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ofo造假七宗罪背后: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2017-2022年中国自行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共享单车发展至今,的确为了城市的出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如今,ofo等一些共享单车“重利益,轻责任”的模式弊端也日益凸显,不仅机械锁、无GPS等问题在市场上饱受诟病,在行业内屡屡造假更是遭到不断的质疑,以下为笔者整理的ofo造假七宗罪,一起来探讨下ofo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七宗罪之一:数据造假

        2017年4月5日,ofo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对外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对共享单车使用水平、节能减排水平、健康共享水平、停车设施水平、服务环境水平和社会文明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然而,ofo在没有GPS定位、尚未解决单车私用问题下,ofo骑行大数据可信度遭各界质疑。首先,在没有技术支撑、没有GPS定位的情况下,ofo用户骑行轨迹数据缺失,如何出具城市骑行指数?

        其次,诸多打分和排名凭空而来,没有任何依据。如:中国城市整体骑行水平53.6分及排名的依据是什么?各城市停车设施评分没有依据,城市文明程度评分也没有依据。


        七宗罪之二:公关造假

        ofo多地微信公众号推出头条宣称3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ofo小黄车骑行闯世界”,并放出报纸截图。这张网络盛传的图片只是一张ps过的假照片,ofo上的只是14版的企业天地栏目,而且是小黄车自己投放的软文。


        七宗罪之三:融资造假

        2017年3月1日,ofo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融资,此次融资由DST领投,滴滴、、经纬中国、Coatue、Atomico、新华联集团等多家国内外机构跟投。

        但打脸接踵而来,ofo跟投机构新华联在当天上午10点左右在其微信公众号推文《新华联集团投资ofo共享单车》表示,新华联为ofo共享单车投资2500万美元,根据新华联的宣传,本轮募资资金并非4.5亿美元,而是“超过3亿美元”,不久后撤回文章,引发了外界对ofo融资总额的质疑。

        ofo共享单车D轮融资极有可能是3亿美元,这与ofo官方公布的4.5亿相差甚远。


        七宗罪之四:市场份额造假

        2017年2月, ofo从去年10月进入城市之后,截至目前已斩获51.2%的市场份额,实现了领跑全行业。


        比达咨询

        随后艾瑞、Talkingdata等权威调查咨询公司纷纷出具共享单车行业报告,打假ofo市场份额造假。艾瑞、Talkingdata指出摩拜的市场份额超70%,多项指标是ofo的4倍以上。


        艾瑞咨询


        七宗罪之五:客服造假

        日前,据网友爆料,ofo 官网上公布的客服热线是虚假号码,根本打不通,用户只能通过微信、邮箱留言等待处理,难道用户骑了一辆假的自行车?


        七宗罪之六:技术造假

        3月,ofo宣布与中国电信、华为达成合作,三方将共同研发基于新一代物联网NB-loT技术的共享单车智能解决方案。据了解,Ofo从去年开始就已经不断宣布开发智能锁、推出智能锁,但市面上一直没有见到。所谓的技术研发只是纸上谈兵?

        据了解,4月6日,ofo又与北斗合作声称要推出智能锁。

        七宗罪之七:城市数量造假

        据了解,4月15日ofo 在APP内宣称已经开通46个城市,但只隔了一天,到了4月17日竟然宣称已经有70城!一天就开通了26城?


        以上为ofo的造假七宗罪,在笔者看来,ofo最大的问题是对用户没有一颗真诚服务的心,太过于看中利益,以至于让用户对其失去了信心,才引发的这一系列狗急跳墙的行为。其实,只要用心去打磨产品,赢得用户的芳心,那么这一切就都会变成真的,又何苦去造假。ofo屡屡造假的结果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一个社会知名企业不顾品牌形象频频造假,损害的不仅是品牌形象,还会对社会正常的商业竞争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暴露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PF)。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子政务行业集中度较低 硬件和服务为主要市场 浪潮信息、航天信息等处第一梯队

电子政务行业集中度较低 硬件和服务为主要市场 浪潮信息、航天信息等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4359亿元,同比增长5.93%。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三类机构为主要竞争派系 信贷与债券市场CR5超50%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三类机构为主要竞争派系 信贷与债券市场CR5超50%

市场排名来看,绿色信贷方面,2023年,我国上市银行普遍加大了对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截至2023年末,有42家上市银行披露了绿色贷款相关数据,较上年末相比普遍增长,其中工商银行以5.4万亿的绿色信贷余额位列榜首。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证券行业: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高速增长 其中华泰国际营收及净利润均领先

我国证券行业: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高速增长 其中华泰国际营收及净利润均领先

从企业营收来看,2024年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国际和国泰君安金融控股的营收分别为200.63亿港元(约为187.45亿元)、22.63亿美元(约为164.53亿元)和78.34亿港元(约为73.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0.61%、41.20%和46.13%。中金国际的营收排名第三,达到107.5亿港元(约为100.43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江苏省、广东省企业注册量较多 首创环保营收领先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江苏省、广东省企业注册量较多 首创环保营收领先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参与企业众多,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7日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558534家。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4231家、53355家、42822家、39150家、27359家;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烟气治理行业:福鞍股份、中钢国际和华光环能三家国内外业务均有所布局

我国烟气治理行业:福鞍股份、中钢国际和华光环能三家国内外业务均有所布局

‌烟气治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烟气中存在的颗粒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进行处理,降低其排放浓度,以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过程。它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林业碳汇行业竞争激烈 市场集中度较低 龙源电力、深圳能源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林业碳汇行业竞争激烈 市场集中度较低 龙源电力、深圳能源处于第一梯队

由于我国林业碳汇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数据显示,在2023年我国林业碳汇行业CR4技术集中度只有28%,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