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微特电机制造业优秀企业湖南科力尔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与劣势

         导读:中国微特电机制造业优秀企业湖南科力尔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与劣势。公司主要为全球高端客户供应微特电机,市场遍及全球,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欧洲、亚太等国家与地区。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直流无刷电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商机分析报告

         1、公司的竞争优势

         (1)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主要为全球高端客户供应微特电机,市场遍及全球,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欧洲、亚太等国家与地区。

         多年以来,公司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积极参与客户的协同研发与设计,并凭借优异的产品品质成为伊莱克斯(Electrolux)、惠而浦(Whirlpool)、通用电气(GE)、阿瑟力克(Arcelik)、松下(Panasonic)等全球知名高端家电及电器生产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公司的全球高端客户如下表所示:

         (2)技术与人才优势

         公司在微特电机产品的研发、生产过程中,针对电机的可靠性、长寿命、低噪音等关键技术课题进行了长期的专项研发,拥有了多项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的关键技术性能指标,从而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公司拥有的多项核心技术介绍如下:

         ①公司国内独创的“自动调心的滚珠轴承技术”,有效延长了使用滚珠轴承电机的寿命;

         ②公司研发的“新型支架组件技术”,解决了含油轴承的电机在高温、低温、潮湿等恶劣使用环境下的长使用寿命难题,同时也解决了电机低噪音运行的难题;

         ③“串激电机新材料技术”,将普通串激电吹风电机的寿命由500-800小时提高到了1,200-1,500小时。

         公司“高效节能型贯流风机产业化”项目是2013年度国家火炬计划立项项目。公司凭借单相罩极电机领域的技术研发与规模生产方面的领先地位,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作为主编单位,正在参与单相罩极电机最新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公司多年来的良好经营业绩与发展前景不断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加盟,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了有效的激励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人才凝聚力。公司的研发团队、营销团队、制造团队、管理团队稳定,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公司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在深圳建立了研发中心与营销中心。深圳作为国内一线城市,聚集了大量优秀的行业高端人才,深圳研发中心与营销中心的设立,将有利于吸引行业高端人才加盟,进一步增强公司的人才优势。

         (3)产品品质优势

         公司作为全球高端家电客户的微特电机供应商,一直高度重视产品品质的提升,先后通过了中国CCC认证、美国UL认证、德国VDE和TUV认证,以及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同时,公司产品通过了诸多国际知名电器生产企业的产品检测及验证,如通用电气公司(GE)按照航空标准对公司产品进行的检测。基于公司良好的产品品质、完备的软硬件检测设施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公司的实验室获得了UL认证公司的WTDP(目击实验室)证书和VDE认证公司的TDAP(测试数据认可实验室)证书,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上述两项认证证书的电机制造商之一。公司实验室对产品的自主检测结果得到UL认证公司和VDE认证公司的认可,无需再委托第三方检测。

         公司生产的微特电机产品在可靠性、低噪音、使用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公司的成熟产品单相罩极电机的主要性能已经达到德国依必安派特(EBM-PAPST)、美国艾欧史密斯(A.O.Smith)等全球知名电机企业的水平。根据客户实验室的检测报告,公司单相罩极电机配套的家用电器使用寿命可达30年,远高出行业5-10年的平均水平。应用于电吹风的串激电机的使用寿命长达1,200-1,500小时,远高出行业500-800小时的平均水平。

         公司品牌获得市场认可,2013年8月20日,“科力尔”品牌被湖南省国际知名品牌认定委员会认定为2013年度“湖南省国际知名品牌”(有效期三年)。

         (4)规模生产与成本优势

         微特电机本身的产品特性和价格定位决定了微特电机生产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有效降低固定成本进而产生规模效应与市场效应。公司目前微特电机年生产能力已超过3,000万台,其中主要产品单相罩极电机年产销量超过2,400万台。

         2015年年产销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世界第二,规模效应使得公司产品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公司凭借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产品生产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5)具备精密的工装、模具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

         因为公司具有先进的CNC加工中心、沙迪克慢走丝等模具加工设备,所以对生产所需的精密工装与模具能够自主设计与制造。电机大部分零部件自己加工,既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又加快了新产品技术开发速度与能力,还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能力。

         2、公司的竞争劣势

         公司主要生产基地地处湘南地区,所在地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够便利,虽然当地土地与厂房造价以及员工工资水平相对低一些,但也增加了公司的运输成本。

         另一方面,作为民营企业,公司虽然经营与资信状况良好,但是目前的融资渠道单一,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企业需要快速扩大产能,当前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口。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企业竞争激烈 宝胜股份、亨通光电处第一梯队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企业竞争激烈 宝胜股份、亨通光电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宝胜股份、亨通光电,业绩在4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上上电缆、富通集团、江苏中天、上海起帆,业绩在100亿元到40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青岛汉缆、浙江万马、金龙羽等,业绩来100亿元以下。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汽车电子成为最大应用领域 市场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汽车电子成为最大应用领域 市场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智能传感器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企业为传统传感器制造商,主要包括安培龙、必创科技、四方光电等;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华润微、矽睿科技等,这些企业由半导体制造商延伸到智能传盛册领城;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以兆易创新等,这些企业主要通过收购等方式布局智能传感器领域。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智慧路灯行业:按营业收入分洲明科技、欧普照明及得邦照明处第一梯队

我国智慧路灯行业:按营业收入分洲明科技、欧普照明及得邦照明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智慧路灯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洲明科技、欧普照明、得邦照明,营业收入在4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勤上股份、华体科技等,营业收入在3亿元到4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度的企业为其他企业,营业收入在3亿元以下。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中小企业大量出局 山东玻纤招投标信息最多

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中小企业大量出局 山东玻纤招投标信息最多

从新成立企业来看,2019年我国绝缘材料相关企业成立数量达到19598家,2019-2022年,受疫情因素影响,行业内落后产能出清,中小企业大量出局,2022年我国绝缘材料行业新成立企业仅为598家。截至2025年3月11日,我国绝缘材料行业新成立企业为49家。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有源光器件为主要市场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有源光器件为主要市场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从新增企业注册量来看,2020年到2023年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为增长趋势,但到2024年企业注册量有所下降,2024年我国光电子器件新增企业注册量为9.19万家,同比下降6.2%。

2025年03月27日
显示器行业:AOC斩获线上销额销量双冠军 戴尔稳居全球市场榜首

显示器行业:AOC斩获线上销额销量双冠军 戴尔稳居全球市场榜首

从细分市场来看,2024年我国显示器细分市场中商用显示器销量占比最大,占比40%;其次是电竞显示器,销量占比25%。

2025年03月26日
光模块行业:数通、电信为主要应用领域 中国本土厂商在全球市场占比逐步上升

光模块行业:数通、电信为主要应用领域 中国本土厂商在全球市场占比逐步上升

算力的需求的增长带动了光模块市场的发展。从市场规模来看,到2023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约为99亿美元,同比增长3.1%;预计到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到了1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0%。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华为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华为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高速增长趋势。从2.6万家增长至10.03万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19%。截至2025年3月,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注册总量达到37.69万家。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