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合成材料优秀企业江苏和时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竞争优劣势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合成材料产业专项调研及十三五投资定位分析报告

         优势

         1、三层梯队式产品结构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创新、研发能力建设,围绕合成材料行业中的细分产品,培育产品梯队结构布局。

         公司于2006 年成立,最初以PBT 树脂作为主打产品,并着力研发突破合成树脂下游纤维行业;2012 年公司PBT 特种纤维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13年,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以PBT 树脂为基础,以PBT 纤维为主攻方向,以PBAT和TPEE 树脂及改性产品为主要研发方向的三层梯队式产品结构布局。随着市场需求变化、整合控股股东锦纶短纤业务和公司技术实力的增强,目前产品梯队结构进一步完善,已经形成以PBT 纤维、锦纶短纤、PBT 树脂为基础,保证公司稳定的现金流;以PBAT 和TPEE 树脂及其改性产品、PBT 纤维为主攻方向;以TPEE 树脂应用开发为未来研发方向,形成收获一批、发展一批并储备一批的三层梯队式产品结构,满足公司新产品持续催化需求,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和持续盈利能力。

 

         锦纶短纤和PBT 树脂在我国已经发展多年,行业相对成熟,是公司的现金流产品。PBT 纤维属新型化纤产品,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开发,90 后消费理念升级,市场需求增长迅速,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PBT 纤维既是公司的现金流产品,又是公司主攻产品,市场前景良好。

         PBAT 树脂和TPEE 树脂属特殊功能的树脂产品,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市场前景较好。随着禁塑、限塑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出台,特别是江苏和吉林禁塑政策出台和新疆对可降解地膜的推广,以PBAT 为代表的生物降解塑料发展空间巨大。我国TPEE 树脂严重依赖进口,是全球TPEE 产品最大的进口国,市场基本由国外企业占据,产品进口价格也一直维持在高位,公司TPEE 产品较国外厂商产品价格优势明显,可有效替代进口,为公司大力发展的产品。同时,作为性能优良的弹性体材料,TPEE 国内产业化生产时间较短,较多应用方向目前国内尚未开发,如医疗卫生领域、婴儿寝具领域等,因此公司未来主要研发方向为TPEE下游应用领域的开发和推广。

         三层梯队式产品结构布局是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竞争优势,将推动公司新产品持续催化和保持公司长期竞争优势。

         2、产品定位优势

         公司的长远战略发展方向综合体现为公司对产品的定位,同时产品定位也决定公司的发展方向。合成材料行业产品种类繁多,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产品定位是引领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础。

         公司成立以来持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开拓,目前公司主攻产品包括PBAT树脂、TPEE 树脂和PBT 纤维。在产品的选择和定位方面,公司综合考虑分析市场前景、竞争对手、技术壁垒和自身优劣势,选择市场尚未成熟但潜力较好、竞争对手较少、技术门槛较高的产品,并且考虑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选择与现有产品和技术相关的产品,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延伸产品线。公司现有的产品结构体现了良好的产品定位优势。

 

         第一,选择成长期的小宗产品市场作为切入点

         合成材料行业中大宗产品具有庞大的市场容量,市场参与者较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如五大通用塑料、六大纶等材料。但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竞争相对激烈、获利能力相对较弱,且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自身优势难以体现,产品拓展的成功几率较小。相反,如果选择具有良好市场潜力的小宗产品,市场竞争格局尚未成熟,竞争对手相对较少,可凭借自身在产业链积累的技术和制造工艺的优势,加大成功的几率。

         公司主攻产品PBAT 树脂、TPEE 树脂和PBT 纤维属小宗产品,市场容量虽相对较小,竞争对手亦相对较少,因此对产品价格的自主把控能力相对较强。但近年来,公司主攻产品市场容量均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市场潜力较好。PBAT 是良好的生产生物降解材料,随着环保法规持续出台和环保意识持续增强,未来市场空间较大。作为性能优良的弹性体材料,TPEE 国内产业化时间较短,较多应用方向目前国内尚未开发,未来市场空间较大。PBT 纤维属新型化纤产品,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开发,市场需求增长迅速,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市场前景良好。选择尚属成长期但潜力较好的产品,有利于公司从产品生命周期的上升初期切入市场,享受行业增长带来的红利。

