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面板业发展前景广阔

       内容提示:液晶面板的价格终于在今年10月中旬开始逐渐企稳,但业内人士分析,这只是短暂的回暖,面板行业的深度调整将在2012年上半年出现,面板全行业亏损的状况仍难改变。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不少面板企业试图寻求新的突破,把目光聚焦到了液晶面板之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OLED显示技术上。

       随着电子产业发展,面板业发展也逐渐开拓新的领域,涉及面非常广泛。

       在这一方面,三星的步伐走得相对较快,在将其7.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后,三星电子已经开始转投OLED面板项目,今年5月31日,三星宣布其在韩国投资21亿美元的5.5代OLED面板生产线已经提前两个月进入量产,随即又宣布其第8代AM-OLED面板试验线将于明年5月投入使用,可以切割46寸、55寸等大尺寸OLED面板,三星计划将OLED面板的使用领域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延伸到电视等领域。

       它的同胞也不甘示弱。本周一,LGDisplay宣布成功开发出全球最大的55寸OLED电视面板,LGDisplay采用的氧化薄膜晶体管以及白色OLED(WOLED)技术,成功解决了OLED应用面板尺寸和成本的限制,将大尺寸AM-OLED面板的生产成本控制在更合理的水平,被认为将有利于大尺寸OLED技术的商用以及促进OLED电视进一步推广。

       为了在新一代显示技术竞争中赢得话语权,不让韩企专美于前,日立、索尼和东芝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AMOLED高阶技术的研发,住友化学计划在明年初推出的OLED新材料,年产值预计达到400万片-500万片,可大幅降低大尺寸OLED电视的生产成本。

       国内企业也不断加快OLED产业布局,不仅是京东方,长虹收购ORION之后,联合成都高新区于2007年开始投资虹视OLED项目,到目前已经拥有了266项OLED专利并且实现量产。今年6月,由包括彩虹、维信诺、虹视等19家企业成立了中国OLED产业联盟,不过国内的OLED技术仍集中在中小尺寸的研发上,但包括TCL、长虹等在内已经在着手OLED电视的研发。

       “面板景气低迷,导致面板厂大幅亏损,成为名副其实的“惨业”,2012年面板景气复苏力道不明,国内高世代面板厂投产后,急需中高阶研发人力,近期大举向台湾面板双虎挖角,开出签约3年,平均年薪300~400万元,由于条件诱人,不少工程师准备放手一搏,春节后面板厂恐爆离职潮。

       离职潮约在年后据了解,国内8.5代面板厂华星光电与京东方在投产后,为提高良率,于是锁定部分有经验的研发工程师准备挖角,目前除透过先前已到厂商内的台籍干部向前部属挖角外,也透过猎人头公司寻找相关人才。对此不少公司的工程师分别以“北京3年自由行(京东方)、深圳旅行团(华星)”来互相戏谑打探彼此动向。

       WitsView协理刘陈宏指出,以1条月产能3万片的8.5代线来说,大概需要1300~1500人,工程师占20~30%,但国内有操作高世代生产线经验的工程师不多,因此台湾面板厂就成国内面板厂的人才库。

       这几年面板厂表现不佳,员工分红配股跟着缩水,同时还有无薪假风险,加上国内开出高薪诱人,确实让不少人心动。对于国内面板厂的挖角,刘陈宏认为,年后离职潮确实是会发生,但人数有多少还得再观察。

       助国内厂提升良率目前除京东方与华星外,据了解,还有一批人会去天马的6代厂,而京东方合肥8代线日前也传出得到国内官方批文,未来产品锁定在新一代金属氧化物电晶体技术,让大尺寸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主动式有机发光显示器)生产成本更低也更具量产性,这部分也需要相当多相关人才。

       过去几年在面板行业已经累计烧钱超过500亿元的京东方,一直没有能够摆脱亏损的命运,此番这项国内首条5.5代AM-OLED生产线项目的资金来源也还没有最终确定,但京东方表示自己将仍是主要投资方,之所以再度砸下巨额投资,是认为“投资AM-OLED是占领显示行业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据悉,该项目已经开始建设,预计将于2013年建成投产,主要产品为中小尺寸LTPSLCD和AM-OLED显示屏。

       争相布局OLED技术

       过去一年半的时间中,面板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在连续18个月的下滑后,液晶面板的价格终于在今年10月中旬开始逐渐企稳,但业内人士分析,这只是短暂的回暖,面板行业的深度调整将在2012年上半年出现,面板全行业亏损的状况仍难改变。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不少面板企业试图寻求新的突破,把目光聚焦到了液晶面板之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OLED显示技术上。

       面板技术方面得到突破,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市场才得以开拓。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行业:日企领跑 中国中山格智美跻身全球前三

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行业:日企领跑 中国中山格智美跻身全球前三

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作为微特电机领域的重要分支,近三年全球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2024年全球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市场规模为14亿元。

2025年08月1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细分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拓邦股份、和而泰占比相对较高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细分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拓邦股份、和而泰占比相对较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8061亿元,同比增长10.8%。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AR眼镜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近90% 雷鸟创新、太若科技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AR眼镜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近90% 雷鸟创新、太若科技等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3年我国AR眼镜市场CR5市场份额占比为89.9%。整体来看,我国AR眼镜市场集中度高。

2025年07月30日
【产业链】我国物联网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物联网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物联网芯片上游为原材料和相关生产设备;其中原材料包括硅片、靶材、光刻胶、抛光材料、封装材料等;设备包括硅片晶炉、热处理设备、光刻机、涂胶显影机、刻蚀设备、检测设备、封装设备等。中游为物联网芯片的设计及制造。下游为智慧城市、智能穿戴、工业物联网、消费电子和车联网等应用领域。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集中度较低 市场第一梯队为美国德州仪器、欧洲英飞凌等国外企业

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集中度较低 市场第一梯队为美国德州仪器、欧洲英飞凌等国外企业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1752.55亿元,同比增长15.3%,复合增长率达12%。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平板电脑行业集中度提升 华为、苹果份额合计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我国平板电脑行业集中度提升 华为、苹果份额合计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出货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呈先升后降再升走势。2025年1-3月我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达到870万台,同比增长19 %。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电源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 其中阳光电源市场规模相较领先

我国电源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 其中阳光电源市场规模相较领先

企业市场对比来看,2023年我国电源总市场规模3567亿元,其中阳光电源市场规模85.2亿元,位列电源企业第一,且断层式领先后续企业。

2025年07月09日
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竞争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豪威等正逐步打破国际垄断

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竞争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豪威等正逐步打破国际垄断

全球市场份额来看,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呈“一超多强”态势,索尼、三星、豪威科技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市场份额超70%。中国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以本土厂商为主导,豪威、格科微、思特威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细分领域深耕,逐步打破国际垄断。

2025年07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