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二季度开始,ETF的发行再次步入正轨。2016年有9只ETF产品发行,2017年23只产品发行,仅次于2013年的新发数量,说明机构布局ETF的热情依旧高涨。
从产品类型上看,市场上宽基ETF最多,达到61只,基金规模超过2500亿元,占现有规模的67.04%;其次是主题型ETF,基金规模为623.97亿元,其他类型的ETF产品规模相对较小。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企业网上银行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动向研究》
2018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大火”,成为不少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近日,浦银安盛基金开始发行中证高股息精选ETF,该基金是浦银安盛发行的首只ETF。浦银安盛中证高股息精选ETF基金经理陈士俊告诉记者,这只产品筹备了两年多时间。公司对于ETF类产品的布局,不仅仅是简单地完善公司产品线,更重要的是迎合理财市场整体发展趋势,挖掘浦银安盛作为银行系基金公司的优势和特点。
不仅是浦银安盛,平安基金也在大力布局ETF,2018年平安基金旗下ETF集中发展,首先推出系列主流宽基指数,随后布局SmartBeita、港股通ETF等,年末又连续发行了两只债券ETF。这一系列的动作正是基于中国平安(601318,股吧)集团的整体ETF规划,希望建立一整套ETF生态圈。平安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完善ETF产品线,并加大特色产品的创新力度。
据业内人士透露,ETF的运营成本不低,盈亏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有些新加入的基金公司表示,要实现盈亏平衡,需要单只基金规模达到50亿以上,即使未来产品增多可能摊薄成本,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单只基金至少需要30亿以上规模才能够实现盈亏平衡。
当然,对于长期运营ETF的基金公司来说,成本可能会低一些。有较早布局ETF产品线的公司向记者表示,一只产品能够达到10亿元左右的规模就可以覆盖成本并有所盈余。
不过,虽然ETF成本不低,但都未能阻挡基金公司布局的意愿。有相关基金公司人士表示,ETF运营成本确实相对较高,但依然要布局,因为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当下ETF正处于较好的发展时机。
业内人士分析,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认识到被动投资的价值。而且当前ETF发展面临两个比较明确的机会:一是随着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和养老基金的发展,被动型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显著。“从这一点来说,保险系基金公司有一定的优势。”该人士表示。而另一方面,随着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的落地,未来可能激发更多银行内部资产的配置需求。“就这一点而言,银行系基金公司发ETF会有比较明显的协同优势。”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