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航空惯性导航与发动机电子及无人机行业优秀企业西安晨曦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

 导读:我国航空惯性导航与发动机电子及无人机行业优秀企业西安晨曦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百余人的技术团队,在西安、南京分别建立了产业基地,拥有机载电子技术、发动机与控制技术、无人机等三大技术专业,在惯性导航、发动机参数采集、飞控计算机、机载短波天线等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电子地图(数字地图)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1、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百余人的技术团队,在西安、南京分别建立了产业基地,拥有机载电子技术、发动机与控制技术、无人机等三大技术专业,在惯性导航、发动机参数采集、飞控计算机、机载短波天线等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公司从 2001 年开始便被国家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通过 GJB9001-2001 质量体系认证。以惯性导航技术为例,系统技术和算法是惯性技术的重要核心,晨曦航空除实现常规静态对准和导航技术外,还研制出在动态多环境复杂情况下的对准技术,并形成了一系列算法软件成品,使得导航系统能在运动条件下完成对准,上述导航系统应用到武器平台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武器平台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较大提升了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2、技术知识产权的自主性

        晨曦航空技术开发团队是由惯性领域从业经验平均在 20 年以上的中坚力量带领一批年轻骨干队伍组成。在惯性导航技术领域,攻克了大量算法、硬件、软件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难题,逐步积累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系列。公司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挠性陀螺、光纤陀螺、激光陀螺)方面形成的成熟技术有:高性能导航计算机技术、高精度加速度计量化器、系统标定与误差补偿技术、GPS/INS 组合导航技术、多普勒雷达/INS 组合导航技术、大气机/INS 组合技术、多功能航路点领航技术、动态多环境复杂情况下的对准技术等。

        在发动机电子系统领域,公司在短期内开发出数模混合采集、数字化处理以及综合显示技术。此后,公司顺应信息化、数字化武器升级的趋势,结合已经掌握的飞行控制技术和发动机参数采集技术两大关键技术,将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由原来的机械液压式控制改进升级为全权限数字式电子控制。上述技术均是由晨曦航空研发队伍自主研发,并涵盖了惯性技术和发动机电子系统技术的关键点和前沿领域技术,形成了晨曦航空体系完备、独立自主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3、灵活的机制

        国家近年来下发多个文件,均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灵活的机制优势,与军工领域的先进技术结合,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本公司设立以来便一直专注于航空制造领域,致力于航空设备的电子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基本形成民营机制结合军工科技的可持续经营体系。此外,公司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科研技术人才是公司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公司建立了一整套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根据员工对公司贡献的大小,采取股权激励、有竞争力的薪酬、提供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等多种措施,保持员工的稳定性和积极性。截至本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赵战平、王颖毅、惠鹏洲、葛敏、吉连均为公司间接股东。

        4、客户资源

        公司主要产品均为军品,最终用户为国内军方。军品采购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进入军品市场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各项认证,且根据军品采购的相关规定,纳入军品采购体系的产品均需要定型,一旦定型进入军方采购体系,代表该型号产品的主要配套及重要供应商等均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动。对于军品供应商而言,该定型产品的市场相对确定,公司拥有相对稳定的客户资源。

        5、丰富的产品线

        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航空技术信息化中最关键的导航、控制、通讯、(航空)计算机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此基础上,公司逐渐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线。

        首先,作为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公司在惯性导航领域形成了包括挠性捷联惯性综合导航系统、光纤捷联惯性综合导航系统、激光捷联惯性综合导航系统、压电捷联惯性综合导航系统在内的,以惯性导航技术为核心的涵盖多类型导航需求的产品型谱。在航空发动机电子领域,公司在技术成熟的航空发动机参数采集器基础上,自主研发成功了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拓展了公司业务范围。此外,公司在掌握惯性导航和飞控技术的相关核心之后,进一步融合了多传感器的惯性导航技术和飞行控制技术,成功开发了无人机系统。无人机系列产品的研发成功,进一步扩展了公司产品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碳化硅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衬底和外延;中游为器件和模块制造环节,过程会经历晶圆设计、制造、封装等工艺流程;下游应用于5G通信、国防应用、数据传输、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轨道交通等领域。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645亿元,同比增长14.9%。

2025年06月28日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全球声呐市场规模达到22.5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尤其表现突出,2023年市场规模超过1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则达3.6亿美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光纤激光器为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规模以上产业园区数量最多

我国激光器行业:光纤激光器为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规模以上产业园区数量最多

按增益介质的不同,激光器可分为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其中光纤激光器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占比为51%;其次为半导体激光器,占比为17%;第三为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占比均为16%。

2025年06月26日
锤镐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市场中德国博世和中国德硕产量排名前二

锤镐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市场中德国博世和中国德硕产量排名前二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为全球锤镐行业主要生产地,2024年锤镐产量约为2624万台,占比76.2%;其次为北美、欧洲地区,锤镐产量分别为251万台、456万台,分别占比13.2%、13.2%。

2025年06月25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眼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眼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智能眼镜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智能眼镜上游眼镜零部件参与企业有明月镜片、万新光学等;关键元器件参与企业有瑞芯微电子、紫光展锐、中科蓝讯等。中游系统集成参与的企业有歌尔股份、创维数字、光弘科技等;终端制造参与的企业有立讯精密、亿道信息、华为、小米等。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三梯队分化明显 海康大华营收及净利润稳居第一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三梯队分化明显 海康大华营收及净利润稳居第一

从细分市场来看,全球智能安防相关产品中视频监控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智能摄像头是主力产品,2023年占全球市场65%;其次是智能锁,2023年市场规模为53亿美元,市场占比26%;智能危险探测器占比9%。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增速放缓 中部和尾部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我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增速放缓 中部和尾部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6月18日我国三元材料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939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645家、483家、290家、172家、156家;占比分别为21.95%、16.43%、9.87%、5.85%、5.31%。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