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偏光片重点公司介绍


       韩国 LG 化学(LG Chem)
       LG化学为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化学企业。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基础材料(NCC, PO, PVC/增塑剂, ABS, EP, 丙烯酸/SAP, 橡胶/特殊树脂)、电池(小型电池, 动力电池, ESS电池)、信息电子材料(光学材料, 高功能材料, 玻璃基板,RO 膜元件)和Display材料, 电池材料等其他材料。目前,LG化学不仅在韩国,还在世界各主要地区建立了销售和研发网络,并以全世界为目标扩大业务领域,LG 公司信息电子材料部门(生产偏光片等材料的部门)销售额在公司总销售额中占比约为13%。 

       2000年韩国最早实现LCD专用偏光板的商业化,公司通过对研发的大力投资和对创新产品的积极开发,信息电子材料已发展成为一个持续增长的业务板块。LG 化学在偏光片领域处于世界第一位,截至2016年末,LG化学拥有10条产线,年产能1.72亿平方米。同时,LG化学在南京设有工厂-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除了L1和L2外,公司新建2250mm产线已经投产,年产能为3240万平方米。 

       LG 化学各年营业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LG 化学历年净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住友化学
       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创立于1913 年09 月,旗下拥有子公司167家,全球拥有员工约3.1万人,主要从事化工,能源行业。公司有六大业务:基础化学品、石化和塑料产品、IT相关化学品,健康和农作物科学、制药以及其他化学品,其中,IT相关化学品包括光学商品,彩色滤光片,半导体加工材料和电子材料等。

       2016 年,住友化学实现营业收入 21017.64 亿日元,实现净利润 814.51亿日元,整体毛利率为33.16%,其中,IT相关化学品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为18%。 

       日东电工自1988年起开始生产销售偏光片,全球偏光片三大厂家之一,产能约占全球偏光片产能的 20%,它开发了名为 “Sumikalan”(基于碘和染料)的偏振膜,具有当今世界最佳光学性能。截止到2016年末,公司目前拥有13条产线,年产能1.63 亿平方米。日东电工在日本有4条线,韩国有5条线,台湾3条线,在无锡有一条产线在建设中,预计2017年三季度实现投产。 

       住友化学历年营业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住友化学历年净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日东电工(Nitto)
       日本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成立于1918年10月,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总部位于日本大阪,是日本化工领域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上市公司。日东电工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五大部分:光电产品、工业胶带、医疗产品、内部交易和其他,偏光片所在的光电产品每年占总营收的比例达60%以上,日东电工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7930.54亿日元,实现净利润816.83亿日元,整体毛利率为30.86%。 

       日东电工从1975年起开始生产销售偏光片,目前拥有17条产线,年产能可达1.63亿平方米。日东电工在日本有14条产线,在韩国有2条产线,在深圳投资一条产线,预计2017年底投产。 

       日东电工历年营业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日东电工各历年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奇美材料
       奇美材料于2005年由奇美实业投资创立,产品以液晶显示器用偏光板为主,供应全球液晶面板大厂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TFT-LCD用偏光板、IPS面板专用超薄型偏光板、专供车辆使用之高耐久偏光板、高耐湿性PET与COP材质偏光板、中小尺寸OLED用偏光板等。奇美材料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03.74亿新台币,净利润为-14.84 亿新台币,其中,公司 90%营业收入来自偏光片。2016年奇美材料毛利率为-7.68%。 
 
       目前,奇美材料在台湾拥有4条偏光片产线,年产能3430万平方米。2015 年 7 月在昆山建立 2 条产线,其中一条线预计在 2017 年底投产,另外一条线在2018年初投产,合计产能2300万平方米。 

       奇美材料历年营业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奇美材料历年净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明基材料
       台湾明基材料有限公司(原达信)隶属于明基友达集团,成立于1998年,2005年正式量产偏光片,凭借着在光电材料上的专业技术及快速量产能力快速打入偏光片市场。公司目前制造和销售据点,包含台湾(桃园、龙潭、云林、台南)、中国大陆(苏州、深圳、厦门)、马来西亚(吉隆坡、槟城、柔佛)和新加坡。公司通过核心技术交叉运用,产品从单一偏光片,扩增光学膜(3D、触控相关)、绿能机能膜等高附加价值光学材料。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27.54 亿新台币,净利润为-4.2亿新台币,毛利率为10.03%。  

       2016年9月,明基材关闭两条位于台南的偏光片产线。目前拥有3 条产线,年产能2880万平方米。 

       明基材料历年营业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明基材料历年净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一体式智能马桶行业市场仍较分散 其中九牧占线上销额销量最大份额

我国一体式智能马桶行业市场仍较分散 其中九牧占线上销额销量最大份额

从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我国一体式智能马桶行业线上销售额市占率最高的依次是九牧(18.6%)、恒洁(10.1%)、箭牌(8.7%)、瑞尔特(5.6%)、陶尔品(4.3%)。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马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相关企业中欧派家居品牌及销售体系优势较突出

我国马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相关企业中欧派家居品牌及销售体系优势较突出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马桶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欧派家居,营业收入在80亿元;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箭牌家居、东鹏控股,营业收入在50亿元到8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瑞尔特、惠达卫浴、帝欧家居、海鸥住工等,营业收入在50亿元以下。

2025年03月01日
【产业链】我国家庭装饰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家庭装饰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家庭装饰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家庭装饰上游建材厂商主要有立邦、佳诺威、诺贝尔瓷砖、三棵树、万华生态等;家具厂商主要有欧派家居、曲美家居、居然之家、顾家家居等。中游家庭装修的企业有东易日盛、金螳螂、上海沪佳、名雕股份、亚厦股份和红蚂蚁等。下游参与者主要为房屋业主。

2025年02月24日
【产业链】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上游环节主要包括原材料、预制构件产品研发公司以及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公司等参与主体;中游环节的参与主体包括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建筑施工公司等;下游主要是各类住宅、商业地产,以及公用事业建筑,如医院、学校等。

2025年01月24日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装配式混凝土为主要结构类型 下游商品住房领域需求最大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装配式混凝土为主要结构类型 下游商品住房领域需求最大

从装配式建筑项目类型结构看,2023年新开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比约30%,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占比约65%。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地质勘察行业区域集中度低 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为研究资金主要来源

我国地质勘察行业区域集中度低 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为研究资金主要来源

区域集中度来看,截至2024年9月,全国共有存续、在业地质勘察产业相关企业超30万家,其中陕西省地质勘察企业数量最多,超3万家。地质勘察区域集中度CR3为27%;CR5为39%。

2024年11月09日
我国防火门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产业链上、中游布局企业中小型企业较多

我国防火门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产业链上、中游布局企业中小型企业较多

市场排名来看,2023年防火门市场规模为864.1亿元,防火门行业市场分散,小型企业较多,排名第一的亚萨合莱市场规模为46.1亿元,市场份额仅占整体市场的5.3%,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规模远超其他企业,第二是步阳,市场规模为19.4亿元,第三的是赛银将军,市场规模为13.5亿元。

2024年10月26日
我国洁净室行业:企业区域集中度较高 新纶新材、深桑达等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洁净室行业:企业区域集中度较高 新纶新材、深桑达等处于第一梯队

洁净室主要作用是控制产品质量和安全、过程控制、研发,应用在电子、航天、航空、机械等领域,而随着这些领域,对洁净室需求也不断增长,而这也带动我国洁净室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洁净室行业市场规模达到超2400亿元。

2024年09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