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3年中国生物化工技术发展现状与国内十强品牌企业简介

导读:2013年中国生物化工技术发展现状与国内十强品牌企业简介,在生物化工论坛上,涉及乳酸的科研报告数量最多。乳酸是三大有机酸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医药、皮革、卷烟、化工和印染等行业,但目前较高的生产成本阻碍了其应用规模的扩大。利用廉价基质生产乳酸、提高乳酸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乳酸工业化生产的重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全球生物化工技术发展迅猛,我国对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视,这在中国化工学会年会上也得到了体现。200 余篇科研论文、3个分论坛、300余名参会者,这组数据让生物化工分会场成为年会当之无愧的人气之星。乳酸、丁醇、环氧氯丙烷等热门产品的研发成果纷纷亮相;纳米酶催化剂、微生物脱硫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乳酸研究各具特色

      在生物化工论坛上,涉及乳酸的科研报告数量最多。乳酸是三大有机酸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医药、皮革、卷烟、化工和印染等行业,但目前较高的生产成本阻碍了其应用规模的扩大。利用廉价基质生产乳酸、提高乳酸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乳酸工业化生产的重要研究方向。

      北京市生物过程加工重点实验室用提油米糠作为发酵原料,从钙盐发酵液出发,对下游分离纯化工艺进行研究,优化并确定了以微滤、超滤、脱色、离子交换等为主体的工艺路线,整体收率86.5%,产品纯度83%~85%,产品物化指标均达到国标食品级L-乳酸标准。该工艺在降低乳酸生产成本的同时,还以含有丰富蛋白和半纤维素的米糠水解残渣为原料,开发出了蛋白饲料,实现了米糠的综合利用。

      L- 乳酸生产主要采用发酵法,细胞固定化技术有助于保持菌体的催化活性并可反复使用,有利于提高乳酸的时空产率,缩短发酵时间。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采用甜高粱秸秆作为固定化载体材料,对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固定化菌体,用于 L-乳酸的固定化发酵生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游离细胞批次发酵生产乳酸,甜高粱秸秆载体固定化批次发酵的时间缩短 40%~50%,产酸速率提高约1倍。

      聚乳酸疏水性强、机械强度低、性脆,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以提高性能,扩大应用。然而,聚乳酸改性聚合工艺中使用了有机金属催化剂,这为其在医药及食品行业的应用带来了安全隐患。综合考虑性能与安全问题,南京工业大学科研人员采用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 乳酸锌复合催化体系催化乳酸与L-丝氨酸共聚,制备出高生物活性的乳酸-丝氨酸共聚物(PLSA)并有望用于医学领域。

      构建丁醇—乙偶姻联产模式乙偶姻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用香料,在涂料、制药和IT行业也有重要应用;丁醇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中,也是合成丁醛、丁酸、丁胺和乳酸丁酯的原料,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的科研人员在这二者间架起了联产的桥梁。

      据介绍,在发酵法生产丁醇的过程中,传统上对丁醇发酵液进行分离提纯时只提取丙酮、丁醇和乙醇三种组分,使生物法丁醇的成本居高不下。该院科研人员通过选用一种超高交联树脂作为吸附介质,从丁醇发酵液中分离出了乙偶姻。

      实验证明该树脂重复性好,适于乙偶姻的工业化分离,使丁醇—乙偶姻联产成为可能。业内人士认为,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酵法丁醇的成本压力,同时提高了副产物乙偶姻的利用价值,值得尝试。

      甘油法环氧氯丙烷引关注 手性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手性合成子和医药中间体,在手性药物及精细化工合成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生物柴油产业的兴起,副产物甘油大量产生,造成了国内甘油过剩和价格下跌。因此,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开始受到关注。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通过研究甘油的化学加卤、二氯丙醇的生物脱卤和外消旋环氧氯丙烷的酶法不对称拆分,利用卤醇脱卤酶和环氧化物水解酶生产手性环氧氯丙烷,为以甘油为原料生产手性环氧氯丙烷的工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该工艺既能减少我国对石油的依赖,又能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顺利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纳米酶提速医药化学品合成 将自然界的酶运用于化学工业以提高产品纯度、缩短生产工艺、简化产品分离后处理步骤,对于那些复杂结构化学品而言是理想的途径。然而,化工设备操作环境往往与酶的生理环境迥异,制约了酶催化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纳米技术的出现为构建酶催化剂提供了新契机。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从纳米材料与酶分子、反应介质、底物这三方面的相互作用入手,揭示了纳米材料对酶催化的调控作用;探索了不同类型的含酶纳米结构的形成,丰富了纳米酶催化剂的制备技术;探讨了酶催化在有机相催化合成精细化学品、药物分子和中间体等实际过程中的应用。科研人员将脂肪酶纳米凝胶、脂肪酶—无机晶体杂化纳米花催化剂、有机相可溶解可复用的智能脂肪酶纳米催化剂应用于多种药物分子后发现,与现有化学合成法相比,酶催化简化了合成步骤、提高了产品纯度和反应收率,在医药化学品的绿色合成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气体脱硫有前景 与物理脱硫和化学脱硫相比,生物硫氧化具有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脱硫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展了硫氧化菌筛选及生物硫氧化过程研究,探索了生物硫氧化在高含硫酸盐废水处理和烟气生物脱硫脱氮中的应用。

