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阻电位器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导读:我国电阻电位器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阻电位器分会成立于1988年,正值改革开放第十个年头。此前,在中央领导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号召下,电子行业积极推进科技发展,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整个电子元件行业相继引进先进的生产线达500余条,其中电阻电位器生产线128条。
参考:《中国电阻市场竞争调研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14-2019)

       我国电阻电位器企业通过引进和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年来,总产量增长了近80倍,片式化小型化是电阻电位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20年来,电阻电位器产业发展速度惊人,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在国内生产的电阻电位器总产量在5200亿只(含独资)以上,是20年前的近80倍。我国原有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通过改制改革和引进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但同时目前我国电阻电位器产品主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领域需要突破。此外,片式化小型化是电阻电位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20年产量增长近80倍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阻电位器分会成立于1988年,正值改革开放第十个年头。此前,在中央领导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号召下,电子行业积极推进科技发展,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整个电子元件行业相继引进先进的生产线达500余条,其中电阻电位器生产线128条。先进生产线和技术的引进,改变了生产技术落后的状况,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1988年电阻电位器年生产能力达到67亿只以上,基本满足了当时消费类、投资类和军事电子装备的基本需求,特别是为彩电国产化配套作出了贡献。
       但与国际相比,我国电阻电位器在生产能力、品种及质量上还存在较大差距。1987年,日本电阻器的产量已达到887.17亿只(其中片式电阻器344.2亿只),美国电阻器消耗量达到149亿只,西欧电阻器产值达到5.44亿美元,差距显而易见。尤其是片式电阻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引进片阻生产线,但规模小,生产能力很低,1988年产量仅5亿只。
       2007年在国内生产的电阻电位器总产量在5200亿只(含独资)以上,是20年前的近80倍,其中片式电阻器约4500亿只,是20年前的900倍。
       引进和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
       20年来,一批国际著名的电阻厂商纷纷在我国设厂,如国巨、旺全、松下、兴和等,他们起点高,规模大。我国原有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通过改革改制,引进和自主创新也得了到长足发展。
       潮州“三环”集团由一个小型瓷件厂起家,历经30年打拼,特别是改为股份制企业后的近20年来,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陶瓷元件及陶瓷产业基地,并被评为广东省第一批创新型企业。
       上海克拉公司原是上海松江电讯器材厂,生产线绕电阻器,规模很小。以杨志明为首的经营团队,与多家国外企业合作获取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年销售收入是20年前的数百倍,全球片阻需求总量每月在1000亿只左右,而每月生产总量则已超过1200亿只。面对激烈的市场形势,端华公司制定了继续扩大产能的策略,分阶段上量至每月生产80亿-100亿只。
       如今,会员单位中膜式电阻年产超过10亿只的企业有15家,其中,由女企业家陈果任总经理的广州市番禺龙建达电子厂是后起之秀,2007年该厂年产各种膜式电阻器200多亿只,2008年是300亿只。2005年该厂还在湖南益阳设立了分厂,分厂还将继续增加片式电阻器的生产,下半年将正式生产。
       现在电位器产量每年在15亿只左右,出口量约占1/2。其中宁波华耀电子公司、东莞升威电子有限公司等生产量较大,品种较全。成都宏明股份公司二厂积极开发高、尖、精新品,为重点工程配套,大大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会员单位中有一批老国有企业,如北京718厂友晟电子公司、795厂(华星电子工业公司)、893厂(四川永星电子公司)、西京电气总公司(原4310厂,现为红星电器公司)、南京无线电十一厂(现为先正电子公司)等,改革开放以来,他们都焕发了勃勃生机,依靠原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自主创新,研发新品,在行业中,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尤其在军工和重点工程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阻电位器生产基地。总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确实是做大了。但我们还应清楚地看到,目前产品主要以中低端为主,从做大到做强,还有待业界进一步努力。
       片式化小型化是趋势
       片式化、小型化已成为衡量电子元件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世界各类电子元件片式化迅猛发展,特别是片容、片阻、片感三大无源元件占各类片式元件总产量的85%~90%。另外,复合化、集成化及高频段领域应用的步伐也在加快。
       片式电阻小型化仍将继续,除满足0603型的市场需求外,还必须进一步扩大0402型的生产规模,拓展品种。为保障电子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应加深对片式熔断电阻器的开发。为提高电子设备的组装密度,网络电阻的开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深化。除现有的1608型外,应着力满足1005型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未来一段时间,传统引线电阻器电位器仍将在电子元件中占较大比重,这是因为其仍有特定市场,而且各种档次都有需求,如重点工程、精密仪器、民用整机、消费电子等领域。尤其是大功率电阻器,高稳定高可靠及各种敏感电阻器短时期内难以完全片式化、小型化。
       综观未来的电阻电位器产业,作为新型电子元件的片式电阻将向小型化、高精度、高稳定、高可靠、多品种、高频化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其市场空间很大,年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20%左右。但同时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兼并重组等市场现象还将继续。传统电阻器生产规模将随新型产品的崛起而逐渐缩小,但被新型元件替代的过程将是漫长的。这主要因为除产品本身难以替代外,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因种种原因不再生产,这给国内企业留下了空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学元器件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多家上市企业净利翻倍

我国光学元器件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多家上市企业净利翻倍

2020-2024年我国光学元器件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22-2023年快速增长,此后增速变明显放慢。2025年1-8月3日,我国光学元器件相关企业注册量已达到1.74万家。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工业连接器行业:新增企业快速下降 相关上市企业业绩较为分化

我国工业连接器行业:新增企业快速下降 相关上市企业业绩较为分化

具体来看,我国工业连接器相关上市企业主要有立讯精密 (002475)、中航光电 (002179、长盈精密 (300115)、长盈精密 (300115)、得润电子 (002055)、航天电器 (002025)、瑞可达 (688800)等,这些企业在产品、专利、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2025年08月18日
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行业:日企领跑 中国中山格智美跻身全球前三

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行业:日企领跑 中国中山格智美跻身全球前三

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作为微特电机领域的重要分支,近三年全球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2024年全球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市场规模为14亿元。

2025年08月1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细分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拓邦股份、和而泰占比相对较高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细分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拓邦股份、和而泰占比相对较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8061亿元,同比增长10.8%。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AR眼镜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近90% 雷鸟创新、太若科技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AR眼镜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近90% 雷鸟创新、太若科技等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3年我国AR眼镜市场CR5市场份额占比为89.9%。整体来看,我国AR眼镜市场集中度高。

2025年07月30日
【产业链】我国物联网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物联网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物联网芯片上游为原材料和相关生产设备;其中原材料包括硅片、靶材、光刻胶、抛光材料、封装材料等;设备包括硅片晶炉、热处理设备、光刻机、涂胶显影机、刻蚀设备、检测设备、封装设备等。中游为物联网芯片的设计及制造。下游为智慧城市、智能穿戴、工业物联网、消费电子和车联网等应用领域。

2025年07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