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银行行业业务领域概况与发展趋势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智慧银行建设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1、业务领域概况

         目前,银行业对风险管理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大投入,风险管理效率成为银行竞争力的核心之一。银行的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风险存在及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识别、计量、分析,并对业务经营的全过程进行风险控制,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收益与风险保障相匹配的管理行为。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主要体现为安全与效率,最直观的表现是流程的长短与完善程度。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是指与风险管理相关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职责的总和,直接决定了银行的运行效率。流程的长短与完善程度由银行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决定。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风险水平指标的分类,主要有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其中,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内部操作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具体如下图所示: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7]42 号)要求,“商业银行应当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主要针对的就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中的内控风险,通过研究总结商业银行实物流转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具体业务流程,识别、分析现存和潜在的风险点,设计、开发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适用的软硬件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追溯和纠正。

        (1)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的发展过程

         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伴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出现,前期专业化程度不高,主要依靠手工操作、记录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随着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内控风险管理水平要求的提高和银行自身信息化、集约化管理的需要,国内商业银行逐步优化了涉及现金、有价票据、贵金属等实物流转的具体业务流程;同时,随着物联网、计算机、通信以及密码等技术在银行运营管理领域的广泛运用,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由传统手工操作方式转变为集合管理软件、嵌入式软件以及专业化金融机具于一体的系统管理、控制。

         总体来说,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行业先后经历了传统手工操作阶段、信息化管理阶段,并已开始逐步向集约化管理阶段过渡。

         ① 传统手工操作阶段

         国内商业银行涉及实物流转的主要业务包括营业网点现金保管、寄库、调缴,自助设备加配钞以及上门服务等,现金、有价票据、贵金属等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存在大量流转需求,流转环节中存在着诸多操作风险。早期,银行在现金、有价票据、贵金属等实物保管、押运过程中通过对款箱等加装锁具、粘贴或捆扎纸质封条等措施,防范内部操作人员在无授权的情况下开启保管款箱进行偷盗、破坏等活动,进而明确不同的责任主体。

         上述管理方式不足之处在于导致银行运营管理部门对现金调缴、寄库、自助设备加配钞以及上门服务等具体业务操作信息不能及时掌握,非授权开锁不能有效防范以及事后的责任不能清晰认定。

         ② 信息化管理阶段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相关要求和指引,同时由于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商业银行一方面改进涉及实物流转主要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对操作风险进行防范;一方面将实物流转具体业务相关经办人员、业务内容、操作时间等具体操作信息纳入运营部门内控风险管理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对内控风险进行及时控制管理。

         通过对银行营业网点、自助设备等涉及现金等实物流转具体业务过程中主要风险点的认知、理解,公司创新开发了可识别、破坏后不可恢复卡封信息数据片替代传统业务封签并将其纳入核算要素管理系统。银行经办人员将卡封信息数据片的领用、使用、销毁等信息及时录入系统,从而实现现金、有价票据以及贵金属等实物保管、调拨、押运过程中入库、信息采集、校验查询等信息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现金流转中调缴、寄库、出入库等环节较多、交接过程繁琐以及流转过程跟踪、监控困难等问题,增强了内部操作风险的防范,提高运营效率。

         ③ 集约化管理阶段

         随着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开始逐步由信息化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进行统一资源配置,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

         银行在推进集约化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人员、设备、业务数据等资源、信息进行集中,由管理部门或技术后台实时汇总、分析,进而统筹安排各生产要素开展相关业务活动。通过总结银行自助设备加配钞、上门服务以及印章使用等具体业务的生产要素、业务流程和操作风险点,包括供应商采用信息汇总、风险集中、统一授权、实时控制的系统设计思路,开发了适用于不同业务的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及系统产品,实现了内部操作风险集中管理、人员灵活调配以及全过程的实时控制,进而帮助银行推进信息化、集约化建设,有效提高运营效率。

       (2)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在流通中货币(M0)稳步快速增长、自助设备持续高速发展、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银行新业务的出现、监管机构对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的从严要求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正经历着快速成长和变革的发展阶段。

         ① 流通中货币(M0)的增加直接促进了商业银行对现金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的需求

         银行类金融机构流转的实物主要为现金,包括有价票据和重要空白凭证。

         在银行日常经营过程中,存在频繁的、大量的现金流转需求。近年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CPI 上涨,流通中货币(M0)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2010-2014 年,我国流通中货币(M0)年均增长率为11.10%,其中2014 年流通中货币(M0)供应量达到72.13 万亿元;2015 年1-10 月流通中货币(M0)供应量为61.53 万亿元。2010-2014 年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流通中货币(M0)的增加,直接带来银行系统现金流转量的大幅增加,进而增加对现金、票据等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的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对现金流转内控风险管理方式的变革。

