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阿迪达斯继续撤出在华产能 以降低生产成本


 
       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智能制造的发展正在削弱“中国制造”的优势,将生产线转出中国的选择早已不是个案。最新的变化在于,劳动力价格低廉也不再是大公司决定在何处增加产能的唯一关键指标了。

   据欧洲新闻报道,德国运动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宣布再次将中国部分生产线撤回德国智能概念工厂Speed Factory,使用机器代替人工制造,以期降低生产成本。

   阿迪达斯未在声明中透露撤出生产线的具体信息。目前仍在为其代工的包括全球最大鞋履制造商之一的裕元集团,而休闲系列的鞋类产品则由东莞、浙江等地的代工厂生产。

   这也不是阿迪达斯第一次削减在中国的产能。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后,阿迪达斯将部分生产线移至中国,并建立自有工厂。然而,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 失,国内劳动力成本逐渐攀高,阿迪达斯逐步实施了将工厂撤离中国市场的计划。2012年,阿迪达斯关闭了其位于苏州工业园内唯一一家在华自有工厂。在 2015年的投资者会议上,这家德国运动巨头又表示将逐步减少在中国的产能,把制造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更低廉的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际。

   一份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的数据报告显示,2006年至今,中国平均工资已翻一倍多。早在2014年,中国平均工资已分别是越南、菲律宾、泰国平均工资的3.23倍、3.17倍、1.68倍。

   区别于过去产能转移的方向,这一次,阿迪达斯将产品线撤回了德国大本营。值得玩味的是,在1993年,正是出于对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等因素的考虑,阿迪达斯关闭了它在德国的最后一间自有工厂。

   这看似矛盾的“回归”背后,实际上映射出了品牌生产思路的转变。智能化生产已经成为阿迪达斯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

   阿迪达斯首席执行官赫伯特海纳(Herbert Hainer)对此毫不讳言:“自动化生产的灵活性是传统生产模式难以比拟的。这将引领潮流,拉近阿迪达斯与消费者的距离。未来,智能科技将使消费者有更多自由和便利购买客制化的商品。”

   Speed Factory正是海纳所说的那种自动化工厂。公开资料显示,该工厂位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Ansbach,于2015年底开始建设,由德国自动化公司 Oechsler Motion GmbH负责运营,以自动生产为主,4600平方米的面积内仅保留160个技术岗位。

   阿迪达斯将德国的Speed Factory工厂视为利用革命性制造技术、为消费者提供高科技体验的开始。它还计划于今年在美国开设第二家Speed Factory。预计两家Speed Factory工厂的年产能为100万双。

   此外,阿迪达斯还在开发能在零售店内生产定制球鞋的设备。阿迪达斯技术创新负责人歌德曼斯(Gerd Manz)称,阿迪达斯目前超过74%的销售额来自一年以内推出的新品,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长,定制化的个性商品未来将成为主流。

   近年来,包括阿迪达斯、耐克、New Balance在内的多个品牌都推出了定制服务。而个性化需求会大大缩减每个存货单位(SKU)的生产数量,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工厂难以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I-Generator(一家服务过阿迪达斯和耐克的商业咨询公司)的咨询师说过:“过去制鞋业是劳动密集型的,每只鞋都有好几部分需要手工缝制。未来,减少工人的参与,将是制鞋行业的最终目标。”

   远高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也为阿迪达斯的产能迁徙提供了条件。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2016年初发布的报告,如果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指数是100,中国 则达到96。虽然美国在薪资方面远高于中国,但美国工人的产出也远高于中国工人。报告显示,美国员工的单人产出指数在2016年达到140,相比之下,中 国员工的单人产出指数甚至不到20。

   因此,选择将产能从中国转移的公司正日益增多。阿迪达斯的老对手耐克早在2009年就关闭了江苏太仓工厂——其在华的唯一工厂。生产线的大迁移也不仅发生在运动用品行业,Zara、H M等全球服装零售巨头也开始逐步在东南亚建起了生产基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海澜之家、太平鸟等企业业务已拓展至海外市场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海澜之家、太平鸟等企业业务已拓展至海外市场

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浙江、广东、江苏、福建、上海等沿海省市,北京、河北、山东、湖北等内陆省市,上市公司分布零散。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牛排行业市场规模及相关新增企业数量逐年增长 华东区域门店数量占比最高

我国牛排行业市场规模及相关新增企业数量逐年增长 华东区域门店数量占比最高

从品牌门店数分布区间来看,截至2025年6月我国牛排品牌门店数量主要集中在5家及以下,占比达到了54.2%;其次为6-10家,占比为23.5%;第三为11-50家,占比为20.6%。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丝绸行业: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数量持续下降 市场集中度低

我国丝绸行业: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数量持续下降 市场集中度低

从企业数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数量持续下降,截至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数量为540家,同比下降8.0%。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芳纶纤维行业:企业按产能主要可分三个梯队 泰和新材产能远高于其他企业

我国芳纶纤维行业:企业按产能主要可分三个梯队 泰和新材产能远高于其他企业

从参与企业来看,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日我国芳纶纤维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278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北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354家、275家、115家、110家、88家;占比分别为27.70%、21.52%、9.00%、8.61%、6.89%。

2025年07月08日
我国无纺布产量在全球占比超50% 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我国无纺布产量在全球占比超50% 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具体从产量来看,自2020年之后我国无纺布产量基本为下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无纺布产量约为740万吨,同比下降4.3%。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纺织行业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呈波动下降趋势 按营收华孚时尚位于第一梯队

我国纺织行业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呈波动下降趋势 按营收华孚时尚位于第一梯队

按纺织行业企业纺织业务营收规模来看,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华孚时尚等等,营收在10亿元-1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新澳股份、浙文影业、百隆东方和嘉欣丝绸等,营收在1-1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凤竹纺织、金鹰股份、华升股份、彩蝶实业和宏达高科等。

2024年07月24日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 赛得利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 赛得利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从产量来看,2018年到2023年间我国粘胶短纤产量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粘胶短纤产量约为398万吨,较上年增加30万吨,同比增长8.2%。

2024年06月21日
我国家纺行业竞争现状:床上用品为最大细分市场 头部品牌占比较小

我国家纺行业竞争现状:床上用品为最大细分市场 头部品牌占比较小

随着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对家纺产品需求提高,加上家纺产品市场发展,种类和质量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国家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家纺市场规模达到了3014.25亿元。

2024年04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