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竞争优势
本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该等竞争优势是公司保持持续盈利的重要保障,本公司高度重视该等竞争优势,并不断改进以加强公司的竞争优势。
1、产品优势
(1)有线接入网产品
本公司是我国最早进行 ODN 网络建设方案研究的通信设备生业之一,具备FTTX 接入网中ODN 设备端到端全套解决方案,且技术领先。根据光纤到用户的距离、用户的带宽需求、现有管线资源以及运营维护成本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光纤技术和入户技术,来部署相应的光纤宽带接入网络。本公司针对不同的接入需求,开发了从OLT 局端到ONU 用户终端的全部产品,主要包括:用于OLT 机房配线的ODF/OMDF 光纤配线架,用于分光点的路由跳接、分配的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用于FTTB 网络结构的宽带综合箱,用于FTTC 网络结构的户外接入机柜,ODN 网络的核心产品光纤分路器,以及连接网络路由的多种类型光纤活动连接器。产品线完备覆盖FTTX 接入网各种接入需求,可根据不同的组网需求,选择不同的产品实现ODN 网络的快速部署。
是我国最早提出智能ODN 理念的厂家之一,是智能ODN 行业标准、三大运营商企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具备智能网管平台、智能终端设备及智能ODN 设备的完整智慧光纤基础网络解决方案提供能力。随着光纤基础网络建设力度加大,光纤数量爆炸式增加。由于传统ODN 资源信息准确率低,哑资源浪费严重,网络质量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光纤网络全业务经营的发展。智能ODN 利用物联网技术,改变哑资源不可感知的特性,通过一种可感知的电子化标签来标识庞大复杂的光纤光缆资源,从而实现对光纤无源网络的自动化运维及管理,解决了光分配网络在规划设计、工程施工、日常维护等各阶段遇到的一些困难与挑战,提高各部门信息传递效率,更好的满足市场、建设、运维的匹配度与流畅度。同时,为实现对现网存量资源的平滑升级,最终达成全网光纤资源的智能化管理,研制了可拆卸电子标签、小尺寸控制单元、换盖板改造方案等功能及方法,实现了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对传统ODN 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从而保证了现网设备的平滑升级及最大化利用。
(2)无线接入网产品
本公司针对无线网络发展趋势,开发了可替代原有无线基站的无线一体化机柜等更加集成化、绿色化的产品,一方面,可解决机房建设成本高、能耗大、建站速率慢、工期长等问题,节约了大量的机房建设时间和成本,高效实现无线网络的快速部署;另一方面,可针对基站环境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差异、设备的温度需求差异,选用半导体节能空调、工业空调、热交换器、强排风机等不同的温度控制方式,可较大幅度降低基站电能消耗。
同时为了解决城区和隧道区域通信系统供电和备电问题,研发推出了壁挂式电源和一体化电源柜。壁挂式开关电源具有重量轻、建站快、占地小的特点,主要针对室分系统、隧道等空间小、要求建站灵活的地方,可以很好的解决客户在建站中遇到的问题。一体化电源柜广泛用于城区建站、路边建站,占地小、容量大,可以满足多个系统供电要求。
此外,针对无线网络多网协同运营以及小型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公司近几年来一直从事移动通信天馈系统无源器件及天线的开发,开发的产品型号多达200多种,主要应用于GSM、CDMA、CDMA2000、WCDMA、WLAN、TD-SCDMA、TD-LTE 等各种制式的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大规模、高可靠性客户化产品和服务。开发出的高性能无源器件、合路器、多系统接入平台(POI)及高增益天线等产品,为客户解决了多系统并存的各种干扰问题,并满足了运营商及铁塔公司的多系统、高隔离、高兼容、低损耗的合网要求和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理念,满足了客户快速高效、多频多系统、共站共址的建设需求。
开发出的网络优化产品多业务数字光纤分布系统(MDAS),以其优异的可扩展性、4G 频段支持性,能很好的保证系统未来的升级和可扩展性,能够为室内分布系统构建超100M 的网络带宽。
本公司与我国三大运营商合作多年,熟悉各运营商技术需求及发展方向,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采取“因地制宜、多接入方案灵活组合”,制订了全光缆接入、光电混合多形式接入以及无线接入等多种解决方案,并逐步推动智能网络管理系统的落地,在接入网的整体解决方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生产工艺优势
本公司产品内部核心光器件对精密度要求极高,但该类产品往往体积极小,因此需要精密的工艺保障光传输,将光损耗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在高精密度的要求下,公司高度重视生产自动化、科技化的实现,引进了国外多项先进设备,并自主研发了自动点胶机、自动光缆切割机、自动盘盘设备等,对公司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节约人工费用起到积极有利的作用。目前,公司的产品工艺水平全国领先。公司为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全权会员单位,正在参与起草多项智能ODN 及其他通信产品行业标准。
公司主要先进工艺如下:
①PLC 光分路器微米对光系统技术
