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是指将生皮鞣制成革的过程。除去毛和非胶原纤维等,使真皮层胶原纤维适度松散、固定和强化,再加以整饰(理)等一系列化学(包括生物化学)、机械处理。
制革工艺过程通常分为准备、鞣制和整饰(理)三阶段。制革过程使用最多的设备是转鼓,浸水、浸灰、脱毛、软化、浸酸、鞣制、染色、乳液加油等工序都要在转鼓中完成,通过转鼓的机械作用,促进各种化工材料的均匀渗透,完成制剂对皮的化学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世界制革工业中心进一步向我国转移,制革工业作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的轻工业支柱行业,科技含量高的循环经济产业,承担着繁荣市场、增加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革大国,也已成为世界皮革贸易最活跃、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
竞争格局
近几年,我国制革企业逐渐从大中城市向小城市、乡镇转移,70%的企业集中在沿海一带,如福建、浙江、广东等省份,但以小型企业为主体,形成规模的大型企业较少,生产集中度较低。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皮革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未来规划分析》
根据《中国皮革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皮革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及《关于制革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方针,经过调整优化结构,我国皮革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上中下游产品相互配套、专业化强、分工明确、特色突出、对拉动当地经济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产业集群地区。空间布局上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有效承接。四川、河北、山东等地凭借劳动力与皮源优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在新技术、新平台上实现新跨越,走转移与转型结合、提升与扩张共进的新型产业化发展之路。
产业链
皮革的上游行业为畜牧业、皮革化工业;皮革产品主要用于制造家具、汽车座椅及内饰、皮鞋、皮革服饰、箱包皮具等。则下游对应于汽车行业、家具行业、皮革服饰行业、皮具箱包行业等。
(1)畜牧业
制革行业是畜牧业的延伸,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制革行业对畜牧业的副产品牛原皮进行加工再利用, 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下游提供更多的原料资源;另一方面皮革行业的健康发展又刺激原皮需求,促进畜牧业发展;从而达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工农业相互促进。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产品的产量及其增长速度是对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结构调整的最直接反应。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总产值一直处于增长态势。2017年全国畜牧业总产值超过3.2万亿,占农业总产值比例接近30%,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产值也在3万亿元以上。
根据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畜牧业大牲畜(包括牛、马、驴、骡、骆驼等)的年末存栏量为11576.7万头,比2016年减少了329.71万头。其中牛年末存栏量为10382.97万头,比2016年减少了284.93万头;马年末存栏量为526.91,较2016年减少23.83万头;其中驴年末存栏量为447.48万头,比2016年减少了9.37万头。
2017年,猪年末存栏量为43325万头,比2016年减少了179万头;羊年末存栏量为29903.7万只,比2016年减少了208.32万只。
(2)皮革化学工业
皮革化学工业是皮革工业的基础,皮革化学品技术含量高、应用性强、品种多、批量小、精细化高,其材料的组成、性能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皮革的质量和档次,也对皮革工业的清洁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皮革化学原料主要包括皮革助剂、皮革鞣剂、皮革加脂剂及皮革涂料等:鞣剂用于使生皮变为革,复鞣剂用于满足不同皮革的特性要求,加脂剂用于是皮革柔软,染料用于皮革上色,涂饰剂用于皮革表面修饰,修革助剂用于促进制革工序的处理,功能助剂用于皮革特殊性能,如防水性、防油性。
各类功能性皮革化学品的应用,可使皮革成品达到理化性能指标以及柔软、丰满、艳丽、手感舒适自然等品质风格,并按需求使之具有一定的防水、防污、耐光、耐水洗等特性。皮革化工业不断向环保化、精细化、功能化发展,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皮革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