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建投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一)竞争优势

        1、控股股东实力雄厚,为发展及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控股股东中国建投是以股权投资为主业的综合性投资集团,重点关注金融服务、工业制造文化消费、信息技术等行业领域。

        作为中国建投旗下唯一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在品牌建设和资本金补充等方面均得到了中国建投的有力支持。在品牌建设方面,中国建投推动包括公司在内的成员企业及所属各级全资与控股企业统一使用“JIC”标识,强化统一品牌形象,并依托其全球传播体系,塑造、推广中国建投整体品牌,增进各利益相关方的了解及信赖,与公司在垂直行业领域的品牌建设与推广相互协同,形成合力,共同为营造积极的品牌环境。在资本金补充方面,2010年及2013年,中国建投两次增资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本支持。此外,在治理结构、风险控制及合规管理等方面均保持了中国建投体系的较高标准。

        强大的控股股东实力,有助于巩固和拓展的客户基础,增强客户信心,亦有助于获取业务机会及未来战略性发展。

        2、主营业务突出,业务领域多元,产业及业务布局完整

        目前主要从事融资租赁业务,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融资租赁利息收入,以融资租赁行业的直租、回租业务为主,同时积极推广和实践转租赁、商业保理、跨境租赁等租赁产品。其中,对公司融资租赁业务有相互促进作用的保理业务收入近年来收入有较快增长,与主营业务发展相辅相成。

        目前,主营业务覆盖多个领域,主要包括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绿色环保、信息技术、消费服务和公用事业等,符合我国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政策及消费结构升级等宏观经济及政策带来的发展趋势。实现业务多元化布局,覆盖现金流稳定的交通运输及公用事业、周期性较弱且环境友好的消费服务及绿色环保、国家长期支持且收益较高的信息技术等领域。
        
        加强国内区域化布局,通过天津、上海、济南等子公司及业务部积极进行产业部署,以实现业务的全面布局。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探索海外市场,以香港子公司作为国际化业务窗口,为推动业务走出去奠定良好基础。2016年度,香港子公司综合收益较2015年同比增长27.46%。借力投资者Carlyle Asia GrowthPartners IV, L.P.控股子公司 Grand Leasing及招商局中国基金旗下的敏星投资,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把握“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着眼亚洲及欧洲市场的开拓,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3、风险管理全面审慎,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资产质量

        已经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搭建了符合上市企业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不断优化经营风险的管理策略与机制。高度重视对宏观经济形势、国家产业政策、租赁行业发展趋势、实体产业市场变化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及公司战略发展相适应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机制。注重借鉴成熟的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经验,紧密结合租赁行业特点及公司经营管理实际,不断丰富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通过资产风险分类、集中度管理、适时风险监测、风险计量与考核等风险识别、计量、监测与控制手段,维持风险与收益的有效平衡,确保公司整体风险处于可控状态。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细化授权管理、完善财务及预算管理、关注品牌及声誉风险管理,确保公司始终保持合规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全面审慎的风险管理,未曾发生重大违法违规案件和重大内控缺陷,资产质量亦保持良好水平。2014 年至2016 年,不良资产率分别为0.27%、0.63%和0.71%,低于中国商业银行1.25%、1.67%和1.74%的不良贷款率水平。未来亦将不断优化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以支撑公司的持续发展。

        4、资信水平较高,融资渠道多元

        基于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稳健经营及长期积累,并受益于审慎的风险管理政策,获得了较高资信水平。2017 年3 月3 日,获得中诚信国际主体信用AA+评级,评级展望稳定。

        良好的资信评级,有利于灵活运用多元的融资渠道。从授信合作机构来看,从境内外49 家金融机构获得授信,截至2016 年末授信额度总计超过400 亿元,尚未使用的额度超过250 亿元,为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从银行间市场来看,实现了商务部管理的融资租赁公司的首单超短期融资券发行,同时也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进行资金募集。此外,还通过发行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形式获得资金。在转变为外资融资租赁公司以后,进一步加大境外融资渠道开拓力度。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未来业务拓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5、管理层经验丰富,工作团队专业且实力突出

        高层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金融行业从业经历,主要高管人员金融从业超过20 年,并具有丰富的融资租赁管理经验。通过对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高层管理团队带领实现快速、稳健发展。

        员工多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具备较为丰富的金融业从业经验和优秀的综合素质。拥有较丰富的专业技术、经济管理等背景的专业人才及国际化人才。截至2016 年末, 64.43%的员工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背景,24.16%的员工具有境外学习背景或工作经历。

