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二季度商业地价全线上涨

        内容提示:国土部的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2季度的土地价格上涨主要源于开发商对商业地块的热捧: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及14个热点城市二季度商业地价全线上涨,且幅度远远大于住宅地块,二三线城市的地价上涨中,商业地产贡献更大,“市场已有泡沫危险”。

        业内统计预测表明,2012年成都商业地产总规模将增长一倍,在包括北上广、沿海以及中西部主要城市的比较中,成都未来商业供应量位居第一。


        国土部的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2季度的土地价格上涨主要源于开发商对商业地块的热捧: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及14个热点城市二季度商业地价全线上涨,且幅度远远大于住宅地块,二三线城市的地价上涨中,商业地产贡献更大,“市场已有泡沫危险”。


        二三线城市商业压力高涨


        “现在要在成都投资商业地产,没有500万元,门槛是很难进入的。”商业地产投资客小梁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就在2010年下半年,300万元还可选到优质的商业地产楼宇。


        来自四川省商业地联盟的数据,截至5月底,成都在建和立项的城市综合体已经达到88个。当地业界曾做过一笔计算,一个商业体如果每个功能分区按5万平方米计算,总体量就有15万平方米,而80个综合体就有1200万平方米的体量。“相当于北京CBD已经完工和在建项目以及整个规划商业面积的总量”。


        成都多家商业地产服务商做出的统计预测表明,2012年成都市场上的甲级写字楼、不包括乙级写字楼将有80多万平方米,成都总的市场规模将增长一倍。与此相对比,上海甲级写字楼市场也只有500多万平方米。


        与成都一川相隔的重庆,按照商业地产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的二季度重庆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分析,重庆写字楼供应量大于消化存量,二季度空置率高达33.2%。且年内还将有超过40万平方米的优质写字楼入市。综合来看,市场消化带来一定压力,空置率还会进一步推高。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此前也曾发布报告称,珠海、中山、海口、银川、西宁五个三线城市商业建筑面积今年增幅将高达83.9%,出现过剩化的趋势。


        共同吹胀的泡沫


        2010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调控的层层加码,“不限贷不限购”的商业地产越来越受到开发商和投资者的追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宣布进入商业地产市场的住宅开发商已有近20家,这还不包括诸如娃哈哈、雅戈尔等主业非房地产的企业也开始涉足商业地产。“住宅开发商进入商业地产首先考虑的便是二三线城市。”


        “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和开发商应对住宅调控转寻投资机会的两相情愿共同推动了商业地产的价格走高和风险的出现。”世邦魏理仕分析师金灵表示。


        “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在经历一轮发展高峰之后,也许真的开始面临一个拐点了。”在成都健鹰策划董事长杨健鹰看来,这一轮商业地产爆发式增长的后果便是,一方面是大量激增的商业地产项目得不到相应匹配,而另一方面却是由于大量企业涌入该领域所推高的土地成本以及其他各项开发成本。在融资渠道收窄的背景下,房企本已承受重压的资金链条很容易崩溃;而与此同时,与有限的零售品牌资源形成反差,众多商业项目的集中推出面临的是严重的同质化。彼此间的恶性竞争,项目招商难度增加,收益率更是缺乏保障。“在如此一哄而上的局面下,预计未来2年内,必然会有很多商业地产项目会陆续出现问题,出现大量空置商业、烂尾工程并不惊奇。”

巨头出货,监管出“警”

 


        “打压住宅,火了商业,商业地产正在积累泡沫,而且这个泡沫若长成,则祸害大于住宅泡沫,更易产生烂尾楼,进而造成银行呆坏账。”这也得到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的认同。


      内容提示: 

实际上在一片高涨声中,总有对未来担忧的忧心者,他们选择的是逢高出货。


        2011年6月,澳洲麦格理集团旗下私募房地产投资咨询公司MGPA的亚洲基金Ⅲ号收购了环达通房产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物业成都凯丹广场50%股份。此前的2010年年底,环达通CEO艾松曾对记者表示,只考虑长期持有中国市场的商业物业。事隔半年,风向突转。


