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版权金融对接仍存制约 未来发展需加速

中国报告网讯:

中国金融市场运营格局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2-2016

中国碳金融市场竞争分析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12-2016)

       导读:目前,中国版权资源在经济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版权资源的经济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金融和版权的对接速度亟须加快。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版权作为一种智力创新成果,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经济制高点,版权经济就是一种最典型的知识经济。版权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对版权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和经营。而版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则离不开资金的融通,充足的资金是版权相关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版权相关企业能否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及时足额筹集到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版权相关企业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通过向外部融资来获得足够的资金尤为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金融和版权的全面对接,发展版权金融逐渐成为发展我国版权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关键因素。

       目前,中国版权资源在经济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版权资源的经济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金融和版权的对接速度亟须加快。虽然无论是国家还是业界都认识到了金融和版权对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在版权金融发展的实践中,在实现金融与版权的对接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阻碍版权金融发展的问题。

       (一)版权价值评估难,投资风险大。

       版权相关企业利用版权融资的最大制约在于版权价值评估难。首先,版权属无形资产,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厂房、设备、机器等抵押物、担保品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所以版权虽有价值,但很难对其价值进行准确评估,因而难以转化为抵押物、担保品。

       其次,版权价值既难评估,又易流失。版权价值的保值能力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能否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都是未知数,投资风险大。

       再者,中国版权相关企业很多都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有限,加上中国版权产业起步较晚,版权相关企业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和持续营利的能力,抗风险能力差。因此这些企业获得的信用评级很低,可信度不高,许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版权相关企业进行投资时持保守态度,大多会采取稳健策略,出现很少甚至不愿给版权相关企业贷款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成为金融机构和版权相关企业对接中的障碍,制约着版权金融的发展。

       (二)国内版权资源评估体系尚不健全。

       版权产品在进行交易、抵押时,交易双方均需要评估其价值,而我国尚未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版权资源评估体系,众多版权价值在市场上无法获得正确、合理的评估。

       虽然国内也有针对版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的机构,但这样的机构在全国还太少,而且由于其评估标准的不甚合理、不规范、缺乏权威,评估的结果无法在银行获得认可,导致版权相关企业无法获得银行的信用贷款。此外,银行虽然也有针对版权的评估,但与市场评估系统常常“不接轨”,银行放贷前大多都得重新评估一次,使得放贷程序非常复杂、周期较长。

       正是国内版权评估体系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版权相关企业融资难的普遍现象,阻碍了版权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对接,制约了版权金融的发展。

       (三)版权金融机构组成单一。

       纵观他国版权金融发展轨迹,很多国家在发展版权金融过程中都有意识地建立起了多元的金融机构体系。以日本为例,日本是用政府投资的银行和其他政府体系的金融机构对尖端产业(包括版权产业)做评估、投资或特别金融服务。日本民间金融界也开始尝试发展以无形资产做担保的融资,并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无形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为无形资产开发方筹集资金。

       而中国发展版权金融的机构主要集中在银行领域,机构组成过于单一。由于版权投资存在风险,单单依靠银行也易造成版权投资方资金渠道狭窄,过分依赖银行也增加了银行对投资回报的担忧。国内目前还未形成健全的、多元的金融机构服务体系,版权的担保机构等还太少,专门提供版权金融服务的机构也不多,版权金融业务面不够广,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版权金融的发展。

       (四)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

       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不仅可以提供版权相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还可以优化配置版权资源。在政府的培育和引导下,利用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可拓宽版权相关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其资金缺乏的现状,从而实现金融和版权的对接,促进版权金融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版权金融的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版权相关企业的融资大多只能依靠间接融资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金融机构和版权相关企业实现对接,阻碍了版权金融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版权相关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有所拓宽,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逐渐发展,但直接融资渠道缺乏。版权相关企业的直接融资在我国主要体现为上市。部分金融机构虽也探索采用了股权投资、债券融资、信托等模式破解版权相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这些模式大多适用于大型企业,并不适用于中小企业。因为这些模式对企业的规模、经营年限、盈利等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上市。例如,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公司法》、《证劵法》对发行者的要求包括: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开业3年以上;公司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最近3年连续盈利(盈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等。然而,在我国版权相关企业中,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偏少,中小企业占大多数,但其一般规模较小、资金少,无法达到上市的要求,对上市只能望而却步。因此,版权相关企业在实际的融资过程中,大多采用间接融资方式,对直接融资渠道利用不足。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产业链上游(修复用剂、设备供应商等)主要为设备、修复药剂等提供支持和服务;中游主要可以分为咨询类(污染状况调查评估与风险评估、方案设计等)和工程类(土壤与地下水风险管控/修复工程),以及后期评估、维护等工作;下游主要是具有土壤修复需求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工矿/房地产企业、污染场地所有者、环保单位等。

2025年05月12日
电子政务行业集中度较低 硬件和服务为主要市场 浪潮信息、航天信息等处第一梯队

电子政务行业集中度较低 硬件和服务为主要市场 浪潮信息、航天信息等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4359亿元,同比增长5.93%。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三类机构为主要竞争派系 信贷与债券市场CR5超50%

我国绿色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三类机构为主要竞争派系 信贷与债券市场CR5超50%

市场排名来看,绿色信贷方面,2023年,我国上市银行普遍加大了对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截至2023年末,有42家上市银行披露了绿色贷款相关数据,较上年末相比普遍增长,其中工商银行以5.4万亿的绿色信贷余额位列榜首。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证券行业: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高速增长 其中华泰国际营收及净利润均领先

我国证券行业: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高速增长 其中华泰国际营收及净利润均领先

从企业营收来看,2024年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国际和国泰君安金融控股的营收分别为200.63亿港元(约为187.45亿元)、22.63亿美元(约为164.53亿元)和78.34亿港元(约为73.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0.61%、41.20%和46.13%。中金国际的营收排名第三,达到107.5亿港元(约为100.43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江苏省、广东省企业注册量较多 首创环保营收领先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江苏省、广东省企业注册量较多 首创环保营收领先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参与企业众多,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7日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558534家。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4231家、53355家、42822家、39150家、27359家;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烟气治理行业:福鞍股份、中钢国际和华光环能三家国内外业务均有所布局

我国烟气治理行业:福鞍股份、中钢国际和华光环能三家国内外业务均有所布局

‌烟气治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烟气中存在的颗粒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进行处理,降低其排放浓度,以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过程。它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林业碳汇行业竞争激烈 市场集中度较低 龙源电力、深圳能源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林业碳汇行业竞争激烈 市场集中度较低 龙源电力、深圳能源处于第一梯队

由于我国林业碳汇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数据显示,在2023年我国林业碳汇行业CR4技术集中度只有28%,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证券行业:北京市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中信证券处于市场第一梯队

我国证券行业:北京市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中信证券处于市场第一梯队

我国证券行业相关参与企业众多,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1月6日我国证券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281590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北京市、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74163家、46729家、27615家、15879家、15562家;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