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石家庄优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一)公司的竞争优势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是创新驱动型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技术创新、自主研发作为长期坚持、优先发展的战略。经过多年积累,在行业内形成了较明显的技术研发优势。

        (1)研发体系业内领先

        公司将研发分为基础层研发、应用层研发两个层次,设立专业研发子公司——域联视控从事基础研发,对外输出底层技术和基础模块;而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其他公司对基础技术进行集成与应用定制,实现技术产业化。公司设置产品经理部以及售前技术部两个关键部门,实现研发和市场的衔接,有计划地进行产品预研,使产品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2)多项核心技术构成体系

        公司在多年的经营中积累了一批核心研发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了良好的组织、开发,形成了系统层面、产品层面的一批核心技术,包括交通信号控制核心算法、成套收费系统设备及软件技术、图像处理核心算法、机电系统设计平台、监控设备核心构架等。

        公司掌握了产品、系统两个层面,覆盖机电、电子产品,囊括软件、硬件,从底层芯片开发到产品应用的成套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自主研发、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应用价值高的核心技术体系,从而使公司具备了多品种、成系统的产品开发能力,为公司高效率、大范围的研发活动奠定了基础,使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成为可能。

        在优良的研发体系、多年的核心技术积累以及创新文化的孵化下,公司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自主技术和研发成果。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目前已取得59 项国内专利技术,其中6 项发明专利、42 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1 项外观设计专利;取得软件著作权61 项。

        公司曾获得“中国智能交通设备科技创新十大领先品牌”、“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智能交通设备专业制造商”、“中国交通信息产业十周年优秀企业”、“中国安防知名品牌”等荣誉。公司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研发导向,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产品及系统集成项目中。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同业兴创、域联视控均是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3)新产品、新技术储备丰富,巩固未来优势

        公司坚持滚动式技术研发,不同阶段、不同方向的多个研发项目同时推进。在原有技术不断升级改造的同时,分布式智能信号控制系统、智慧车道、运动检测跟踪、大数据预测模型、电子车牌、高速公路移动支付等前沿技术研发也在大力推进中,形成了较丰富的、有梯度的技术储备,为未来进一步强化公司技术研发优势奠定了基础。

        2、业务模式优势

        公司既研发、制造智能交通产品,又提供系统集成服务,两类业务协同发展。产品与服务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系统集成业务可以作为公司开拓市场的先导,公司通过集成业务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后,再从中提炼出新产品的思路和模型,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另外,新产品被市场认知、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公司将自主研发的产品作为集成解决方案的一部分,通过系统集成业务影响市场、创造市场,节省了新产品的推广成本。

        而产品创新也为解决方案的升级、创新提供了支持,促进了系统集成业务的开展。通过产品开发积累的经验,公司在实施系统集成项目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由于具备较齐全的配套产品体系,相对于多数集成商,公司具有提供智能交通系统整体维护、局部维护及系统升级改造能力。

        3、业务积累优势

        智能交通行业对产品及服务的品质要求较高,因此建设方对产品供应商、集成服务提供商的业务经验要求较高。公司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成功案例覆盖全国主要区域,涉及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领域,业务经验丰富,因而在客户开发、订单承接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公司在与大量客户长期、紧密的接触中,积累了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一方面,这有助于公司持续不断向客户提供后续服务;另一方面,有助于公司了解市场需求的类型、可实现性、未来走向等信息,从而使公司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商业机会和长期市场趋势。

        4、产品优势

        公司具有多年的智能交通产品集成、研发、制造经验,技术实力业界领先。公司产品作为公司优良技术的载体,在功能、应用等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既能把握住行业的发展动态,又能精准的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产品拥有严格的生产控制、工业设计等规范,并通过了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在质量和批量生产上具备优势。

        公司产品运行可靠,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一般情况下智能交通产品都是全天候运行,对产品质量、工业化水平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公司从研发开始即遵循较高的设计标准,生产过程中对影响品质的重要零部件均自主生产,同时层层检验把关,因此公司产品品质达到国家和行业的标准。

        (二)公司的竞争劣势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以来一直依靠自有资金稳健经营、独立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随着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公司产品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因自有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难以实施较大规模的产品升级和扩大再生产,研发项目也受到限制。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碳化硅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衬底和外延;中游为器件和模块制造环节,过程会经历晶圆设计、制造、封装等工艺流程;下游应用于5G通信、国防应用、数据传输、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轨道交通等领域。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645亿元,同比增长14.9%。

2025年06月28日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全球声呐市场规模达到22.5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尤其表现突出,2023年市场规模超过1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则达3.6亿美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光纤激光器为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规模以上产业园区数量最多

我国激光器行业:光纤激光器为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规模以上产业园区数量最多

按增益介质的不同,激光器可分为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其中光纤激光器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占比为51%;其次为半导体激光器,占比为17%;第三为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占比均为16%。

2025年06月26日
锤镐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市场中德国博世和中国德硕产量排名前二

锤镐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市场中德国博世和中国德硕产量排名前二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为全球锤镐行业主要生产地,2024年锤镐产量约为2624万台,占比76.2%;其次为北美、欧洲地区,锤镐产量分别为251万台、456万台,分别占比13.2%、13.2%。

2025年06月25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眼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眼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智能眼镜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智能眼镜上游眼镜零部件参与企业有明月镜片、万新光学等;关键元器件参与企业有瑞芯微电子、紫光展锐、中科蓝讯等。中游系统集成参与的企业有歌尔股份、创维数字、光弘科技等;终端制造参与的企业有立讯精密、亿道信息、华为、小米等。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三梯队分化明显 海康大华营收及净利润稳居第一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三梯队分化明显 海康大华营收及净利润稳居第一

从细分市场来看,全球智能安防相关产品中视频监控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智能摄像头是主力产品,2023年占全球市场65%;其次是智能锁,2023年市场规模为53亿美元,市场占比26%;智能危险探测器占比9%。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增速放缓 中部和尾部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我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增速放缓 中部和尾部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6月18日我国三元材料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939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645家、483家、290家、172家、156家;占比分别为21.95%、16.43%、9.87%、5.85%、5.31%。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