         第二,选择技术门槛较高的产品作为切入点

         选择技术门槛较高的产品,有利于长期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增加行业新进入者壁垒。公司主攻产品PBAT、TPEE 树脂和PBT 纤维均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国内掌握PBAT、TPEE 树脂制造技术的企业较少,掌握PBT 纤维差异化生产工艺的企业相对较少。

         第三,选择与现有产品相关的产品作为切入点

         公司成立以来专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行业,从PBT 树脂逐步拓展至PBT 纤维、锦纶短纤、PBAT 树脂和TPEE 树脂及改性产品。PBT 纤维以PBT 树脂为主要原料,属上下游关系;PBAT 树脂、TPEE 树脂与PBT 树脂的生产聚合原理、主要设备相近,主要原材料相同,是一脉相承的产品。选择与现有产品相关的产品作为切入点,一方面有利于借助公司现有的技术、设备、研发和销售渠道等资源优势,发挥各产品间的协同效应,促进业务增长;另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减少产品初期的固定资产投入,降低投资风险。

         3、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优势

         合成纤维和改性塑料是合成树脂制造行业两个重要下游应用分支,在生产工艺、配料选择、核心技术及定制化加工等方面存在相互支持和协调作用。公司拥有从合成树脂原料制造到纤维级产品的加工能力,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改性塑料生产项目,更加完善公司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生产能力,属于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

 

         目前,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PBT 树脂切片生产到PBT 纤维加工产业链一体化的企业之一。公司能够根据合成纤维客户差异性要求,从合成树脂切片源头开始调配原材料及生产工艺,并通过对切片到纺丝加工生产过程的系统研究,使原料切片与纤维生产更加紧密,工艺、质量控制更加有效,形成多品种、系列化、差异化的纤维生产能力,并具备成本优势,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借助于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公司PBT 纤维具有品种多、规格全、质量好、能快速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等特点,得到了客户普遍认可。公司PBT 纤维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通过多年技术研发,公司突破了TPEE 树脂直接酯化连续法生产工艺,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PBAT 和TPEE 改性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除合成树脂到合成纤维的一体化生产能力外,公司还将拥有从合成树脂到改性塑料的一体化生产能力,能通过定制化树脂研发和生产,实现改性产品性能进一步优化,满足下游客户差异化需求;与此同时,改性产品也将带动合成树脂产品产销量提升,促进产品协同发展。

         目前,使用单一合成树脂制造合成纤维存在产品性能单一、优缺点明显的特点,目前主要通过混纺手段实现化纤产品性能改善。随着改性技术逐步推广,使用改性树脂制造的合成纤维能从源头改善了产品性能、产品强度和耐磨性,是合成纤维制造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

         4、技术和研发优势

         公司自设立以来,秉承“技术立本”的发展理念,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公司发展首位,致力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合成树脂及纤维新材料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竞争优势。

         在PBT 产业链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PBT 树脂直接酯化连续法生产工艺及装备具有投资额低、流程短、能耗低、污染小等特点,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同时还掌握了用于光纤的增粘PBT 切片的制备方法,生产出来的PBT树脂具有粘度一致性好、束管回缩较小、机械强度高等特点;同时,根据PBT材料的性能和纤维成形特点,公司设计制造了独立型纺丝组件、专用新型喷丝板、新型冷却风扇、卷绕张力调节装置以及加弹机丝路环节等设备,优化了干燥、纺丝温度、纺丝速度、冷却条件、卷绕、加弹等工艺条件,掌握了PBT 纤维生产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中弹、高弹、粗旦、细旦、异形、色丝等高品质、规格齐全、差别化的PBT 纤维的生产能力。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一直注重研发投入,是江苏省PBT 切片及特种纤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研发的高结晶热塑型PBT 树脂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的高性能PBT 特种纤维被国家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和质检总局联合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万吨级国产化PBT 连续聚合装置及纤维产品开发”科研成果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颁发的科学进步一等奖;并先后获得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化纤行业“十一五”技术突破奖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的产品开发贡献奖。经过持续技术创新和积累,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专利15 项,其中发明专利4 项,软件著作权10 项,技术和研发方面的优势保证了公司的持续竞争力。

