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低压电器行业发展趋势及主要龙头企业分析(图)

         一、房地产和工业投资均开始复苏,低压电器市场回暖

         2016 年行业需求增长 1.2%, 17 年行业整体需求增速有望达到在 10%以上。我们预判未来几年低压电器下游的主要三大应用领域领域建筑、电力与工业,需求增速有望分别维持在 5-10%、15%+和 10%+,行业需求整体增速有望保持在 10%以上。

         同时,随着品牌意识不断上升、技术与渠道优化升级、原材料价格上行及环保执行力度趋严,行业龙头公司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快的发展。我们认为未来几年,行业龙头企业有望保持在 15%-20%的增速。

         低压电器行业正呈现三大发展趋势:1)国产品牌强势崛起,在多数下游应用领域,国内厂商已经逐步具备替代 Shneider、ABB、Siemens 等外资产品的优势。2)复制外资品牌成功路径,国内低压电器厂商发力行业客户,并从元件走向集成,提供电气化全面解决方案。3)国产品牌全球化之路正在步步推进,国产品牌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并能过集成与海外设厂等一系列的布局,未来有望在海外市场中斩获更多的份额和品牌认知。

         在行业新的发展趋势下,我们认为行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愈发显著,未来保持远高于行业整体的增速。我们重点推荐品牌与技术实力持续提升,积极拓展行业客户、成套解决方案和海外市场的低压电器行业龙头公司正泰电器和良信电器。

         二、重点龙头企业分析

         1、正泰电器:低压电器市占率提升,户用光伏龙头地位明显

         低压电器龙头,业绩持续稳定增长。公司目前已形成了经“低压电器+光伏”双轮驱动的格局。2016 年 12 月完成对同一控制的正泰新能源的收购。2017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9.37 亿元,追溯调整上年业绩后同比增长 12.2%,归母净利润 19.7 亿元,同比增长
24.27%,综合毛利率 29.94%。

         低压电器行业全面好转,未来可维持 20%左右的增长。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行业层面,2015 年下滑,2016 年略有增长。2017 年接近 10%增长,主要是下游工业自动化、配网投资、房地产后周期均出现好转。预计未来可持续。公司层面,目前公司低压电器收入 120 亿,市占率约 15%,过去每年提升 1%;未来有望加速,若提升至 30%,低压电器收入有望达到近
250 亿。

         股权激励提升经销商积极性,产品和渠道升级提升市占率。在产品方面,以昆仑为代表,对原有产品全系列更新,同时建筑电器拓展至智能家居新品。在渠道方面,70 个地市还空白,是重要发力点;将工程师团队前移,目标行业客户,已有效果。2017 年底公司执行经销商持股计划,经销商利益与公司利益深度绑定,未来有望发挥经销商积极性提升产出。
户用光伏龙头迹象显著,明年有望超 15 万套,贡献 10%以上利润增量。由于政府、银行、收益性等多方面支持和利好。全国户用光伏呈现快速增长,2016 年 15 万套,2017 年超 40 万套。公司地处户用发展最快的浙江,当地市占率 40%以上;原有低压电器渠道 2000 多个,可用来拓展户用,2C 优势明显。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在浙江市占率提高,以及在山东、河北等其他区域布局,销售模式占比提高,公司 2018 年户用有望超 15 万户,给公司带来 10% 左右业绩弹性且未来业绩弹性将逐步提高。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车身电子电器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图表:正泰电器主要盈利指标预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良信电器:专注行业中高端客户,业绩稳步增长