         ② ATM 数量持续高速增加为自助设备现金内控风险管理带来巨大需求

         我国自 80 年代引进第一台ATM 机以来,伴随着银行卡的普及自助设备得以快速发展。近年来,自助设备数量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0%。

         截至2014 年末,我国联网ATM 数量达到61.49 万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第二季度银行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15 年二季度末,我国联网ATM数量达到81.45 万台。2010-2014 年我国联网ATM数量增长具体情况如下:

 

         在自助设备数量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之下,通过自助设备办理的存取款等业务迅速增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4 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14 年,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业务595.73 亿笔,同比增长25.16%;金额449.90 万亿元,同比增长6.27%。其中,银行卡存现87.90 亿笔,金额70.64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8%和6.05%;取现199.11 亿笔,金额74.41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0%和5.10%;转账111.18 亿笔,金额262.46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9%和3.28%;消费197.54 亿笔,金额42.38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30%和33.16%。

         未来几年,我国自助设备数量以及通过自助设备办理的现金业务仍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这将为银行自助设备现金流转内控风险管理业务直接带来巨大需求。

         ③ 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需要银行转变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方式

         过去几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截至 2014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1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27%。在国民经济的直接推动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2010-2014 年稳步增长,截至2014 年末,总资产余额达134.8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0 万亿元,同比增长13.5%;负债规模达125.09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27 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增长是银行经营规模扩大最直观的表现。在经营规模扩大的过程中,银行系统现金、贵重实物等实物流转的需求增加、频率加快,这就需要商业银行通过综合运用信息管理、射频、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以及改进业务操作流程,加强信息化、集约化管理,进而实现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的有效管理。

         ④ 监管机构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

         当前,针对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问题,以及银行相关案件屡有发生的情形,中国银监会制定了一系列操作风险及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指引。

         2005 年3 月22 日,中国银监会印发《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银监发[2005]17 号),指出一些银行机构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或者对制度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对不执行制度规定者查处不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薄弱,大案、要案屡有发生,导致银行大量资金损失;要求各银行机构必须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采取措施,有效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

         2007 年5 月14 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7]42 号),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作了系统性要求,其中特别指出“业务复杂及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应采用更加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如使用量化方法对各部门的操作风险进行评估,收集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并根据各业务线操作风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2007 年7 月3 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银监会令2007年第6 号),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作了系统性要求。2014 年9 月12 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银监发[2014]40 号),进一步要求商业银行采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充分识别和评估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对各类主要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控制,通过内部控制流程与业务操作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结合,加强对业务和管理活动的系统自动控制。

         ⑤ 银行新业务的推出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带来新解决方案的不断涌现

         随着商业银行与企业、个人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及技术进步,银行业务正在经历不断的变革和创新。目前,银行已经由过去较为单一的存贷款、票据等传统业务转向提供服务的中间业务,例如上门服务、客户档案管理等;同时,社区银行、自助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正在改变银行传统的经营方式,需要能够实现信息、风险等集中管理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商业银行涉及实物流转领域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和传统经营方式的转变,将为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应用系统带来新的需求,同时也对供应商提出新的技术、服务以及管理等要求。

         ⑥ 技术进步带来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方式的变革

         在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同时,RFID技术逐步开始在金融行业进行应用的探索和推广,主要应用于人员和实物的识别。IDTechEX2发布的《RFID 的预测、主要企业和市场机会:2011-2021 报告》中称,对RFID 标签需求量最大的领域是非接触式卡,主要用于运输、安全出入以及购物等,2011-2021 年的使用量将达到4.5 亿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等十五部委于2006 年6 月9 日发布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为我国RFID 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文件。

         随着结构设计和嵌入式软件技术的进步,RFID 技术向模块化、小型化、便携式、嵌入式方向的发展业已取得突破。同时,计算机和通信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多RFID 读写器协调与组网技术的进步。在RFID、软件以及通信等技术集成、创新应用的推动下,运用嵌入式RFID 技术的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开始与信息化管理有机地结合,并成为银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来说,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行业在上述内在因素、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银行一方面将继续增加对营业网点、自助设备现金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新业务的拓展以及更多新技术在该领域的成功应用,将为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同时,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的相关技术、产品还可以拓展应用于物流、零售以及安防等存在实物流转管理需求的更广泛的领域。

       (3)行业市场化程度和竞争格局

         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是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要客户,同时还有部分零售、安防等存在大量日常现金、实物流转的客户,行业内不存在行政干预或是特别的法规禁入,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发展的领域,在需求持续增长的推动下参与者逐渐增多,竞争格局亦在逐步形成过程中。但是,由于行业内熟悉银行实物流转业务的人才较少、技术应用水平限制以及市场仍处于持续开发阶段,专业化从事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应用系统开发的厂商仍然较少。

