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明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一)竞争优势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是技术驱动、产品驱动型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变压器领域的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致力于变压器产品的小型化、智能化、节能化以及可靠性的持续提升。公司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2015 年被评为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16年公司获得“全国机械工业质量奖”。公司共参与变压器领域18 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19 项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是中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

        (1)强大的研发团队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团结稳定、进取创新的研发团队,主力研发人员达117 人,包括电气工程、机械设计、化学工艺、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团队专业技术过硬、行业经验丰富,其中从业10 年以上的人员达51人,具有工程师资质、助理工程师资质的人员达38 人。公司设有院士工作站与博士后工作站,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同时坚持核心骨干力量的自主培育,建设有完善的科研人员培训制度,逐步形成了高水平、全领域、多层次的综合人才体系。

        (2)成熟的研发体系

        公司拥有高电压实验大厅、电气性能实验室、声学及局放实验室、电学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环境试验室和理化实验室等,建立了与上海核工程设计院、广东工业大学等合作的产学研体系,逐步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研发程序和管理框架,实现了对新技术基础研究、新产品应用开发和现有产品持续改进的全方位覆盖。

        (3)深厚的技术积累

        公司在新能源发电变压器、35 千伏及以下配电变压器、汽车充电桩变压器等领域技术积累深厚,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公司持续性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16 年12 月31 日,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36 项;共18 个产品获得国家、广东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核电站用1E 级树脂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等15 个产品被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评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2、生产制造优势

        (1)信息系统优势

        基于变压器行业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管理比较繁杂的特点,公司与金蝶合作开发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初步打通了生产计划、生产管理、供应链和财务管理等业务环节,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该信息系统具备ERP 数据通讯及生产任务排成功能,可获取各个工序的任务信息,进行排产和快速分解物料需求,实现对每台变压器产品生产过程的链条式管理。

        (2)生产设备优势

        公司工艺坚持精益求精,秉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理念,拥有德国进口全套环氧真空浇注设备,该设备具有加工精度高、浇注压力可控、浇注压力超压保护、伺服电机运行保护、人机友好等技术特点,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加强了公司在规模化生产和品质管控方面的优势。

        (3)质量控制优势
        
        可靠性是变压器产品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为保障产品尤其是核电变压器产品的长期稳定运行,公司建立了业内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于1997 年引入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升级,2016 年公司获得香港品质保证局认证ISO9001(2015)认证证书。2009 年公司依据HAF003 核电安全质量标准的要求,建立、推行核级变压器质量控制标准。

        3、品牌市场优势

        电力设备的采购通常以招投标为主,客户十分注重设备供应商的历史业绩与品牌声誉。“明珠”变压器拥有较长的品牌历史,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出色的工艺水平,积累了广泛的客户基础,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深耕新能源发电变压器领域,产品业绩良好、技术实力雄厚、客户认可度较高,客户包括多个大型发电集团;同时公司致力推动客户多元化战略,在电网、工业企业、轨道交通等领域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比亚迪等;公司注重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作为比亚迪重要的充电桩变压器供应商,随着比亚迪陆续在全国主要城市承建汽车充电站,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也稳步提高。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坚实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有利于公司在变压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管理层是专注变压器领域多年的专业化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达 20 年以上,由行业内的技术研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生产管理人才等高端人才组成,具有出色的专业能力、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刻的市场理解。核心管理层自公司成立以来保持稳定,且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团队凝聚力较强。

        (二)竞争劣势

        1、资金实力劣势

        由于公司主要客户为央企发电集团和地方电力企业等,回款周期长,公司流动资金占用较多。在目前变压器行业市场集中度趋向提高、技术门槛逐步上升、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期望进一步提升竞争实力,仍需在产能规模、信息化水平和营销网络方面加大投入,资金需求量较大。相比较上市时间较早的同行业企业,公司在融资成本、融资速度和融资金额方面仍存在劣势。

        2、产能规模劣势

        随着新能源电站建设的持续推进,对相关电气设备的市场需求也不断上升,公司相应变压器产品面临着产能瓶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订单承接能力。

        因此,公司迫切需要扩大以箱式变电站为主的产品生产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和获取成本规模效应。

        3、营销网络劣势

        为服务于大型电力客户集中式招投标的采购模式,公司的营销服务体系仍以“专注核心城市、辐射周边区域”为主,对全国其他市场缺乏全面深入的覆盖。

        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微型配电网的建设以及各城市汽车充电网络的普及,电气设备“分散采购”型市场将得到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公司提升营销网络的覆盖密度,以便有效拓展当地市场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碳化硅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衬底和外延;中游为器件和模块制造环节,过程会经历晶圆设计、制造、封装等工艺流程;下游应用于5G通信、国防应用、数据传输、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轨道交通等领域。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645亿元,同比增长14.9%。

2025年06月28日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全球声呐市场规模达到22.5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尤其表现突出,2023年市场规模超过1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则达3.6亿美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光纤激光器为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规模以上产业园区数量最多

我国激光器行业:光纤激光器为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规模以上产业园区数量最多

按增益介质的不同,激光器可分为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其中光纤激光器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占比为51%;其次为半导体激光器,占比为17%;第三为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占比均为16%。

2025年06月26日
锤镐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市场中德国博世和中国德硕产量排名前二

锤镐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市场中德国博世和中国德硕产量排名前二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为全球锤镐行业主要生产地,2024年锤镐产量约为2624万台,占比76.2%;其次为北美、欧洲地区,锤镐产量分别为251万台、456万台,分别占比13.2%、13.2%。

2025年06月25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眼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眼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智能眼镜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智能眼镜上游眼镜零部件参与企业有明月镜片、万新光学等;关键元器件参与企业有瑞芯微电子、紫光展锐、中科蓝讯等。中游系统集成参与的企业有歌尔股份、创维数字、光弘科技等;终端制造参与的企业有立讯精密、亿道信息、华为、小米等。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三梯队分化明显 海康大华营收及净利润稳居第一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三梯队分化明显 海康大华营收及净利润稳居第一

从细分市场来看,全球智能安防相关产品中视频监控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智能摄像头是主力产品,2023年占全球市场65%;其次是智能锁,2023年市场规模为53亿美元,市场占比26%;智能危险探测器占比9%。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增速放缓 中部和尾部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我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增速放缓 中部和尾部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6月18日我国三元材料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939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645家、483家、290家、172家、156家;占比分别为21.95%、16.43%、9.87%、5.85%、5.31%。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