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污泥处理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

      内容提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张韵在其论文中提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成新增污水集中处理能力1500万立方米/年,以新增污水处理量运行负荷率为75%以及污泥含水率80%占污水质量比例为0.6‰计算,“十二五”期间污泥产量将以246万立方米/年的速度递增。但总体而言,我国目前污泥处理处置的资源化利用率较低。数据显示,以含水率80%计,全国年污泥总产水量已经临近3000万吨,但到目前为止,国内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达到安全化的比例不超过20%。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个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效率。

      近日,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称,“十二五”期间,我国在污泥处理处置上潜力巨大,投资有望达到600亿元。这对于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国内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无疑是极大的利好,但据记者了解,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却并不乐观。多位行业人士及专家对记者表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法规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缺失,产业发展在缺乏引导性规范的情况下又缺乏市场监管,污泥处理行业乱象丛生。尤其是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市场,更存在造假、不实宣传和不正当竞争及成本过高等现象。

  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混乱

  “如今国内污泥处理市场很混乱,我在调研时感到很困惑。”近日,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说。

  事实上,名为“泥客庄主”的业内人士在其博客中也多次强调这个问题。通过分析一系列国内污泥处理处置的典型事例和技术,他表示,如今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市场存在造假、夸大宣传和不正当竞争及成本过高等现象。

  “目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市场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由于各地的经济情况、处理效率等多种因素的差异化,致使污泥处理技术的造假存在很大的生存空间。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延国也曾直言,“国内污泥处理乱象确实存在。”

  据悉,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利用的技术包括污泥的堆肥化处理技术、污泥的建材化技术、污泥的厌氧消化制沼气技术等多种。有业内人士举例称,就以污泥碳化这项在国外尚处于研发试用阶段的技术来说,现在国内号称拥有“自有技术”的厂商就有8个之多,但到中试水平的只有一两个。而对于一些大行其道的所谓新技术如厌氧技术、热干化等等,目前实施这些技术的项目运行顺利的寥寥无几。有中科院专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说,如今国内共有50多个采用厌氧消化技术的污泥处理处置工程,但是有90%都没有正常运行。

  对于如今国内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现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环境学会固废专业委员会委员王伟用了四个字来概括——“乱象丛生”。“商业包装可以理解,但造假是万万不能容忍的。”王伟说道。

  有专家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国内并无专门针对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的相关资质认定,这导致行业进入门槛过低。“很多之前做饼干的、做药片的企业也都来做污泥干化了。”一位专家透露说。

  行业发展面临诸多障碍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多种原因造成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混乱局面。

  首先是历史问题及相关政策问题。盘雨宏对《经济参考报》分析称,一方面,长期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当前市场发展的缺陷,由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重水轻泥的现象非常严重,污泥处置的发展相当滞后,基础十分薄弱。另一方面,我国未建立起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体系,且缺少污泥的基础研究以及技术路线的科学分析,这导致行业的发展出现了无规划、无统筹的现状。

  以环保部最近出台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为例,有专家称:“说是技术指南,但是把市场上现有的所有技术不论好坏都罗列出来,谁都不得罪,这能叫指南吗?”

  其次是国内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标准规范的缺失。“目前污泥的处理技术多种多样,谁都说自己的好,这些技术的处理效果是否属实?而业内也没有令人信服的专家能将各种处置工艺的真实成本反映出来,没有建立技术指导标准,更没有指导价格标准。”一位名为“水硕鼠”的网友如是说。

  这种观点得到了多数专家的认同。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的标准规范方面的发展较为滞后:标准制定缺乏阶段性,尤其是缺乏过渡期的标准。尽管近年来制定了系列污泥泥质标准,但仍难以指导设计工作的开展和污泥最终处置的实践。“目前,最大问题是标准不健全并且实施不到位。”中科院某专家表示。

  最后是信息不公开。多数行业人士均表示,国内已经上马的污泥项目基本上都是“保密”的,操作界面不会让你看,数据不会让你抄,照相都不行。“即使让你去看也是走走过场。”


  “泥客庄主”称,“检验一个环保技术的好坏非常简单。只要有每年的实际处理量和吨处理费这两个指标即可。这两个数据既非国家机密,也非个人隐私,在业界居然是顶级商业机密,不但公众无从知晓,就是从业者本身,也未必了解。这里面是否有猫腻?”