         专注行业客户,业绩持续稳步增长。公司是低压电器中高端市场领先的国产品牌企业,成立以上一直持续拓展低压电器行业客户,技术实力与品牌认知度高。过去 5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复合增速分别达到了 19.33%和 23.53%,经营绩效持续稳定增长。2017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52 亿元,同比增长 18.46%;归母净利 2.10 亿元,同比增长 29.26%。终端和配电电器带动业绩快速增长,毛利率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情况下不降反升。公司从事终端电器、配电电器、控制电器等三大类低压电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定位于低压电器行业的中、高端市场。根据中报披露的分项业绩拆分,配电电器依旧保持 30%以上的增速,终端电器增速大幅提升。除行业方面出现好转外,主要受益于:1)在行业开发方面,新能源、电信及电力等行业订单有较大增长;2)在建筑配电行业,除了维护现有客户之外,公司业务逐步从商业住宅向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延伸。三季报公司整体毛利率 39.5%,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上升,体现公司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其中,终端电器完成产品线变革,重新处理产品线和市场,毛利率提升明显。


         品牌提升与营销推广助力公司持续进阶。公司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能与外资品牌直接竞争的低压电器制造商,对品牌推广极为重视,将塑造品牌形作为公司一项重要战役,将品牌建设与产品推广融入与客户接触的每个接触点。在营销与市场方面,按行业和区域在全国设立了 18 个大区,70 个办事处,组成了矩阵式的销售团队。售后以及客户维护已经形成完整思路,重视大客户的开发及维护。公司对于品牌推广的重视,契合公司的中高端定位,有望带来品牌溢价。

图表:良信电器主要盈利指标预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企业竞争激烈 宝胜股份、亨通光电处第一梯队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企业竞争激烈 宝胜股份、亨通光电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宝胜股份、亨通光电,业绩在4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上上电缆、富通集团、江苏中天、上海起帆,业绩在100亿元到40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青岛汉缆、浙江万马、金龙羽等,业绩来100亿元以下。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汽车电子成为最大应用领域 市场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汽车电子成为最大应用领域 市场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智能传感器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企业为传统传感器制造商,主要包括安培龙、必创科技、四方光电等;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华润微、矽睿科技等,这些企业由半导体制造商延伸到智能传盛册领城;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以兆易创新等,这些企业主要通过收购等方式布局智能传感器领域。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智慧路灯行业:按营业收入分洲明科技、欧普照明及得邦照明处第一梯队

我国智慧路灯行业:按营业收入分洲明科技、欧普照明及得邦照明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智慧路灯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洲明科技、欧普照明、得邦照明,营业收入在4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勤上股份、华体科技等,营业收入在3亿元到4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度的企业为其他企业,营业收入在3亿元以下。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中小企业大量出局 山东玻纤招投标信息最多

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中小企业大量出局 山东玻纤招投标信息最多

从新成立企业来看,2019年我国绝缘材料相关企业成立数量达到19598家,2019-2022年,受疫情因素影响,行业内落后产能出清,中小企业大量出局,2022年我国绝缘材料行业新成立企业仅为598家。截至2025年3月11日,我国绝缘材料行业新成立企业为49家。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有源光器件为主要市场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有源光器件为主要市场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从新增企业注册量来看,2020年到2023年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为增长趋势,但到2024年企业注册量有所下降,2024年我国光电子器件新增企业注册量为9.19万家,同比下降6.2%。

2025年03月27日
显示器行业:AOC斩获线上销额销量双冠军 戴尔稳居全球市场榜首

显示器行业:AOC斩获线上销额销量双冠军 戴尔稳居全球市场榜首

从细分市场来看,2024年我国显示器细分市场中商用显示器销量占比最大,占比40%;其次是电竞显示器,销量占比25%。

2025年03月26日
光模块行业:数通、电信为主要应用领域 中国本土厂商在全球市场占比逐步上升

光模块行业:数通、电信为主要应用领域 中国本土厂商在全球市场占比逐步上升

算力的需求的增长带动了光模块市场的发展。从市场规模来看,到2023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约为99亿美元,同比增长3.1%;预计到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到了1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0%。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华为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华为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高速增长趋势。从2.6万家增长至10.03万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19%。截至2025年3月,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注册总量达到37.69万家。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