         ① 行业竞争情况

         目前,我国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行业的竞争情况如下:

         A、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仍属于新兴领域,专业化厂商较少

         目前,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市场还是一个处于持续开发阶段的新兴业务领域。

         由于涉及银行具体业务流程的变化、应用技术较多,行业内熟悉银行实物流转业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技术人才较少;同时,银行对于涉及软件相关产品的采购需要经过测试、试用等环节,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及应用系统开发过程和市场推广周期较长,因此专业化从事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相关产品开发的企业较少。

         B、市场进入者增加,行业竞争格局逐步形成

         专业化厂商改变了依靠制度和人防范内部操作风险的传统理念,采用物联网、计算机以及通信等技术,开发了应用于银行自助设备、营业网点具体业务的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并成功引导了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市场需求。早期专业从事金融机具、耗材以及安防产品等硬件生产的厂商和为银行提供运营解决方案的软件供应商,开始从事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行业竞争格局逐步形成。

         C、一体化服务供应商逐步成为主流,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在银行经营规模扩大、自助设备终端持续增加、监管趋严以及技术进步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银行类金融机构对专业化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越来越重视,陆续出台规范性的管理办法或指引要求系统性完善实物流转的内控风险管理,并逐步由信息化管理向集约化管理推进。为达成上述目标,银行一方面需要加强业务、渠道、管理等框架性信息系统建设,另一方面则需要采购包含软、硬件的模块化应用系统。

         因此,能够针对银行实物流转的内控风险管理制度和具体业务操作流程特点,进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相关业务咨询、方案设计、软件开发、硬件设计与制造、集成调试、技术支持、培训以及后续服务,并最终形成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并提供系统化产品的一体化服务企业更加符合新环境下银行用户的要求。

         ② 行业主要参与者对比

         目前,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一体化服务供应商、软件开发商以及硬件生产商,其主要特征、区别如下:
 

         (4)行业市场容量情况

         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和持续开发的市场,规模化竞争的企业较少,竞争格局还不明确,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因此,没有较为权威的行业数据和市场数据,以下市场容量情况为推算数据。

         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行业市场容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为银行市场对相关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数量以及对应的市场价格。

① 市场需求数量

         目前,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应用系统主要用于营业网点现金调缴、寄库、上门服务、印章管理和自助设备加配钞等业务。因此,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应用系统市场需求数量的测算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现有的营业网点和ATM 终端的保有量及其增长趋势。

         A、营业网点数量

         根据 2010-2014 年中国银监会和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国内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数量五年期间的复合增长率2.38%。截至2014 年末,国内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达到21.71 万个。具体情况如下:

 

         B、ATM 终端数量

         根据 2010-2014 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国内商业银行联网ATM 终端数量增长较快,五年期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3.40%。截至2014 年末,国内商业银行联网ATM 终端达到61.49 万台。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② 市场价格

         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行业市场容量测算时,以2015 年度现有相关系统产品主要报价组件的平均销售价格为基础,根据未来可能加剧的市场竞争情况下调一定幅度进行保守预测。

         ③ 市场容量

         根据国内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和 ATM 终端截至2014 年末的数量,结合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各应用系统相关组件预测售价以及系统组件与营业网点、自助设备终端的数量配比关系,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行业截至2014 年末市场容量存量规模约为60-80 亿元。

         同时,预计国内商业银行 ATM 终端和营业网点呈继续增长态势,这将给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行业带来新的增量市场。其中,ATM 终端数量增长以2010-2014 年期间的复合增长率,并考虑增幅下降的趋势进行保守预测;营业网点数量增长以2010-2014 年期间的复合增长率进行保守预测。根据上述国内商业银行ATM 终端和营业网点数量的增长预测,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行业2015-2019 年每年新增的市场容量为10 亿元左右。具体情况如下:

 

         随着银行管理信息化、集约化的持续推进和社区银行等新业务的不断开展,一方面现有解决方案及系统产品将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例如银行自助设备现金管理系统拓展应用至专有电子设备、银行卡的自助设备上柜门和加钞间等;另一方面银行需要更多创新的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例如银行印章管理解决方案及应用系统等。

         此外,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相关产品和技术可以拓展应用至物流等非银行业务领域。随着物流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其加强内部操作风险管理的需要,将会对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应用系统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在上述市场需求和行业参与者积极开发、推广之下,行业市场容量将会随着新产品的出现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进一步增加。

