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光学薄膜行业优秀企业竞争优势分析(图)

       1、三利谱(002876):偏光片国内龙头,产能释放带来业绩高增长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偏光片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居中国大陆TFT-LCD偏光片企业前二名。产品种类齐全,涵盖黑白、TFT-LCD偏光片两大系列,实际控制人系国内偏光片行业资深专家,曾参与国内重要的偏光片生产线建设。偏光片是液晶显示屏的主要原材料,TFT偏光片主要应用于手机、电脑、液晶电视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显示屏,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合力泰、同兴达、星源、京东方、天马集团等模组厂及面板厂,并且合肥生产线于去年底投产,极大缓解公司产能压力。

      为缓解产能瓶颈,公司合肥三利谱1000万平米产线已投产。为抓住合肥建设“全球液晶面板产业基地”的机会,公司通过收购合肥三利谱控股股权,在合肥建设新的生产基地,主要为下游面板企业形成配套,一方面有助于缓解产能瓶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司实现规模增长。目前,合肥三利谱一条产能为1000万平方米的宽幅(1490mm)TFT偏光片生产线已于2016年10月底投产,今年上半年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另外一条1300mm宽幅的偏光片产线设计产能600万平米,目前正处于设备安装过程中。

      公司IPO募投项目也正进行初期工作,计划达产后产能1000万平米。公司上市募集资金3.46亿元将全部用于哭宽幅偏光片的生产线建设,设计产能1000万平米,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完成后2年内达产,预计实现年均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8.6亿元和1.05亿元,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收入及盈利水平。

      短期来看,公司的TFT-LCD产能从450万平米将增长至3050万平米。长期来看,公司未来产能仍将持续进行扩张。产能的快速释放有助于公司加速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有助于实现偏光片进口替代,成为偏光片国产化的受益者。
      
      2、康得新(002450):先进高分子材料平台型企业

      公司具有先进高分子材料、智能新兴显示、互联网智能应用、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板块。第一,先进高分子材料板块为公司的核心产业基础,既是全球预涂膜行业的领导者,又是世界光学膜行业的主流供应商,同时公司在碳材料(包括石墨烯和碳纤维)、以及柔性材料领域也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第二,公司通过模块化系统解决方案的产业延伸,打造了智能新兴显示板块,包括裸眼3D,大屏触控,AR/VR,全息显示,以及柔性显示等一系列新兴显示技术均已领先全球。第三,通过新兴显示技术在场景互联时代下的进一步产业延伸,公司在娱乐、宾馆、社区、教育、医疗等领域全面推进,正在打造多家互联网运营服务公司,建立互联网智能应用板块。第四,公司通过与控股股东合作,基于碳纤维材料的延伸,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板块,形成了碳纤维产业的全生态链。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光学薄膜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3、激智科技(300566):光学膜国内领先企业

      公司是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企业。作为光学膜国产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光学膜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升级和创新,自主进行光学扩散膜、增亮膜和反射膜等光学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已通过三星、LGD、夏普、友达、富士康、冠捷、ArcelikA.S.、VIDEOCON、PTHartono、TCL、海信、海尔、长虹、创维、京东方、天马、同方、惠科、南京熊猫、龙腾光电等众多国际、国内一线品牌终端消费电子生产厂商和液晶面板(模组)厂商认证,并陆续量产交货,在国内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领域占据优势竞争地位,并且布局量子点薄膜业务未来有望在大屏量子点电视领域占据领先优势。

      4、南洋科技(002389):膜主业发展稳健,同时切入军用无人机领域

      膜主业的发展稳健,产能不断释放,业务稳定。南洋科技是我国最大的电容器专用电子薄膜制造企业之一,业务稳健发展,产品主要包括背材基膜及绝缘材料、电容膜、光学膜等,2016年实现营收33.54亿元,其中光学膜业务实现收入4.75亿元(+41%),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光学膜业务光学膜业务2016年实现收入4.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22%,占公司收入比重约14%。其中,2万吨光学基膜项目和年产1.6万吨光学膜涂布项目一期工程已投产,控股子公司东旭成增亮膜项目仍向韩国LG电子小批量供货。2016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购买彩虹无人机公司100%、神舟飞行器公司84%股权,切入军用无人机市场,发展第二主业。

表:估值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汽车电子成为最大应用领域 市场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汽车电子成为最大应用领域 市场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智能传感器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企业为传统传感器制造商,主要包括安培龙、必创科技、四方光电等;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华润微、矽睿科技等,这些企业由半导体制造商延伸到智能传盛册领城;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以兆易创新等,这些企业主要通过收购等方式布局智能传感器领域。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智慧路灯行业:按营业收入分洲明科技、欧普照明及得邦照明处第一梯队

我国智慧路灯行业:按营业收入分洲明科技、欧普照明及得邦照明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智慧路灯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洲明科技、欧普照明、得邦照明,营业收入在4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勤上股份、华体科技等,营业收入在3亿元到4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度的企业为其他企业,营业收入在3亿元以下。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中小企业大量出局 山东玻纤招投标信息最多

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中小企业大量出局 山东玻纤招投标信息最多

从新成立企业来看,2019年我国绝缘材料相关企业成立数量达到19598家,2019-2022年,受疫情因素影响,行业内落后产能出清,中小企业大量出局,2022年我国绝缘材料行业新成立企业仅为598家。截至2025年3月11日,我国绝缘材料行业新成立企业为49家。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有源光器件为主要市场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有源光器件为主要市场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从新增企业注册量来看,2020年到2023年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为增长趋势,但到2024年企业注册量有所下降,2024年我国光电子器件新增企业注册量为9.19万家,同比下降6.2%。

2025年03月27日
显示器行业:AOC斩获线上销额销量双冠军 戴尔稳居全球市场榜首

显示器行业:AOC斩获线上销额销量双冠军 戴尔稳居全球市场榜首

从细分市场来看,2024年我国显示器细分市场中商用显示器销量占比最大,占比40%;其次是电竞显示器,销量占比25%。

2025年03月26日
光模块行业:数通、电信为主要应用领域 中国本土厂商在全球市场占比逐步上升

光模块行业:数通、电信为主要应用领域 中国本土厂商在全球市场占比逐步上升

算力的需求的增长带动了光模块市场的发展。从市场规模来看,到2023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约为99亿美元,同比增长3.1%;预计到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到了1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0%。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华为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华为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高速增长趋势。从2.6万家增长至10.03万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19%。截至2025年3月,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注册总量达到37.69万家。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半导体石英坩埚市场高度集中 美晶新材等本土企业正奋力追赶外企

我国半导体石英坩埚市场高度集中 美晶新材等本土企业正奋力追赶外企

‌半导体石英坩埚在半导体生产中具有多重作用,而随着我国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对半导体石英坩埚需求也不断增长,市场规模也逐渐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半导体石英坩埚行业市场规模为3.3亿元,同比增长13.8%。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