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政策与法律的瓶颈,各级政府虽出台了许多发展LED的法规,但缺少整套规范的法规;人才与管理的瓶颈,缺少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企业;技术与质量的瓶颈,LED核心技术都不在我国,很多企业忙于抄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成本和价格的瓶颈,LED产品价格下不来,产品难以走进千家万户;市场销售瓶颈,由于存在产品质量等问题,市场也变得难以进入;资金与资本的瓶颈,尽管LED的发展前景巨大,但现在很少有银行敢大规模贷款给LED企业,风投、担保公司等也多以小股份进行投资。
钧多立倒闭事件经深圳商报披露后,引起全国LED产业界震动。
近日,在深圳半导体产业发展促进会的组织下,全国300多家LED企业汇聚江西高安市,举行首届中国LED产业资源整合及健康发展峰会,共同为LED产业把脉。记者从峰会现场采访获悉,国内LED在“行业春天”高烧不退的情况下,企业却临近冬天。而高烧不退的一个信号是,全国外延设备已达1400台,相当于目前全世界外延设备的总和。
症状 LED产业高烧不退
深圳市易特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俊用“发烧”二字来形容目前的LED产业。他认为,目前中国LED产业发展存在严重误区。这种误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策市场扶持的误区,政策扶持LED照明大多在户外应用上发力,而在室内应用上少有用功。LED照明发展的路径恰好相反,应该遵循LED应用技术从室内稳定性环境,到户外非稳定性环境推广的路径。二是产业园区建设的误区,一些企业所建LED产业园区只是为了圈地。三是企业发展定位的误区。很多企业缺少对主业的坚守。四是产品战略定位的误区,一些大有前途的细分消费市场少人用心。
应该说,LED作为新兴产业,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政策,有着每年上千亿元的照明产品替换性市场,“钱”途一片光明。事实上,最近几年全国LED产业销售总额的增长也证明了产业前景:2009年827亿元,2010年1200亿元,预计2015年达6000亿元。
深圳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王殿甫说,从2005年到2010年是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快速发展期。全国中小LED企业目前已达3500多家,深圳发展到1350家之多,其中99%是中小企业,80%是做应用产品的企业。与此同时,各有关地方政府以高补贴和高投入的方式,上马LED上游产业项目。据初步统计,已订货和已到货的外延设备达1400台,相当目前全世界外延设备的总和。
王殿甫说,产业高烧之下,由于国际“气候”变化,经济危机不断升级,出口受阻,加上国内沿海地区运营成本增高,LED产业开始洗牌:产品质量好、管理精细、资金运作正常的企业,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部分企业由于粗放经营,或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有的破产,有的倒闭,有的重组。高工LED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小飞说,根据他们的调研,1400台外延设备中的一半左右正处于停产状态。
在峰会上,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高级工程师管志斌对眼下LED产业的上述现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即“行业春天企业冬天”。
把脉六大瓶颈困扰LED
深圳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陈靖认为,目前我国LED产业的发展正面临六大瓶颈。
政策与法律的瓶颈,各级政府虽出台了许多发展LED的法规,但缺少整套规范的法规;人才与管理的瓶颈,缺少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企业;技术与质量的瓶颈,LED核心技术都不在我国,很多企业忙于抄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成本和价格的瓶颈,LED产品价格下不来,产品难以走进千家万户;市场销售瓶颈,由于存在产品质量等问题,市场也变得难以进入;资金与资本的瓶颈,尽管LED的发展前景巨大,但现在很少有银行敢大规模贷款给LED企业,风投、担保公司等也多以小股份进行投资。
处方行业需打组合拳
在LED行业飞速增长、企业不断倒闭的情况下,整个行业该往何处去?
王殿甫建议,企业应坚持技术创新,不断创造差异化产品;要重视标准,积极参与标准制定;要重视知识产权,不断积累更多专利;要坚持质量第一,走专业化、高精尖道路;要转变商业模式,建立半导体照明的市场渠道;要把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起来,以资本为纽带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整合,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培育龙头企业。
陈靖则称,LED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组合拳,抱团打天下。基于核心技术在国外的现状,他认为,不一定要有最好的技术,但我们一定要有最好的产品,可以从国外进口芯片,然后将产品大量出口;先在“专”字上做文章,再谋求做大做强。
他透露,为抱团打天下,形成集团军,深圳市半导体产业发展促进会正着手搭建五大平台:成立职业经理人服务公司,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成立产业基金公司,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成立投资节能公司,搭建联合采购销售服务平台;建立公共检测检验中心,搭建行业产品标准服务平台;建立内外交流体系,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