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型煤化工是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煤化工行业十大发展潜力企业简介

 导读:新型煤化工是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煤化工行业十大发展潜力企业简介,据统计,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由 2000 年的27% 飙升到 2012 年的 57%。专家预计 2020 年有可能超过 80%,以石油安全为核心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及化学品,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据了解,煤化工包括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传统煤化工包括煤焦化、生产煤电石、煤合成氨(化肥)等,产品附加值较低;新型煤化工包括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等,产品附加值较高,并将在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今后 20 年的重要发展方向。

       那么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在 2013 年亚洲石化科技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介绍,现代煤化工和传统煤化工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传统煤化工生产石化产品,现代煤化工则正在朝清洁能源和石化产品并重方向发展。现代煤化工以传统煤化工为基础,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有了大规模提升,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将带动传统煤化工转型升级。

       从其技术延展来看,新型煤化工拓展了原有的煤炭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化肥的传统煤化工技术路线,向着煤炭液化、煤炭气化、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技术,以及集煤转化、发电、冶金、建材等工艺为一体的煤化联产和洁净煤技术方向发展。

       具体来说,新型煤化工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以化工技术为基础,以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急需的产品为方向,采用高技术,优化工艺路线,充分注重环境友好,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新型煤化工以煤气化为基础,合成各种替代石油、天然气的清洁燃料和化工产品,目前主要产品路线有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

       而除了环境友好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发展新型煤化工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就是我国的煤炭能源的战略安全选择。从上世纪 70 年代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开始,让很多国家都开始思考如何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开始了寻找替代燃料的历程。

       经过了约 20 年的实践论证,美国各州先后推广使用 10% ~ 15% 的甲醇汽油,欧洲则将一部分精力转向了核能等新型能源。此外,欧洲和美洲在乙醇燃料和生物燃料领域迅速占据了有利位置。然而,受制于技术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我国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石油替代燃料。

       虽然国家加强了能源开发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并且积极推进国际能源合作,推动建立国际能源新秩序,但从 80 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石油消费开始快速增长,进口量也随之快速攀升。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新型煤化市场产销调研与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8)》提到,据统计,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由 2000 年的27% 飙升到 2012 年的 57%。专家预计 2020 年有可能超过 80%,以石油安全为核心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进入 2013 年形式又发生了变化。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公布数据显示,美国和中国在 9 月份石油日净进口量分别为 624 万桶和 630 万桶,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据美国媒体赫芬顿邮报报道说,目前中国国内的石油资源,包括东北的大庆油田已经远不能满足中国对石油的需求,这迫使中国更加依赖进口。

       而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我国的石油进口约有 3/4 来自中东和非洲,运输途中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在国际政治形势不稳定时,安全性面临较大的考验。随着中东地区局势的不稳,特别是美国和伊朗的对抗和冲突,随时可能对国际油价造成负面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加强国内石油生产和节约的同时,采取有效的石油替代措施就成为国家的一种战略需求。鉴于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储备和具体国情,发展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等新型煤化工,实现石油的煤基替代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业内专家表示,发展新型煤化工一方面可以将新型煤化工产品直接或间接替代石油、天然气,另一方面,按照煤种以及煤质特点的不同可利用不同的煤转化高新技术,同时在能源梯级运用、产品构成模式上进行不同工艺的集成结合,形成完整的体系。比如,目前新型煤化工下游产品中除二甲醚需求前景不明朗之外,其他国内新型煤化工产品如天然气、乙烯丙烯、芳烃、乙二醇等对外依存度均较高。所以发展新型煤化工的市场空间非常大。

       但有专家也表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基调是有序发展新型煤化工,推进示范项目升级,在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化推广。未来10年,煤化工产业产能年化增长率达 30%以上,将撬动万亿化工工程及设备市场。而新型煤化工产能建设完成后将极大的改变煤炭需求结构,2020 年煤炭需求3.6 亿吨,需求占比接近 10%。

2013我国煤化工行业10强企业基本情况

排名不分先后

资料整理:中国报告网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工业雷管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CR3占比不足30% 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工业雷管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CR3占比不足30% 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我国工业雷管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8.57%、43.06%、73.21%。整体来看,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程度较高。

2025年08月12日
【产业链】我国光伏胶膜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光伏胶膜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光伏胶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EVA树脂、POE树脂、交联剂、抗老化助剂等原材料;中游为光伏胶膜生产制造过程,可分为EVA胶膜、POE胶膜、EPE胶膜、PVB胶膜、TPU胶膜等多种光伏胶膜;下游应用于光伏组件,最终应用于光伏电站、光伏供热、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交通等。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工业炸药行业:CR10市场份额占比持续上升 特种能源、易普力产量优势突出

我国工业炸药行业:CR10市场份额占比持续上升 特种能源、易普力产量优势突出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工业炸药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特种能源、易普力,产量在50万吨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广东宏大、保利联合、雅化民爆、生力民爆、云南民爆集团等,产量在20万吨到50万吨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湖北凯龙化工、国泰集团、抚顺隆烨化工等,产量在20万吨以下。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碳纳米管行业:导电剂为主要应用领域 CR3市场占比达到80%

我国碳纳米管行业:导电剂为主要应用领域 CR3市场占比达到80%

从行业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7月我国碳纳米管参与企业总共有3128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安徽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88家、421家、278家、242家、201家;占比分别为18.8%、13.5%、8.9%、7.7%、6.4%。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草甘膦行业:CR5产能占比超65% 福华通达、泰盛化工、兴发科技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草甘膦行业:CR5产能占比超65% 福华通达、泰盛化工、兴发科技处于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我国草甘膦行业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46.92%、65.44%、96.30%。整体来看,我国草甘膦行业市场规模集中度较高。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CR3市场份额占比超80% 金禾实业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CR3市场份额占比超80% 金禾实业处于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我国三氯蔗糖行业CR3、CR5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83.34%、96.27%。整体来看,我国三氯蔗糖市场集中度较高。

2025年07月29日
【产业链】我国中硼硅玻璃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中硼硅玻璃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中硼硅玻璃上游为原材料、主要生产设备和其它辅助用料;其中原材料包括石英砂、硼砂、碎玻璃、方解石、长石等产品;设备包括马弗炉、拉管机、丹纳机等;其他辅助材料包括天然气、水、电力等。中游为中硼硅玻璃的加工制作。下游为各大医疗机构和医药销售、物流机构等应用市场。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产能较为集中 其中恒力石化、金发科技产能领跑市场

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产能较为集中 其中恒力石化、金发科技产能领跑市场

目前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PLA和PBAT合计产能达到目前生物降解塑料产能的80%以上,且国内生物降解塑料的产能大多聚集在行业内的头部如恒力石化、金发科技等企业内。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