 

 

  另外,污泥处理技术也不成熟。专家表示,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处置处于一个早期的阶段,工艺技术并未能像污水处理那样规范,目前只有少部分技术是成熟的,绝大部分技术不成熟。并且在技术运用上,还存在脱离国情、对于国外技术盲目跟风的状况。

  建立良好机制是关键

  据悉,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形势也相当可谓严峻。“到现在为止,我国绝大多数的污泥还没有得到安全处置。”泥客庄主表示。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张韵在其论文中提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成新增污水集中处理能力1500万立方米/年,以新增污水处理量运行负荷率为75%以及污泥含水率80%占污水质量比例为0.6‰计算,“十二五”期间污泥产量将以246万立方米/年的速度递增。但总体而言,我国目前污泥处理处置的资源化利用率较低。数据显示,以含水率80%计,全国年污泥总产水量已经临近3000万吨,但到目前为止,国内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达到安全化的比例不超过20%。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个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效率。

  针对“十二五”期间巨大的污泥处理市场,专家们普遍表示,当务之急要加强政府的高效监管,建立相关的行业监督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相应的标准体系等,促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盘雨宏指出,要解决污泥处理处置中的系列问题,政府的高效监管是关键。政府应加强污泥处理处置的管理、监控与社会宣传,在标准上应该注重体系的建立,同时应公开相应信息。另外,任何产业发展初期,奖惩手段的利用都较为高效,应尝试在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运用这一举措。

  “泥客庄主”也认为,建立相关的行业监督制度和信息公开是解决之道。

  他表示,解决我们环保业的问题要靠政策,是对人心的法律约束。一方面是要行政透明,在废弃物处理方面,建立类似的行政透明机制。另一方面则是要建立社会监督、行业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环保门槛必须提高,而提高门槛的最简单做法就是让已建成环保项目的运行受到监督。”最后,是要实现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的信息公开,包括项目的处理量、处置量、处理费用以及污泥处置后的去向,让公众有充分的知情权。

  他说,制度的建立需要时日,但从业者以治理污染为名、行扩大污染之实的伪环保必须停止。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同斌表示,信息公开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但如何保证公开数据的真实性,这需要相关部门下工夫。

  陈同斌强调,还要完善相应的标准体系。如今国内标准不健全且实施不到位,包括运行监管、工程设计等方面标准缺失。同时要加强监管,提高行业门槛,必须有些硬性指标,要有相应的资质评定,并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在技术和工程上要把好关。包括技术的选择、施工要求和运营上的监管,国家还需要有好的示范工程。

  陈同斌说:“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良好发展取决于政府的决心和机制的设置,机制做得好,两三年时间行业就能得到健康发展,机制不好的话,再过十几年还是不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子政务行业集中度较低 硬件和服务为主要市场 浪潮信息、航天信息等处第一梯队

电子政务行业集中度较低 硬件和服务为主要市场 浪潮信息、航天信息等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4359亿元,同比增长5.93%。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三类机构为主要竞争派系 信贷与债券市场CR5超50%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三类机构为主要竞争派系 信贷与债券市场CR5超50%

市场排名来看,绿色信贷方面,2023年,我国上市银行普遍加大了对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截至2023年末,有42家上市银行披露了绿色贷款相关数据,较上年末相比普遍增长,其中工商银行以5.4万亿的绿色信贷余额位列榜首。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证券行业: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高速增长 其中华泰国际营收及净利润均领先

我国证券行业: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高速增长 其中华泰国际营收及净利润均领先

从企业营收来看,2024年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国际和国泰君安金融控股的营收分别为200.63亿港元(约为187.45亿元)、22.63亿美元(约为164.53亿元)和78.34亿港元(约为73.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0.61%、41.20%和46.13%。中金国际的营收排名第三,达到107.5亿港元(约为100.43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江苏省、广东省企业注册量较多 首创环保营收领先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江苏省、广东省企业注册量较多 首创环保营收领先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参与企业众多,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7日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558534家。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4231家、53355家、42822家、39150家、27359家;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烟气治理行业:福鞍股份、中钢国际和华光环能三家国内外业务均有所布局

我国烟气治理行业:福鞍股份、中钢国际和华光环能三家国内外业务均有所布局

‌烟气治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烟气中存在的颗粒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进行处理,降低其排放浓度,以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过程。它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林业碳汇行业竞争激烈 市场集中度较低 龙源电力、深圳能源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林业碳汇行业竞争激烈 市场集中度较低 龙源电力、深圳能源处于第一梯队

由于我国林业碳汇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数据显示,在2023年我国林业碳汇行业CR4技术集中度只有28%,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证券行业:北京市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中信证券处于市场第一梯队

我国证券行业:北京市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中信证券处于市场第一梯队

我国证券行业相关参与企业众多,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1月6日我国证券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281590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北京市、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74163家、46729家、27615家、15879家、15562家;

2025年01月09日
我国智慧旅游产业关联效应较强 产品供给与应用服务企业占据主要市场

我国智慧旅游产业关联效应较强 产品供给与应用服务企业占据主要市场

从产业结构来看,2023年我国智慧旅游核心产业和带动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807亿元、8575亿元,占智慧旅游规模的比重分别为17.4%和82.6%,由此可见我国智慧旅游经济产业关联效应较强。

2024年1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