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图)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

        1、竞争优势

        (1)研发及技术优势

        ①深耕核心技术,研发水平突出

        一直专注于工艺改进与技术创新,已取得多项国内外领先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在驱动芯片的稳定性、可靠性、恒流精度等关键技术指标上,产品性能表现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高度重视技术积累和专利储备,截至2017 年6 月30 日,明微电子先后获得了国际专利3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89 项;国内专利160 项,其中发明专利80 项,实用新型80 项。根据资料显示,在2015 年度布图设计权利人排行榜中名列第六位,居于国内前列。

        ② 完善的研发体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依据严格的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新产品设计研发要经历可行性分析、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及生产四个步骤,其中可行性分析以市场需求为指引,强调“以需定研”。以现有专利技术储备为基础,具备同时多线开展项目研发的实力,开发周期短,能够实现对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快速响应,满足下游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建立起应对客户多元化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

        目前拥有一个省级产学研示范基地和一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并引进了先进的芯片设计前端分析设备,通过设立测试产线进行芯片成品检测,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缩短了芯片的研发周期,为抢占市场先机提供了有力保障。

        ③ 专业的研发团队,保持技术优势

        拥有一支设计理念前沿、成果转化高效的高素质研发团队,聚集了众多具有丰富经验的IC 设计工程师,为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设计新产品、开发新工艺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截至2017 年6 月30 日,共有员工203人,其中研发人员76 人,占比37.44%,专业的研发团队获取和维持技术优势、保持竞争实力的坚实基础。

        (2)品牌优势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驱动芯片领域的企业,十几年来一直专注于驱动芯片设计研发,品牌优势积累丰厚。公司以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出发点,秉承“品质、成本、求精、共赢”的技术路线理念,技术先行带动产品品质和性能的双向提升,产品广受市场好评,良好的口碑使公司在LED 驱动芯片领域树立了优质的品牌形象。

        凭借技术创新优势以及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与下游行业内众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强力巨彩、深圳市华夏光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联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客户授予公司“杰出合作伙伴奖和优秀奖”、“优秀供应商”等奖项。大型客户为保持其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在选择供应商时对技术水平、产品品质和供应稳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能够与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对公司品牌高度认可的表现,也标志着“明微”是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3)客户优势

        LED 驱动芯片作为下游客户生产所需的核心器件,其销售量与下游客户需求直接相关,以阳光照明、得邦照明、木林森、佛山照明为代表的LED 照明和以强力巨彩为代表的LED 显示屏客户对驱动芯片需求量较大,助力实现持续的快速增长,并成为驱动芯片行业重要的供应商。凭借一流的产品和服务,经过多年的市场积累,成功进入一大批客户的供应链,主要客户如下:
 
图:主要客户

资料来源:互联网

        (4)供应链优势

        经过多年的积累,已拥有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和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各环节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使得建立了完善的协调机制,以保证内部组织架构与产业链、业务流程的沟通协调。

        晶圆制造供应端已与华润上华、中芯国际、上海先进等大型晶圆制造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保障版图设计成果快速转化;在封装供应端已与通富微电、长电科技、华润安盛、华越芯装等大型封装厂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对晶圆制造及封装测试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控,有效促使产业链高效运转,并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2、竞争劣势

        (1)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相对不足

        IC 设计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经营业绩稳步增长,规模持续扩大,在集成电路产业链积极延伸布局,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但资金主要来自于内部积累,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已成为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进行产业链延伸和产品升级的瓶颈,因此亟需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资金实力。

        (2)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凭借技术、品牌、品质和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芯片深受客户和市场的好评,需要扩大业务规模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受资金实力、研发配套的限制,在业务规模的扩大、产品升级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约,与国际大型的芯片设计企业相比,在规模化和国际化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行业:日企领跑 中国中山格智美跻身全球前三

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行业:日企领跑 中国中山格智美跻身全球前三

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作为微特电机领域的重要分支,近三年全球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2024年全球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市场规模为14亿元。

2025年08月1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细分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拓邦股份、和而泰占比相对较高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细分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拓邦股份、和而泰占比相对较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8061亿元,同比增长10.8%。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AR眼镜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近90% 雷鸟创新、太若科技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AR眼镜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近90% 雷鸟创新、太若科技等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3年我国AR眼镜市场CR5市场份额占比为89.9%。整体来看,我国AR眼镜市场集中度高。

2025年07月30日
【产业链】我国物联网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物联网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物联网芯片上游为原材料和相关生产设备;其中原材料包括硅片、靶材、光刻胶、抛光材料、封装材料等;设备包括硅片晶炉、热处理设备、光刻机、涂胶显影机、刻蚀设备、检测设备、封装设备等。中游为物联网芯片的设计及制造。下游为智慧城市、智能穿戴、工业物联网、消费电子和车联网等应用领域。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集中度较低 市场第一梯队为美国德州仪器、欧洲英飞凌等国外企业

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集中度较低 市场第一梯队为美国德州仪器、欧洲英飞凌等国外企业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1752.55亿元,同比增长15.3%,复合增长率达12%。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平板电脑行业集中度提升 华为、苹果份额合计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我国平板电脑行业集中度提升 华为、苹果份额合计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出货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呈先升后降再升走势。2025年1-3月我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达到870万台,同比增长19 %。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电源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 其中阳光电源市场规模相较领先

我国电源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 其中阳光电源市场规模相较领先

企业市场对比来看,2023年我国电源总市场规模3567亿元,其中阳光电源市场规模85.2亿元,位列电源企业第一,且断层式领先后续企业。

2025年07月09日
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竞争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豪威等正逐步打破国际垄断

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竞争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豪威等正逐步打破国际垄断

全球市场份额来看,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呈“一超多强”态势,索尼、三星、豪威科技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市场份额超70%。中国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以本土厂商为主导,豪威、格科微、思特威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细分领域深耕,逐步打破国际垄断。

2025年07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