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液晶显示板行业现状分析

        内容提示:国内面板业核心器件和专利技术对外依赖度过高,面板供过于求现象愈加严重,导致价格持续走低。

       据海关统计,2011年1-7月,广东液晶显示板出口8.7亿个,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1.3%;价值52.6亿美元,下降1.3%;出口均价为每个6.1美元,下跌2.6%。

       一、1-7月广东出口液晶显示板的主要特点:

       (一)出口量稳中有升,出口价格震荡下行。今年2月-5月广东液晶显示板月度出口量稳步上扬,6月环比小幅回落后7月反弹回升,出口1.4亿个,同比减少3.1%,环比增加3.5%;出口价格却呈持续震荡下行趋势,2月达年内高值7.6美元/个后振荡下跌,7月创去年以来新低,为每个5.5美元,同比下跌6.4%,环比下跌10.6%。

       (二)加工贸易出口占8成以上,一般贸易出口翻番。1-7月,广东液晶显示板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7.3亿个,减少6.6%,占同期广东液晶出口总量的84.4%;同期,一般贸易出口1.4亿个,同比翻了一番,增加1倍,占13.6%。

       (三)近8成出口至香港地区,对日本、欧盟和拉美出口保持增加较快,对台湾和韩国出口则明显萎缩。1-7月,广东液晶显示板对香港出口6.9亿个,增加3.5%,占同期广东液晶显示板出口总量的79.6%。对日本、欧盟和拉美出口增幅均超4成,分别出口5533万个、1517万个和689.8万个,分别增加53.7%、46.2%和42.7%。与此同时对台湾和韩国出口则大幅减少,分别出口7037万个和501.9万个,分别减少25.6%和72.2%;

       (四)出口以32英寸以下低价产品为主。1-7月,广东出口32英寸以下液晶显示板8.6亿个,增加1.4%,占同期广东液晶出口总量的99.9%,出口均价为每个6美元,下跌0.5%;同期,出口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板仅62万个,大幅减少49.1%,出口均价为每个120.4美元,下跌23.9%。

       (五)外商投资企业为出口主力,私营企业出口量激增。1-7月,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液晶显示板5.8亿个,减少1.5%,占同期广东液晶出口总量的66.8%;私营企业出口1.7亿个,大幅增加61.2%,占19.5%;此外,国有企业出口1.2亿个,减少27.2%。

       二、当前液晶显示板行业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国内面板业核心器件和专利技术对外依赖度过高。日本除了拥有高世代液晶面板工厂外,更重要的是它几乎垄断了全球制造液晶面板和驱动电路所必需的关键零部件的供给。日本大地震客观上阻碍了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线的建设进程,短期内更让大部分液晶面板企业因零件短缺而停工,造成严重损失。另外,目前日韩纷纷将投资集中在液晶面板新宠OLED发光体上。计划将OLED面板的使用领域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延伸到电视等领域,必将引起液晶面板产业新一轮改革浪潮。而截至2010年底,国内虽已有昆山维信诺、汕尾信利、四川虹视、佛山彩虹等多家企业从事小尺寸OLED生产,但由于关键设备及设备的系统化技术都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没有面向产业化的成套OLED生产设备制造商,相关产业链尚未形成。想单单通过购买技术专利进入大尺寸OLED这一高门槛领域将非常困难。

       (二)面板供过于求现象愈加严重,导致价格持续走低。由于欧美债信危机、全球通货膨胀、新兴市场政经动荡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对于LCD的需求不振。数据显示,液晶面板目前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80%,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面板的增长将会放缓,甚至有可能出现停滞[1]。资料显示,国内第8代生产线即将于4季度起陆续量产,产能过剩的局面将持续加剧。与此同时,韩日液晶巨头在中国本土企业量产前的“节骨眼”上降价,加剧了全球面板价格走低的趋势。从而对国内面板厂商的生产进一步形成竞争压力,其生产计划和生产利润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去年5月开始,夏普、三星为代表的一些国际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因操纵价格受美国法院反垄断制裁,今年6月16日,美国一电子零售商对东芝、夏普以及其他13家LCD面板厂商提起法律诉讼,称这些厂商涉嫌合谋操纵LCD面板价格。

       为此建议:一是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摆脱单纯依靠外国技术扩大规模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整合上下游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条;二是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积极进入包括触控、OLED、3D及高解析度等热门新兴领域,将行业做大作强;三是借日本地震产业转移在即的机会发挥替代效应,加速产品升级换代,抢占高端市场并顺势扩大市场份额;四是通过合理调控和引导增强产业集聚效应,避免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状况的出现。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碳化硅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衬底和外延;中游为器件和模块制造环节,过程会经历晶圆设计、制造、封装等工艺流程;下游应用于5G通信、国防应用、数据传输、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轨道交通等领域。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645亿元,同比增长14.9%。

2025年06月28日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全球声呐市场规模达到22.5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尤其表现突出,2023年市场规模超过1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则达3.6亿美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光纤激光器为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规模以上产业园区数量最多

我国激光器行业:光纤激光器为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规模以上产业园区数量最多

按增益介质的不同,激光器可分为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其中光纤激光器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占比为51%;其次为半导体激光器,占比为17%;第三为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占比均为16%。

2025年06月26日
锤镐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市场中德国博世和中国德硕产量排名前二

锤镐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市场中德国博世和中国德硕产量排名前二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为全球锤镐行业主要生产地,2024年锤镐产量约为2624万台,占比76.2%;其次为北美、欧洲地区,锤镐产量分别为251万台、456万台,分别占比13.2%、13.2%。

2025年06月25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眼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眼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智能眼镜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智能眼镜上游眼镜零部件参与企业有明月镜片、万新光学等;关键元器件参与企业有瑞芯微电子、紫光展锐、中科蓝讯等。中游系统集成参与的企业有歌尔股份、创维数字、光弘科技等;终端制造参与的企业有立讯精密、亿道信息、华为、小米等。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三梯队分化明显 海康大华营收及净利润稳居第一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三梯队分化明显 海康大华营收及净利润稳居第一

从细分市场来看,全球智能安防相关产品中视频监控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智能摄像头是主力产品,2023年占全球市场65%;其次是智能锁,2023年市场规模为53亿美元,市场占比26%;智能危险探测器占比9%。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增速放缓 中部和尾部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我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增速放缓 中部和尾部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6月18日我国三元材料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939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645家、483家、290家、172家、156家;占比分别为21.95%、16.43%、9.87%、5.85%、5.31%。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