年11月29日
我国激光通信终端(LCT)行业相关企业:前三季度杰普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12%

我国激光通信终端(LCT)行业相关企业:前三季度杰普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12%

从企业来看,2023年前三个季度航天电子营业收入为129.59亿元,同比增长5.46%,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1.59%;杰普特营业收入为9.04亿元,同比增长12.10%,归母净利润8393.97万元,同比增长64.12%;久之洋营业收入为3.80亿元,同比下降4.34%,

2023年11月16日
5G芯片行业竞争:全球形成五强争霸局面  2023年Q3华为和紫光展锐营收同比增长

5G芯片行业竞争:全球形成五强争霸局面 2023年Q3华为和紫光展锐营收同比增长

5G芯片市场是一个需要大量投资与创新的领域,尽管如此,但其市场竞争仍旧较为激烈,近两年多家芯片制造商纷纷推出自己的5G芯片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布局。目前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五强争霸的局面,五强分别是高通、三星、华为、联发科、紫光展锐。

2023年11月08日
2023年我国光纤传感行业领先企业理工光科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2023年我国光纤传感行业领先企业理工光科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根据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按照产品分类,光纤传感监测系统收入占比41.90%,约为9868万元;消防报警一体化服务收入占比为27.01%,约为6363万元。

2023年09月21日
2023年H1我国蜂窝物联网模组行业上市公司情况:广和通营收同比增长高达59.87%

2023年H1我国蜂窝物联网模组行业上市公司情况:广和通营收同比增长高达59.87%

当前,我国蜂窝物联网模组行业上市企业主要有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有方科技、日海智能等。其中,移远通信是行业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线,涵盖了400多个产品型号,并在业内率先推出了5G和车规级等模组产品。

2023年09月18日
我国ICT行业上市企业情况:2023年H1普利特营收同比增长最快

我国ICT行业上市企业情况:2023年H1普利特营收同比增长最快

当前我国ICT行业上市企业主要有科信技术、普利特、广脉科技、中科曙光、剑桥科技、神州泰岳等,其中,剑桥科技是一个立足于中国,服务于全球ICT行业的新型企业,通常采用EMS、ODM、JDM等模式与上游ICT终端和5G网络设备制造企业进行合作。

2023年09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