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行业市场运营情况与竞争态势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电力电子器件产业竞争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一)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趋势

         1、电源设备向全数字化控制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相关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源设备已经由传统的模拟控制、模数混合控制,进入到全数字控制阶段。全数字控制具有更强效率、瞬态响应、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可以更快速灵活的实现设计理念,缩短开发周期,并且更加适宜通过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与传统功率变换设备相比,数字电源的主要区别是控制与通信部分,在可控因素较多、实时反应速度更快、需要多个模拟系统电源管理的、复杂的高性能系统应用中,数字电源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多方面的应用,其具备的可扩展性与重复使用性让用户可以方便地更改工作参数,优化电源系统。通过实时过载保护与管理,它还可以减少外围器件的数量,有效缩小控制电路的体积和成本。

         2、工业自动化产品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在电力电子和相关控制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制造业的需求推动下,工业自动化驱动控制系统将不断向着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在智能化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出现了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以及为提高驱动性能和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另一方面,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利用开放式数控系统可方便地将用户的特殊应用和技术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在网络化方面,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在工业自动化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过程中,PLC、变频器等驱动及控制核心部件的技术升级将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行业的经营模式

         目前,行业内具备较大规模的企业的经营模式按照业务特点可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将经营范围局限在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行业的某一领域。该类企业在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领域的某一个侧重点掌握了较为核心的技术,并凭借一到两项拳头产品的经营,形成相对固定的客户群体,并保持一定的销量规模和毛利率。这类经营模式具有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但由于经营范围相对狭窄,企业发展很容易遭遇瓶颈,在试图进行跨领域经营突破时将受到较大限制。

         第二类是在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行业内进行跨领域多行业的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这种经营模式具备抗风险能力高、响应速度快、成本控制能力强、贴近客户需求等优势,但要求企业对相关技术研发进行大规模投入,以满足跨领域多产品布局的要求。这类经营模式一方面能够在多个领域同时发展和延伸,从而获得不断增长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摆脱了受制于某个单一下游领域行业景气度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加稳健、灵活、持久的发展。

         (三)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1、上游行业的发展对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行业的影响

         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行业上游主要为半导体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磁性元件及电容、电阻等电子元器件和电力电子器件等基础材料,市场供应充足。除半导体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外,其他主要配件国产化程度非常高,大部分可以在国内选购。另一方面,虽然国内电子元器件上游行业已形成了规模化的供应厂商,但与国际一流供应商相比,仍存在基础元器件制造品质较低等不足。而高性能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部件等则对高品质基础元器件具有较高要求,特别是大功率电子元器件及大规模集成控制芯片等仍主要为进口,但国外生产厂家较多,在国内主要采用经销模式销售,经销商较多,市场充分竞争,供应充足。

         2、下游行业的发展对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行业的影响

         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行业涉及下游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涉及智能家电、医疗、通讯、电力、交通、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节能环保等各行各业。下游涉及行业的广泛性保证了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行业的产品需求和市场规模,下游某一个或某几个行业的高速发展将带动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行业的发展。下游行业的应用呈现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推动着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行业功能技术的升级优化。

       (四)行业竞争企业

         由于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行业行业具有错位竞争的特点,因此公司不同应用领域的各类产品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也有所不同。在智能家电电控产品领域,同行业公司包括台达电子集团、明纬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工业电源领域,同行业公司包括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同行业公司包括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蓝海华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行业相关企业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汽车电子成为最大应用领域 市场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汽车电子成为最大应用领域 市场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智能传感器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企业为传统传感器制造商,主要包括安培龙、必创科技、四方光电等;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华润微、矽睿科技等,这些企业由半导体制造商延伸到智能传盛册领城;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以兆易创新等,这些企业主要通过收购等方式布局智能传感器领域。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智慧路灯行业:按营业收入分洲明科技、欧普照明及得邦照明处第一梯队

我国智慧路灯行业:按营业收入分洲明科技、欧普照明及得邦照明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智慧路灯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洲明科技、欧普照明、得邦照明,营业收入在4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勤上股份、华体科技等,营业收入在3亿元到4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度的企业为其他企业,营业收入在3亿元以下。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中小企业大量出局 山东玻纤招投标信息最多

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中小企业大量出局 山东玻纤招投标信息最多

从新成立企业来看,2019年我国绝缘材料相关企业成立数量达到19598家,2019-2022年,受疫情因素影响,行业内落后产能出清,中小企业大量出局,2022年我国绝缘材料行业新成立企业仅为598家。截至2025年3月11日,我国绝缘材料行业新成立企业为49家。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有源光器件为主要市场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有源光器件为主要市场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从新增企业注册量来看,2020年到2023年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为增长趋势,但到2024年企业注册量有所下降,2024年我国光电子器件新增企业注册量为9.19万家,同比下降6.2%。

2025年03月27日
显示器行业:AOC斩获线上销额销量双冠军 戴尔稳居全球市场榜首

显示器行业:AOC斩获线上销额销量双冠军 戴尔稳居全球市场榜首

从细分市场来看,2024年我国显示器细分市场中商用显示器销量占比最大,占比40%;其次是电竞显示器,销量占比25%。

2025年03月26日
光模块行业:数通、电信为主要应用领域 中国本土厂商在全球市场占比逐步上升

光模块行业:数通、电信为主要应用领域 中国本土厂商在全球市场占比逐步上升

算力的需求的增长带动了光模块市场的发展。从市场规模来看,到2023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约为99亿美元,同比增长3.1%;预计到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到了1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0%。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华为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华为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高速增长趋势。从2.6万家增长至10.03万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19%。截至2025年3月,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注册总量达到37.69万家。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半导体石英坩埚市场高度集中 美晶新材等本土企业正奋力追赶外企

我国半导体石英坩埚市场高度集中 美晶新材等本土企业正奋力追赶外企

‌半导体石英坩埚在半导体生产中具有多重作用,而随着我国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对半导体石英坩埚需求也不断增长,市场规模也逐渐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半导体石英坩埚行业市场规模为3.3亿元,同比增长13.8%。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