         2、业务领域的发展趋势

       (1)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由传统手工操作全面向信息化、集约化管理转变


         现代银行的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促进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提高。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影响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银行采用的信息技术可能不够先进,需要升级改造;二是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仍以手工操作为依据制定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来设置流程,即便是采用了一些较先进的信息技术,仍会是长流程、低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中的深度应用,现金流转、印章使用等越来越多的风险控制环节可以用技术方式来解决并纳入银行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全面的信息化、集约化管理。

       (2)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由现金管理向客户资料管理拓展

         银行新业务的不断开展和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积累的客户越来越多,需要管理的客户资料也与日俱增。

         银行传统的客户资料管理方式,一方面客户资料的查询、调阅费时、费力,降低了内控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另一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人均效益和资本回报率,不能满足银行信息化、集约化的管理要求。通过运用相对低成本的RFID 技术,从而实现银行客户资料管理的安全和效益最大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3)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逐步向中间业务拓展

         随着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和中间业务的大力发展,银行非利息收入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2014 年度)》显示,2014 年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9,022 亿元,同比增长19.2%,高于同期净利息收入16.9%的增幅。

         上门服务等存在单证、票据和现金等实物流转需求的中间业务,通过运用RFID、移动通信和动态密码等多领域技术,能够帮助银行实现定点、定人管理和实时监控。此外,随着中间业务的广泛开展,银行印章使用更加频繁,对于印章的有效控制以及实时授权使用也正在逐步开发应用。

       (4)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与银行业务系统的对接

         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在银行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作为日常经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逐步与银行具体业务系统实现实时对接。

         以自助设备现金管理系统为例,银行正在推进其与 ATMC 系统的对接工作,从而实现后台对前端锁具状态的实时监控以及操作信息记录;并要求进一步与账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系统对自助设备现金存取的实时账务管理。

         上述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将积极推动行业内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从而满足银行新业务以及新的管理方式的需要。

       (5)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将向银行外市场拓展

         银行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思路,以及基于解决方案应用系统的射频识别、动态加密以及授权机制等应用技术,可以拓展应用于存在实物流转内控风险管理需求的物流、零售以及安防等其他领域,有效防范实物流转过程中的物品掉包、丢失等内部操作风险。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交易规模逐年增加 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为主要领域

我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交易规模逐年增加 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为主要领域

从各领域交易额情况来看,在2022年我国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位于前三分别为生活服务、生产能力和知识技能,交易额分别为18548亿元、12548亿元和480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4%、1.5%、5.9%;占比分别为48.40%、32.75%、12.54%。

2024年08月16日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进入提效增质期 市场规模稳增 相关投融资金额回升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进入提效增质期 市场规模稳增 相关投融资金额回升

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污水处理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为1437.4亿元,同比增长4.95%;2023年污水处理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1500.1亿元。

2024年08月01日
我国健康体检服务市场规模整体实现扩容 行业准入壁垒较高

我国健康体检服务市场规模整体实现扩容 行业准入壁垒较高

健康体检服务是一种预防性的医疗服务,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的身体进行检查,以了解其健康状况和潜在疾病风险。

2024年07月09日
老龄化加深下我国养老院市场前景可期 政策持续助力行业规范化、良性化发展

老龄化加深下我国养老院市场前景可期 政策持续助力行业规范化、良性化发展

养老院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养老院是指专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广义的养老院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

2024年06月28日
我国超市行业品牌、资金及规模壁垒较高 政策支持下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速

我国超市行业品牌、资金及规模壁垒较高 政策支持下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速

我国超市行业主要经历了从传统标准化到非标供应链再到多渠道供应三个大阶段、四个小阶段。1995年以前,我国超市行业处于起步阶段;1995-2011年,是传统超市的黄金时期;2011-2016年,在电商的冲击下,以非标品(生鲜)供应链为优势、经营效率领先的民营龙头超市企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现今,随着电商的持续发展以及消费者

2024年06月27日
我国汽车金融行业资产规模总体保持稳定 2023年融资租赁余额同比上升82.00%

我国汽车金融行业资产规模总体保持稳定 2023年融资租赁余额同比上升82.00%

汽车金融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中狭义的汽车金融指在汽车销售阶段为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的金融服务,可分为零售汽车金融和经销商汽车金融。

2024年06月25日
近些年我国露营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 广东省企业数量排名第一

近些年我国露营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 广东省企业数量排名第一

而随着露营市场持续升温,参与企业也在不断增多。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在近些年我国露营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到2023年我国露营行业注册量达6.85万家,同比增长85.57%,而截至2024年3月21日我国现存露营相关企业达到了16.24万家。

2024年06月14日
我国园林绿化行业:政策环境利好 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持续增长

我国园林绿化行业:政策环境利好 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持续增长

而在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方面也是为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2年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3.7平方米增长到了15.29平方米,连续7年为增长趋势。

2024年06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