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浦发银行市场布局:五年内全力打造一流数字生态银行

        银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密不可分,近几年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态势。2017年,我国经济更是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实现了收益和质量的双提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年GDP达到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2013-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
        
        银行业是国民经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核心产业,近年来,我国GDP的高速增长与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社会对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也推动了银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商业银行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
        
        近年中国银行业人民币贷款与存款总额的情况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
        
        近年中国银行业外币贷款与存款总额的情况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银行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实现良好发展。近年来,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不断深化,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为银行业监管体制的完善和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是浦发银行布局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致力于数字化驱动创新发展这一重要着力点,启动了多项数字化相关举措。近日,围绕“打造一流数字生态银行”这一战略目标,浦发银行发布主题为“你,就是未来的答案”2019年度企业形象片,旨在向消费者呈现浦发银行一直着力追求的“数字生态式金融服务”场景,强化“科技引领”的品牌形象。
        
        1、全新企业形象片构建智慧金融美好蓝图
        
        浦发银行2019年全新TVC作品——“你,就是未来的答案”,以小男孩对未来的提问为引导,以浦发银行对未来的思考为回答,从智能交互机器人到全息影像,从智慧解决方案到智慧金融场景。通过充满想象力的视觉表现,向大众展示数字生态对城市生活场景以及城市未来发展所带来的改变,打开对未来城市、工业、医疗、交通、办公、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想象,为大众开启一段数字生态未来之城的万物智联之旅。
        
        作为金融服务者,浦发银行布局未来金融生态之城的良性业态合作与循环,致力于推进金融生态圈建设来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生活品质。这支精心打造的企业形象片,以“数字金融生态”为根基,通过触及消费者自身的未来场景化服务体验与想象,提出对未来金融服务及生活方式的思考,引导向往的“数字生态式金融服务”,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浦发银行“打造一流数字生态银行”的决心。同时它也展示出在践行数字化战略的过程中,浦发银行立足于金融科技带动服务质量,积极推动业务经营的场景化,建设线上经营平台,对接各类实体经济场景,全面形成线上经营平台和实体经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形象,领先树立更具亲和力的未来数字银行形象。
        
        2、践行数字化转型战略科技引领金融变革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更新迭代,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各行业都在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在金融行业,破旧立新已势不可挡,“互联网+”的大跨步式发展,不仅变革了传统经营模式和商业生态环境,还深刻影响了金融行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正在引领金融变革,新技术逐步贯穿于整个金融产业链,科技与我国金融行业的结合正在自发性地向生态化演进。
        
        多年间,浦发银行一直致力于科技金融生态圈建设,2018年,浦发银行成立25周年,进一步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科技引领,打造一流数字生态银行”的战略目标。顺应金融产业新一轮技术变革,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引入与应用,不断推进科技与业务融合模式,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2018年,在数字化战略的引领下,浦发银行构建科技核心动力,在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创新领域持续发力,发布了国内首款智能APP、首款智能柜台i-counter,不断提升移动端客户金融服务体验,构建场景金融新生态;7月,又在业内率先推出APIBank无界开放银行,将银行服务嵌入到各个合作伙伴的平台和业务流程中,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场景为切入,重塑全新银行业务和服务模式。
        
        3、全力打造数字生态银行合力共创美好未来
        
        为了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入融合,在科技驱动业务创新的同时,浦发银行整合内外各类资源,开启多方合作,先后与上清所、华为、百度和科大讯飞(002230,股吧)等国内领先的科技公司成立了多个联合创新实验室,达成跨界智能金融创新战略合作。在建设一流数字生态银行战略的驱动下,浦发银行对于科技合作共同体的模式和机制又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基于“开放共享、共建共赢”的生态发展理念,建立起“科技合作共同体”,通过实现合作模式新突破,聚合大家的智慧与力量,实现不同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场景对接,共享金融科技能力,拓展合作领域,为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本次的企业形象片是浦发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次重要诠释与展现,也使浦发“科技引领”的品牌形象更加贴近消费者。科技是基础,金融是应用,金融科技需要在积累中不断传承与进化,更要在合作中持续开拓与创新。
        
        未来五年,秉持“建设一流数字生态银行”的战略目标,浦发银行将更好地践行数字化发展战略,随着5G时代的不断来临,相信凭借各方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真正实现我们在TVC里看到的,引领中国乃至全球的智慧生活场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YZ)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子政务行业集中度较低 硬件和服务为主要市场 浪潮信息、航天信息等处第一梯队

电子政务行业集中度较低 硬件和服务为主要市场 浪潮信息、航天信息等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4359亿元,同比增长5.93%。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三类机构为主要竞争派系 信贷与债券市场CR5超50%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三类机构为主要竞争派系 信贷与债券市场CR5超50%

市场排名来看,绿色信贷方面,2023年,我国上市银行普遍加大了对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截至2023年末,有42家上市银行披露了绿色贷款相关数据,较上年末相比普遍增长,其中工商银行以5.4万亿的绿色信贷余额位列榜首。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证券行业: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高速增长 其中华泰国际营收及净利润均领先

我国证券行业: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高速增长 其中华泰国际营收及净利润均领先

从企业营收来看,2024年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国际和国泰君安金融控股的营收分别为200.63亿港元(约为187.45亿元)、22.63亿美元(约为164.53亿元)和78.34亿港元(约为73.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0.61%、41.20%和46.13%。中金国际的营收排名第三,达到107.5亿港元(约为100.43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江苏省、广东省企业注册量较多 首创环保营收领先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江苏省、广东省企业注册量较多 首创环保营收领先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参与企业众多,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7日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558534家。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4231家、53355家、42822家、39150家、27359家;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烟气治理行业:福鞍股份、中钢国际和华光环能三家国内外业务均有所布局

我国烟气治理行业:福鞍股份、中钢国际和华光环能三家国内外业务均有所布局

‌烟气治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烟气中存在的颗粒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进行处理,降低其排放浓度,以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过程。它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林业碳汇行业竞争激烈 市场集中度较低 龙源电力、深圳能源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林业碳汇行业竞争激烈 市场集中度较低 龙源电力、深圳能源处于第一梯队

由于我国林业碳汇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数据显示,在2023年我国林业碳汇行业CR4技术集中度只有28%,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