        而戴德梁行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商业物业大宗交易是79笔,已超过去年全年的76笔。


        “中国地产开发的融资模式比较单一,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项目对银行的信贷依赖水平至少在70%~80%。因而绝大多数商业地产项目的资金也是依靠以土地抵押的银行贷款。在商业地产日渐过剩且利率不断提高的趋势下,经营性物业贷款抵押物评估价值可能发生大幅波动,因此,商业地产的金融风险不言而喻。”上述商业地产开发商负责人表示。


        日前,记者获悉,国土部智囊机构已经就商业地产出现的泡沫有可能极大地干扰经济转型和调整一事作出报告,并建议国土部提出预警提示。而此前银监会布置下半年作业,首次提出加强对商业物业抵押贷款监测,对商业地产和二三线城市房地产风险保持关注和警觉。


        “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银行已经上浮了商业地产的贷款利率,虽然首付依然保持5成,但利率却上调了10%~20%不等。”成都一家商业银行信贷部人士表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一体式智能马桶行业市场仍较分散 其中九牧占线上销额销量最大份额

我国一体式智能马桶行业市场仍较分散 其中九牧占线上销额销量最大份额

从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我国一体式智能马桶行业线上销售额市占率最高的依次是九牧(18.6%)、恒洁(10.1%)、箭牌(8.7%)、瑞尔特(5.6%)、陶尔品(4.3%)。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马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相关企业中欧派家居品牌及销售体系优势较突出

我国马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相关企业中欧派家居品牌及销售体系优势较突出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马桶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欧派家居,营业收入在80亿元;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箭牌家居、东鹏控股,营业收入在50亿元到8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瑞尔特、惠达卫浴、帝欧家居、海鸥住工等,营业收入在50亿元以下。

2025年03月01日
【产业链】我国家庭装饰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家庭装饰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家庭装饰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家庭装饰上游建材厂商主要有立邦、佳诺威、诺贝尔瓷砖、三棵树、万华生态等;家具厂商主要有欧派家居、曲美家居、居然之家、顾家家居等。中游家庭装修的企业有东易日盛、金螳螂、上海沪佳、名雕股份、亚厦股份和红蚂蚁等。下游参与者主要为房屋业主。

2025年02月24日
【产业链】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上游环节主要包括原材料、预制构件产品研发公司以及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公司等参与主体;中游环节的参与主体包括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建筑施工公司等;下游主要是各类住宅、商业地产,以及公用事业建筑,如医院、学校等。

2025年01月24日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装配式混凝土为主要结构类型 下游商品住房领域需求最大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装配式混凝土为主要结构类型 下游商品住房领域需求最大

从装配式建筑项目类型结构看,2023年新开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比约30%,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占比约65%。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地质勘察行业区域集中度低 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为研究资金主要来源

我国地质勘察行业区域集中度低 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为研究资金主要来源

区域集中度来看,截至2024年9月,全国共有存续、在业地质勘察产业相关企业超30万家,其中陕西省地质勘察企业数量最多,超3万家。地质勘察区域集中度CR3为27%;CR5为39%。

2024年11月09日
我国防火门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产业链上、中游布局企业中小型企业较多

我国防火门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产业链上、中游布局企业中小型企业较多

市场排名来看,2023年防火门市场规模为864.1亿元,防火门行业市场分散,小型企业较多,排名第一的亚萨合莱市场规模为46.1亿元,市场份额仅占整体市场的5.3%,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规模远超其他企业,第二是步阳,市场规模为19.4亿元,第三的是赛银将军,市场规模为13.5亿元。

2024年10月26日
我国洁净室行业:企业区域集中度较高 新纶新材、深桑达等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洁净室行业:企业区域集中度较高 新纶新材、深桑达等处于第一梯队

洁净室主要作用是控制产品质量和安全、过程控制、研发,应用在电子、航天、航空、机械等领域,而随着这些领域,对洁净室需求也不断增长,而这也带动我国洁净室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洁净室行业市场规模达到超2400亿元。

2024年09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