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联想集团:PC、手机业务出现成长烦恼 Moto业务瞄准中国市场

         导读:联想集团:PC、手机业务出现成长烦恼  Moto业务瞄准中国市场。多位业界专家指出,联想集团移动业务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增长放缓,主要与其收购摩托罗拉后忽视了其对中国市场的技术支持等因素有关。不过,目前,联想集团正在加紧在此方面布局,希望将于 9月份发布的Moto Z国行版可以为自身带来改变。

         一直谋求转型的PC巨头联想集团,正陷入移动业务的整合阵痛中。日前,联想集团公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集团整体营收为101亿美元,同比减少6%,这是自2015年第四季度至今,联想集团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营收同比负增长。

  多位业界专家指出,联想集团移动业务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增长放缓,主要与其收购摩托罗拉后忽视了其对中国市场的技术支持等因素有关。不过,目前,联想集团正在加紧在此方面布局,希望将于 9月份发布的Moto Z国行版可以为自身带来改变。


  此外,《中国经营报》记者就联想集团将如何应对在中国手机市场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联系了联想集团移动业务方面的负责人,截至发稿时间尚未收到回复。

  PC、手机业务出现成长烦恼

  8月18日,联想集团公布的2016~2017财年第一季业绩报告显示,联想集团第二季度营收101亿美元,同比减少6%,集团净利润则同比上升64%至1.73亿美元,其中,有1.32亿美元的收益来自出售位于北京的办公楼以及设备所得。

  另外,联想集团的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的收入同比下跌7%至69.92亿美元,若撇除汇率因素影响,则同比下跌6%,占本集团整体收入约69%。业务集团的除税前溢利同比上升2%至3.70亿美元。联想集团表示,这是业务集团在过去几个季度中,第一次录得盈利增长。

  而占联想集团整体收入约17%的移动业务(MBG,包括Moto品牌产品和联想集团品牌智能手机)的收入同比下跌6%至17.06亿美元。联想集团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跌31%,不过若与前1季相比,则上升了3%,共售出1120万部。根据行业初步估计,联想集团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同比下跌1.5个百分点至3.2%。

  联想集团的PC业务营收下滑与全球的整体市场不无关系。根据Gartner最新的研究报告发现,全球PC出货量已经连续7个季度呈下滑趋势,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5.2%,为6430万。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中,业界分析人士表示,联想集团的PC业务很难独善其身,能守住目前的市场地位已实属不易了。

  而对于外界颇多质疑的移动业务,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联席总裁陈旭东对媒体表示,联想集团曾经在电信运营商渠道拥有大量中低端产品,但从去年开始做了一些调整,逐渐从运营商渠道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转移,而这个转移过程是比较痛苦的。

  据悉,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期手机业务可在两年后恢复盈利。

  Moto业务瞄准中国市场

  两年前,联想集团曾豪掷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两年后,本季度联想集团移动营收为17亿美元,而这一数字与两年前同期16亿美元的营收近乎持平。由此,业界指出,从营收方面来看,摩托罗拉的收购似乎并未过多提振联想集团的移动业务。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认为,由收购带来的摩托罗拉的专利和海外销售网络,在叩开国外市场大门时赋予了联想集团一定的优势,但在国内市场,联想集团以前主推的并不是摩托罗拉品牌,而是联想集团自有品牌。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联想集团收购摩托罗拉之后,完全拥有手机的技术研发能力,只是目前没有充分发挥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没有满足大众市场的需求而已。

  据了解,早在今年6月份,联想集团在美国举办的第二届全球科技创新大会(Lenovo Tech World)上就展示了摩托罗拉的手机研发技术以及与谷歌合作的全球首款搭载Tango技术的AR大屏智能手机Phab2 Pro.8月18日,联想集团在深圳召开了Moto模块化手机开发者大会,也显示出了其技术优势。

  王艳辉表示,假如联想集团利用摩托罗拉的技术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并根据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转移的战略,占领2500~3500人民币的中高市场价格段,其移动业务迎来新的发展局面突破。

  事实上,联想集团已经意识到了摩托罗拉在中国所要面对的难题是什么,并正试图引爆自己在技术优势上的洪荒之力。据了解,联想集团确定在今年9月份发布Moto Z国行版,并对这款主打轻薄的模块化手机倾注了大量心血。

  根据日前联想集团官方微博的看法,Moto Z模块化手机将以颠覆性创新赢得行业目光,提振移动市场。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手机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不代表中国报告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组件行业:双面组件占比逐年上升 CR5市场份额超60%

我国光伏组件行业:双面组件占比逐年上升 CR5市场份额超60%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1年到2023年我国光伏组件中单面组件占比逐年下降,双面组件占比则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23年单面组件占比为22.0%;双面组件占比为67.0%。

2025年05月07日
【产业链】我国算力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算力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算力芯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材料及设备,材料包括硅片、光刻胶、溅射靶材、电子特气、封装材料等,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中游为算力芯片,可分为CPU、GPU、FPGA、ASIC等;下游应用于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爱德万市场份额占据半壁江山

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爱德万市场份额占据半壁江山

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半导体测试机需求的增加,这也让我国半导体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3.6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29.9亿元

2025年04月25日
【产业链】我国光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光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光芯片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及设备,原材料包括磷化铟衬底材料、砷化镓衬底材料、工业气体、封装材料、金属靶材等,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外延设备等;中游为光芯片,可分为激光器芯片及探测器芯片;下游应用于光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制造、医疗等领域。

2025年04月25日
我国激光测距仪行业:参与企业主要可分为三类 久之洋、巨星科技等上市企业处第一梯队

我国激光测距仪行业:参与企业主要可分为三类 久之洋、巨星科技等上市企业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激光测距仪可分三个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企业为久之洋、巨星科技、莱赛激光、优利德等上市企业,这些企业经验丰富且产品类型较为完善;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迈测科技、镭神智能、蓝海光电、深达威、中图仪器等,这些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中小微企业及新进入企业。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电源管理芯片行业:DC-DC转换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南芯科技、上海贝岭营收领跑

我国电源管理芯片行业:DC-DC转换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南芯科技、上海贝岭营收领跑

细分市场来看,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电源管理芯片可以被划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标准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占比最大,达14%;其次为DC-DC(含LDOs)在电源管理芯片共占比22%;定制电源管理芯片和BMIC均占比8%。

2025年04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