PLC 分路器的封装是光纤与光学芯片的微米级精密对接,其对接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光学性能。公司设计定制了平面光波导的三相同步视频观察系统,对器件的三个方向进行实时在线监控,使用精确度达到0.01mm;并且配合这一系统定制了步进解析率为1μm 的六轴控制定位夹持载物器,六向自由度灵活的精密步进结构,对各个方向以及角度进行定位并记忆定位状态,使各个运动方向不会互相干涉,避免重复的调整。整套系统可确保光纤阵列与平面光波导芯片的六维微米级精密对准,对接精度达到0.2μm,阵列板与平面光波导芯片的对接角度小于0.2 度,公司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②晶圆微米切割成套技术
PLC 光分路器是实现光功率分配的无源精密光学产品,主要原材料二氧化硅晶圆的切割技术,从芯片到V 槽的切割,主要由国外企业所掌握。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晶圆切割设备,由专设项目组经过较长时间的工艺优化和技术积累,形成了一套生产效率高、损耗率低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
开发出 PLC 程控电脑识别系统,该系统能根据切割产品的不同,自动进行参数微调校准、自动对焦,并对刀痕的宽度进行在线监控识别;
对于切割所产生的粉尘、切割用“去离子水”以及切削液的比例等问题,开发出图像在线辨析技术对加工物的加工状况跟设备的各种运行状态进行同步监控,在产生粉尘较多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进行识别报警并且开启吸尘装置;
在切割刀片的材料方面,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试样,最终采用颗粒度为微米级的精钢沙混合树脂材料制作,该材料亲水性强,切割过程中不会产生微小划痕以及碎裂,配合公司研发的切削液,可大幅降低切割损耗;
在芯片研磨抛光方面,公司研发了整套研磨抛光系统,包括芯片角度定位夹持器、高度等位器、转数控制器以及多轴同速率研磨机,通过角度定位器和高度等位器对芯片角度及高度进行定位,保证产品的均一性,通过转数控制器同轴定滑轮对各个夹持器之间的转数进行同步调控,多轴同速率研磨机可同时容纳最多三套装有芯片的夹持器,使夹持器所受压力、公转速度、研磨时间等保持一致,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③光纤阵列微米定位技术
光纤阵列是光分路器的重要器件,光纤阵列生产工艺对产品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光纤阵列微米定位方面公司积累了多项工艺技术:
微米定位预先采用 V 槽定位装置,由于光纤外径本身存在±0.3 微米公差,利用V 槽的两侧V 型面来定位光纤,加上盖板后实现3 点定位光纤,克服了光纤定位精度飘移的问题,使定位精度达到微米量级;
采用预装定位装置的制作工艺在高放大倍数的显微镜视频下观察压纤情况,保障纤芯间距满足127 微米的光纤连接对接精度,同时,采用步进解析度为微米级的三维调节架,保证操作精度。
高稳定度点胶固化:公司研发出一种专门的偶联剂使光学玻璃基板更好地跟光学UV 胶水进行耦合,在胶水应用方面,公司研发出每秒转数稳定达到8 圈的离心去泡机对胶水进行脱泡处理,并利用虹吸原理使胶水自动溢满V 槽内部,保证无气泡,通过波长为315-280nm 的紫外光阶梯式光照固化,确保胶水内应力的均匀释放,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
④光纤连接器3D 干涉检测技术
光纤连接器3D 干涉检测技术利用了光学条纹干涉解析原理、载物台斜度自动调整技术,以及采用了欧洲进口的耐磨高锰钢制作的精度为10μm 的高精度耐磨夹具,不仅大大延长了夹具和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整个光纤连接器端面检测仪的测量精度,从而保障所测试的连接器3D 干涉的准确性,提高光纤连接器性能的稳定性。
⑤自动点胶系统技术
点胶是光纤活动连接器的主要生产工序,传统工艺采用人工点胶方式,产品质量依靠操作者熟练程度控制,难度大,质量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出三维一体化全自动点胶技术,集成光纤头自动上料、高精度点胶多项工序:
采用精度为 5μm 的伺服机械手和对射传感器感应功能自动上料,避免自动抓取放置光纤头过程中出现的漏料或错位;
分割器转盘机构采用精度 5μm 伺服电机和接近传感器感应,使转盘的转动角度公差控制在2°以内,确保点胶系统正常运行;
采用电脑程序自动控制点胶,下探至光纤头底部2mm 处开始点胶,同时采用精度为5μm 伺服3 维机械手系统、真空吸胶技术和高精密点胶阀,确保胶水完全填满光纤头底部、端面胶包均匀和光纤头胶量精确,有效克服了拉丝现象并确保自动点胶机注胶及穿纤后,插芯表面无溢胶、沾胶、残胶等现象。
3、研发技术优势
通信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领域,随着信息化的深化,技术水平变革更加频繁,技术升级更加迅速,因此,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是企业立足发展的基石。具体来讲,公司的研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研发技术队伍,人员结构稳定,专业结构覆盖广泛,包括光学、材料学、电子电路、光通信、软件开发、机械设计、模具设计等多个学科,主要骨干人员均拥有7 年以上的行业经验。