         5、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已经建立并有效执行了一整套完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通过了GB/T19001 - 2008/ISO9001 : 2008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4001 -2004/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通过推行精细化生产的管理手段,保证每一道生产工序都处在严格的工艺和质量控制之中,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公司主持起草了行业标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弹力丝》和《PBT预取向丝》,参与起草了行业标准《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切片》。

         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承担行业标准及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

         6、品牌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品牌培育,提出了“创民族品牌”的发展目标。

         在多年经营中,公司在积极拓展市场的同时,大力加强自身品牌形象建设,公司的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等正逐步转变为更加综合的品牌优势。“和时利”品牌成为PBT 纤维和PBT 树脂方面广泛认可和信赖的知名品牌。PBT 纤维和锦纶短纤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7、区域优势

         我国合成材料行业呈现较强区域性特征,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公司所在地江苏省江阴市为2015 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二名,周边化工、服装、机械等行业发达,公司大部分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在周边地区,且与客户和供应商均多年合作,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链配套,提升了上下游动态响应速度,且降低了运输、市场开拓费用等方面的成本,形成公司区域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煤化工行业:北京市相关注册企业断层领先 中国神华、陕煤集团为头部企业

我国煤化工行业:北京市相关注册企业断层领先 中国神华、陕煤集团为头部企业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煤化工行业主要可分为四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头部企业为中国神华、陕煤集团,营业收入在30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兖矿能源、中煤能源,营业收入在1000亿元到30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二梯队企业为淮北矿业、广汇能源、宝丰能源等,营业收入在200亿元到1000亿元;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大宗气体占据80%市场 外资企业份额超50%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大宗气体占据80%市场 外资企业份额超50%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到2023年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29亿元,同比增长8.4%。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电子化学品行业代表性企业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 其中西陇科学营收领先

我国电子化学品行业代表性企业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 其中西陇科学营收领先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来看,目前我国电子化学品行业主要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具体集中省市为江苏省、东省、广东省、浙江省等。

2025年03月21日
我国民爆行业市场呈寡占型格局 北方特种能源集团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民爆行业市场呈寡占型格局 北方特种能源集团处于第一梯队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民爆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北方特种能源集团,占比为12.56%;其次为易普力,占比为9.05%;第三为广东宏大,占比为6.97%。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聚甲醛行业:本土企业产能占比较大 且产能集中度较高

我国聚甲醛行业:本土企业产能占比较大 且产能集中度较高

从产能集中度来看,我国聚甲醛单家企业现有产能均在10万吨以下,主要集中在4-6万吨之间,仅有云天化、唐山中浩产能达8万吨以上。截至2024年2月,聚甲醛产能CR2为35%,CR4为59%,产能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造纸行业:企业呈四个竞争梯队 其中玖龙纸业凭借产量优势处第一梯队

我国造纸行业:企业呈四个竞争梯队 其中玖龙纸业凭借产量优势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3年我国造纸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6.5%、35.3%、47.3%。整体来看,我国造纸市场集中度较为分散。

2025年03月12日
我国丙烯酸行业产能集中度较高 卫星化学以产能优势处第一梯队

我国丙烯酸行业产能集中度较高 卫星化学以产能优势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丙烯酸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卫星化学,产能在50万吨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泰兴晟科、华谊集团、扬子巴斯夫等,产能在30万吨到50万吨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三木集团、万华化学等,产能在30万吨以下。

2025年03月10日
催化剂行业:国内市场集中度较低 全球来看亚太地区为最大市场

催化剂行业:国内市场集中度较低 全球来看亚太地区为最大市场

市场份额来看,2023 年,我国催化剂企业催化剂业务营收差异较大。对比市场规模来看,我国龙头企业的市占率较高,排名第一的海新能科市占率为 9.1%; 贵研铂业的市占率排名第二,为 6.21%。

2025年03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