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情况分析.一方面,多数产业集聚水平的省区差异与总体制造业类似,即在沿海地区相对分散,而内地比较集中。沿海省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多元化程度高,省区内部城市体系健全,产业分布较为分散;内陆省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少数城市集中了大量就业,产业集聚水平较高。
参考:《中国玩具制造行业市场监测及未来五年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清华大学《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分析》研究显示: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变动方向来看,198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南下东进”特点,但是2003年后,我国部分制造业呈现“北上西进”特征;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区域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从区域分布的制造业属性来看,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更为明显,而资源依赖型制造业更多分布在北部和中西部地区。
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高度集聚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从省区来看,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是我国制造业就业最为集聚的地区,北京、上海和天津也是重要产业区位。内地的湖北、四川、河南和吉林等省区也是制造业就业比重较高的区域,形成了华北、东北、四川以及两湖地区的一些制造业密集分布地区。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省区差异显然因产业不同而存在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立完善市场机制,激励企业的理性行为,强调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随着一体化市场的形成,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了贸易成本,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对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逐渐凸显。企业作为独立市场主体为了生存追求利润或降低成本,对外开放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实现,外向型经济促使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因此随着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进程的逐渐深化,中国产业经历了空间重组,各产业在省区内部的地理集聚水平差异显著。
一方面,多数产业集聚水平的省区差异与总体制造业类似,即在沿海地区相对分散,而内地比较集中。沿海省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多元化程度高,省区内部城市体系健全,产业分布较为分散;内陆省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少数城市集中了大量就业,产业集聚水平较高。这说明区域特征显著影响制造业地理集聚。另一方面,不同产业也存在差异。一些使用遍在性原料的产业,如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在各省区都相对分散;医药制造业是各地区重点发展的行业,也是受到地方保护的产业,中药制造也需要地方化原料的投入,在各省区也比较分散。
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在内陆省区显著集聚,而在东部沿海显著分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较好的产业配套条件,也需要较大的市场,在内地一般只能在省会城市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还有一些特殊的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如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属于政府干预较强,地方保护性产业,在省区尺度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但在省区内部,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只能集中在少数拥有资源优势或区位优势的区县,在各省区内部的集聚水平都很高。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