      他们针对生物硫氧化产单质硫反应的要求,设计了新型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反应器,利用筛选到的硫氧化菌优化了脱硫过程,利用实验室筛选的嗜盐嗜碱性硫氧化菌建立了硫酸盐还原—硫化氢吹脱—生物硫氧化及硫回收工艺。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为 4000mg/L时,硫酸盐脱除率大于 90%,硫化物脱除率达到99.2%以上,硫单质生成率达90.4%。

      他们还利用厌氧滤床和气升式流化床建立了烟气生物脱硫脱氮系统。研究表明,生物硫氧化工艺在沼气脱硫、天然气脱硫、烟气脱硫和高含硫酸盐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013年中国生物化工行业十强品牌企业基本情况

排名不分先后

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数据研究中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煤化工行业:北京市相关注册企业断层领先 中国神华、陕煤集团为头部企业

我国煤化工行业:北京市相关注册企业断层领先 中国神华、陕煤集团为头部企业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煤化工行业主要可分为四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头部企业为中国神华、陕煤集团,营业收入在30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兖矿能源、中煤能源,营业收入在1000亿元到30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二梯队企业为淮北矿业、广汇能源、宝丰能源等,营业收入在200亿元到1000亿元;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大宗气体占据80%市场 外资企业份额超50%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大宗气体占据80%市场 外资企业份额超50%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到2023年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29亿元,同比增长8.4%。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电子化学品行业代表性企业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 其中西陇科学营收领先

我国电子化学品行业代表性企业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 其中西陇科学营收领先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来看,目前我国电子化学品行业主要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具体集中省市为江苏省、东省、广东省、浙江省等。

2025年03月21日
我国民爆行业市场呈寡占型格局 北方特种能源集团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民爆行业市场呈寡占型格局 北方特种能源集团处于第一梯队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民爆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北方特种能源集团,占比为12.56%;其次为易普力,占比为9.05%;第三为广东宏大,占比为6.97%。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聚甲醛行业:本土企业产能占比较大 且产能集中度较高

我国聚甲醛行业:本土企业产能占比较大 且产能集中度较高

从产能集中度来看,我国聚甲醛单家企业现有产能均在10万吨以下,主要集中在4-6万吨之间,仅有云天化、唐山中浩产能达8万吨以上。截至2024年2月,聚甲醛产能CR2为35%,CR4为59%,产能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造纸行业:企业呈四个竞争梯队 其中玖龙纸业凭借产量优势处第一梯队

我国造纸行业:企业呈四个竞争梯队 其中玖龙纸业凭借产量优势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3年我国造纸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6.5%、35.3%、47.3%。整体来看,我国造纸市场集中度较为分散。

2025年03月12日
我国丙烯酸行业产能集中度较高 卫星化学以产能优势处第一梯队

我国丙烯酸行业产能集中度较高 卫星化学以产能优势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丙烯酸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卫星化学,产能在50万吨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泰兴晟科、华谊集团、扬子巴斯夫等,产能在30万吨到50万吨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三木集团、万华化学等,产能在30万吨以下。

2025年03月10日
催化剂行业:国内市场集中度较低 全球来看亚太地区为最大市场

催化剂行业:国内市场集中度较低 全球来看亚太地区为最大市场

市场份额来看,2023 年,我国催化剂企业催化剂业务营收差异较大。对比市场规模来看,我国龙头企业的市占率较高,排名第一的海新能科市占率为 9.1%; 贵研铂业的市占率排名第二,为 6.21%。

2025年03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