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提示:氨纶是使用最广泛的弹性纤维,也称聚氨酯弹性纤维,是以聚氨基甲酸酯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嵌段共聚物制成的纤维。氨纶下游需求主要来自纺织服装类,主要有针织内衣与袜子、运动衣与泳衣紧身衣、休闲衣与卫生医疗、家纺、内衣蕾丝与松紧口,分别占比为30%、30%、20%、15%、5%。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高档面料需求将不断增长,氨纶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而随着氨纶产量的增加、价格的下降,为氨纶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望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氨纶是使用最广泛的弹性纤维,也称聚氨酯弹性纤维,是以聚氨基甲酸酯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嵌段共聚物制成的纤维。氨纶下游需求主要来自纺织服装类,主要有针织内衣与袜子、运动衣与泳衣紧身衣、休闲衣与卫生医疗、家纺、内衣蕾丝与松紧口,分别占比为30%、30%、20%、15%、5%。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高档面料需求将不断增长,氨纶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而随着氨纶产量的增加、价格的下降,为氨纶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望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近几年我国氨纶产能保持稳步增长,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国,产能全球占比约65%。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我国氨纶有效产能达到75.7万吨/年,同比增长4.4%;产量为62.4万吨,同比增长15.3%,产能利用率达到82.4%。截止2019年当前,国内氨纶行业产能增至85.7万吨/年,较2018年底增长13.2%,其中新乡化纤增加4万吨/年产能,华峰氨纶增加6万吨/年产能。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氨纶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目前我国氨纶行业前五大生产企业华峰氨纶、新乡化纤、晓星中国、华海氨纶、泰和新材(含宁夏越华)合计产能占比达63.2%,与2013年相比提高17百分点,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龙头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有进一步的提升。

2020~2021年氨纶行业新增产能主要有宁夏越华(3万吨/年)、泰和新材(1.5万吨/年),华峰氨纶(4万吨/年),但泰和新材4.5万吨/年老产能将逐步关停。目前国内氨纶产能低于2万吨/年的小企业产能合计9.5万吨/年,在环保趋严的背景下小型企业竞争优势不明显,或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逐步被淘汰出局,氨纶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
生产企业 |
有效产能(万吨/年) |
目前开工情况 |
华峰氨纶 |
17.7 |
稳定运行,含最新投产产能 |
新乡化纤 |
12 |
开工 8 成 |
诸暨华海 |
8 |
稳定运行 |
晓星氨纶(嘉兴) |
5.44 |
稳定运行 |
泰和新材 |
4.5 |
开工 7-8 成 |
江苏双良 |
3.2 |
稳定运行 |
福建恒申 |
4 |
稳定运行 |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 |
3 |
满负荷运行 |
宁夏越华新材料 |
3 |
稳定运行 |
泰光化纤(常熟) |
2.8 |
稳定运行 |
晓星氨纶(珠海) |
2.8 |
稳定运行 |
杭州邦联 |
2.5 |
开工 5 成 |
诸暨清荣新材料 |
2.5 |
稳定运行 |
英威达纤维(佛山) |
2.5 |
满负荷运行 |
杭州舒尔姿 |
2.3 |
稳定运行 |
浙江四海 |
1.9 |
开工 5 成 |
厦门力隆 |
1.55 |
满负荷运行 |
生产企业 |
有效产能(万吨/年) |
目前开工情况 |
浙江薛永兴 |
1.5 |
开工 5 成 |
晓星氨纶(衢州) |
1.5 |
稳定运行 |
浙江中柏 |
1 |
稳定运行 |
其他企业 |
2.05 |
稳定运行 |
合计 |
85.74 |
|

中国报告网提示:氨纶是使用最广泛的弹性纤维,也称聚氨酯弹性纤维,是以聚氨基甲酸酯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嵌段共聚物制成的纤维。氨纶下游需求主要来自纺织服装类,主要有针织内衣与袜子、运动衣与泳衣紧身衣、休闲衣与卫生医疗、家纺、内衣蕾丝与松紧口,分别占比为30%、30%、20%、15%、5%。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高档面料需求将不断增长,氨纶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而随着氨纶产量的增加、价格的下降,为氨纶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望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