        此外,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与发展。围绕市场营销、资源整合、产品研发、团队管理、风险控制等能力培训,以内部案例分析、外部专家授课、外部专项培训等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素质与技能培训。借助股东在金融投资领域的知识共享,丰富员工专业知识,不断提升工作团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6、组织运作有序高效,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拥有高效运作的内部组织机构,保证了业务的顺利有序开展。组织架构完整,前、中、后台各部门设置全面合理、职责清晰,业务流程规范,并和业务条线紧密结合,各部门间协作配合密切,工作效率较高。业务条线管理高效合理,在风险合理可控的原则下,业务立项、尽调、审批、放款及租后管理等环节紧密衔接,并通过各节点的时限要求,保证各业务条线运行高效、内控适当。公司相信,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高效有序的组织运作及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将为未来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综合竞争优势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发展。2016 年,实现营业收入15.48 亿元,较2015 年同比增长26.85%,2014 年至2016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47%;2016 年,实现净利润3.63 亿元,较2015 年同比增长12.66%,2014 至2016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70%。

        (二)竞争劣势

        1、激烈的市场竞争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呈现出参与者数量较多、竞争日益激烈的格局。根据中国租赁联盟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 年底,中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为7,136 家,比2015 年底的4,508 家增加2,628 家。随着国家对于融资租赁业务支持力度的加大,不断增加的参与者将使公司未来面临的行业竞争加剧。

        2、业务规模快速发展所导致的人才不足

        融资租赁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尽管目前已经拥有专业人才基础,但由于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更新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人才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方面可能无法满足业务快速扩张和业务创新的需要。此外,随着融资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优秀的专业人才已成为稀缺资源,公司未来从市场上获得国际化及专业性的人才补入可能具有一定困难且成本较高,影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3、行业配套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已对融资租赁公司的市场行为进行了规范,为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配套的政策环境。然而,由于行业发展中的配套政策仍有待完善,在未来竞争中仍面临挑战。比如在租赁物登记方面,由于行业监管部门不同,租赁物登记信息缺乏有效整合,存在重复登记的现象,给查询工作造成了不便;在行业标准方面,由于与融资租赁相关的行业标准尚不完善,导致在设备技术风险、残值处理、承租人风险、交易操作与管理等方面缺乏法律保护,对公司业务发展带来一定法律风险。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子政务行业集中度较低 硬件和服务为主要市场 浪潮信息、航天信息等处第一梯队

电子政务行业集中度较低 硬件和服务为主要市场 浪潮信息、航天信息等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4359亿元,同比增长5.93%。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三类机构为主要竞争派系 信贷与债券市场CR5超50%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三类机构为主要竞争派系 信贷与债券市场CR5超50%

市场排名来看,绿色信贷方面,2023年,我国上市银行普遍加大了对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截至2023年末,有42家上市银行披露了绿色贷款相关数据,较上年末相比普遍增长,其中工商银行以5.4万亿的绿色信贷余额位列榜首。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证券行业: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高速增长 其中华泰国际营收及净利润均领先

我国证券行业: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高速增长 其中华泰国际营收及净利润均领先

从企业营收来看,2024年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国际和国泰君安金融控股的营收分别为200.63亿港元(约为187.45亿元)、22.63亿美元(约为164.53亿元)和78.34亿港元(约为73.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0.61%、41.20%和46.13%。中金国际的营收排名第三,达到107.5亿港元(约为100.43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江苏省、广东省企业注册量较多 首创环保营收领先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江苏省、广东省企业注册量较多 首创环保营收领先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参与企业众多,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7日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558534家。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4231家、53355家、42822家、39150家、27359家;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烟气治理行业:福鞍股份、中钢国际和华光环能三家国内外业务均有所布局

我国烟气治理行业:福鞍股份、中钢国际和华光环能三家国内外业务均有所布局

‌烟气治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烟气中存在的颗粒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进行处理,降低其排放浓度,以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过程。它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林业碳汇行业竞争激烈 市场集中度较低 龙源电力、深圳能源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林业碳汇行业竞争激烈 市场集中度较低 龙源电力、深圳能源处于第一梯队

由于我国林业碳汇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数据显示,在2023年我国林业碳汇行业CR4技术集中度只有28%,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证券行业:北京市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中信证券处于市场第一梯队

我国证券行业:北京市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中信证券处于市场第一梯队

我国证券行业相关参与企业众多,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1月6日我国证券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281590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北京市、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74163家、46729家、27615家、15879家、15562家;

2025年01月09日
我国智慧旅游产业关联效应较强 产品供给与应用服务企业占据主要市场

我国智慧旅游产业关联效应较强 产品供给与应用服务企业占据主要市场

从产业结构来看,2023年我国智慧旅游核心产业和带动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807亿元、8575亿元,占智慧旅游规模的比重分别为17.4%和82.6%,由此可见我国智慧旅游经济产业关联效应较强。

2024年1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