②公司市场部长期配合营销部进行市场开拓,主动迅速地了解运营商需求,从运营商网络规划阶段即介入项目,为客户设计完善的网络连接解决方案,并能快速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占据产品销售先机。如,公司在局端通信产品方面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开发的OMDF 光纤总配线架、滑动适配器型中间配线柜,在三大运营商网络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其结构的创新性、线缆管理的有效性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针对运营商4G 网络建设需求,从基站勘测、方案规划到产品供给,为客户量身定制节能、高效的一体化(MINI)系列机柜,并已在四川、广东、广西、贵州、北京、河北、湖北、福建、辽宁、重庆等10 余个省得到批量应用,市场反映良好。针对无线射频接入网络,公司开发的适用于2G/3G/4G 不同制式的多种型号的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及室分/小区美化天线等射频产品,以产品的优越性能指标及可靠性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
③公司研发投入与产品布局具有前瞻性,如,公司是智能ODN 行业标准及三大运营商企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目前在智能ODN 方面已取得了7 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0 余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完成广州联通、运城联通、荣成联通、大连移动、佛山移动、德阳移动等地的智能ODN 试点,并实现贵州移动、山东联通的商用局中标及上线应用。公司研发技术部门与运营商的研究机构多年来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积极关注运营商网络规划的研究性探索,参与运营商研究院新技术应用的学习和讨论,指导公司的产品布局。
④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公司各期研发投入分别为1,693.65万元、1,836.93 万元和2,528.21 万元。截至2015 年12 月31 日,公司共获得专利证书165 项,其中发明专利10 项,实用新型专利152 项,外观设计专利3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7 项。
4、营销及技术服务网络优势
我国通信运营商集团中,分/子公司遍及全国各地。下游客户需求是公司成长和发展的源动力,针对运营商的经营模式,公司一直以来,重市场、懂市场,积极部署营销与技术服务网络,并已颇具规模。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在国内设立19 个销售联络处,产品销售范围覆盖全国24 个省市自治区。各联络处除营销人员外还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售后服务人员,能快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本公司在内部设置集团营销团队、省联络处主任、客户经理三级营销管理架构,对接运营商的集团公司、省级分/子公司、市级分/子公司,建立了三维立体式营销结构,具备了针对运营商各个层级的分级营销能力。

在三大运营商招标中,本公司持续中标,中标率较高,公司不存在严重依赖某一个运营商的情况。此外,本公司通过了ICT 设备商中兴通讯的供应商资格认证,成为其合格供应商。
5、供应链管理优势
本公司地处珠三角地区,充分利用周边世界领先的机械、电子配套产业链及物流优势,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整合外部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资源,将其统一纳入公司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公司原辅料及时、优质供应。
本公司在采购部之外,设置供应商管理部,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组织采购部、开发部、品质部及财务部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定期进行复审、更新,持续优化管理。供应商管理部与采购部分工明确,并对采购部形成制约,本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在行业内具有明显优势。
(二)主要竞争劣势
1、资金约束
公司为自然人股东投资设立的民营企业,多年来,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主要依靠自身內源发展积累以及银行融资筹集,对公司技术积累、人才储备、产能扩张等产生制约,不利于公司竞争力的提升。为满足公司增长的需要,公司拟利用本次募集资金投入研发建设,并扩张产能,在改善公司研发环境,提升研发能力的同时,大幅提升公司的产能,增强公司产品品质控制,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
2、人才约束
在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扩张较快,各职能部门业务量的增加,需要不断补充人员队伍。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内地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公司资金实力的约束,公司招工变得困难。为了保障公司的人才需求与稳定,一方面,公司不断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以降低对一线操作员工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入的方式,吸引和提升优秀员工,建设骨干技术、管理人员队伍,稳定公司的人员结构,以适应公司扩大的人才需求。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