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三元前驱体产能、产量持续上升 行业出口高度集中于韩国

       三元前驱体材料则是镍钴锰氢氧化物NixCoyMn(1-x-y)(OH)2,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是以镍盐、钴盐、锰盐为原料,里面镍钴锰的比例(x:y:z)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三元前驱体产业链上游为有色金属,包括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及前端冶炼提纯环节等,下游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工具和3C电子产品用锂电池上。目前三元前驱体制备方法有共沉淀法、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和喷雾干燥法四种。
       
       三元前驱体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元前驱体制备方法汇总

方法

创备过程

优点

缺点

高温固相法

将锂盐与金属盐直接混合、球磨,低温预烧结,再高温煆烧;没有明显区分前驱体和三元材料制备过程

操作简单易控制

完全依赖于机械混合,原料容易混合不均匀,结构和颗粒大小差别较大,电化学性能差

共沉淀法

通过共沉淀能使镍、钴、锰元索在晶格中达到原子级的混合

操作简单,稳定性高,应用于高镍NCM前驱体材料制备

制备工艺及环境要求高,对PH、时间、温度等条件要求精度高

溶胶-凝胶法

采用高化学活性的化合物为前驱体,均匀混合后水解、缩合形成溶胶体系,陈化后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状的凝胶

颗粒尺寸小,与电解液接触面积大,衰减速度慢

制备过程耗时较长且操作复杂

喷雾干燥法

利用喷雾装置将反应液雾化并导入反应器,使溶液迅速挥发千燥,反应物发生热分解反应

制备时间短,原料混合至原子级,颗粒尺寸一致性高

大量使用有机物络合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2015年来,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逐年增加,2019年为33.4万吨,同比增长45.2%。其中格林美、中伟股份、优美科出货量排名前三,分别占比18%、13.8%、10.5%;然后是广东邦普和田中化学,占比分别为9.3%、6%;其他企业共占比42.4%。
       
       2016-2020年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全球三元前驱体主要企业出货量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中国三元前驱体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为230亿元,同比下降6.3%;预计2020三元前驱体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19.61亿元,同比增长38.68%。
       
       2017-2020年中国三元前驱体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出口国别来看,我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高度集中于韩国,2019年向韩国出口的三元前驱体占比为97.1%;其次为马来西亚,占比2.7%;而其他国家占比仅为0.2%。
       
       2019年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国别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三元前驱体行业产能、产量持续增长,2019年产量达到28万吨左右,同比增长24.6%;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为52%。产能为54万吨左右,其中前5名企业产能占比59%,前10企业产能占比为84%。
       
       2015-2019年中国三元前驱体产能、产量及产能利用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中国前20名产能三元前驱体企业

公司

性质

下游客户

产能(万吨)

格林美

上下游一体化

CATL、三星SDIECOPRO、厦钨、容百、振华新材等

10

湖南中伟

聚焦前驱体

LGC

8

优美科长信

上下游一体化

自用

5

湖南邦普

上下游一体化

振华新材、厦钨、湖南雅城、预供SK

5

华友钴业

上下游一体化

巴斯夫、特斯拉储能、LGCBYD

4

长远锂科

正极企业

自用

3

美都海创

正极企业

自用

3

金驰科技

聚焦前驱体

-

3

道氏技术

上下游一体化

CATL

2.2

兰州金通

上下游一体化

湖南瑞翔

2

容百科技

正极企业

自用

1.8

河南科隆

聚焦前驱体

自用

1.44

杉杉股份

正极企业

自用

1.2

诸暨帕瓦

聚焦前驱体

杉杉、金瑞新材、金富力、天力锂能、青岛乾运高科等

1

天力能源

正极企业

自用

1

当升科技

正极企业

自用

0.5

赣锋锂业

聚焦前驱体

-

0.45

厦门钨业

正极企业

自用

0.45

丰元股份

正极企业

鹏辉能源、比克、遨优动力、嘉拓新能源、沃泰通等

0.3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LJ)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三元前驱体行业前景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投资战略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烷化剂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莫唑胺胶囊市场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稳居国产头部

我国烷化剂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莫唑胺胶囊市场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稳居国产头部

主要产品及代表企业来看,烷化剂产品有环磷酰胺、卡莫司汀、顺铂、奥沙利铂、白消安、替莫唑胺、美法仑、达卡巴嗪等,国内主要有恒瑞医药、江苏盛迪、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浙江医化、华润双鹤、齐鲁制药、恒瑞医药、豪森药业、上海医药、浙江海正、大冢制药、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北京双鹭药业、黑龙江和利制药集团、南京制药等企业。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BOPET行业:CR10市场份额占比超60% 双星新材、康辉新材(恒力石化)现有产能领先

我国BOPET行业:CR10市场份额占比超60% 双星新材、康辉新材(恒力石化)现有产能领先

具体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4年我国BOPET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5.5%、47.5%、63.0%。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甲醇行业:烯烃为主要最大消费领域 宝丰能源产能领先

我国甲醇行业:烯烃为主要最大消费领域 宝丰能源产能领先

从企业来看,当前我国甲醇生产企业主要有宝丰能源、华鲁恒升、兖矿能源、新奥股份、山西焦化等。整体来看,我国甲醇生产企业生产技术多以煤制甲醇为主。

2025年09月20日
我国聚碳酸酯行业:电子电器为主要应用领域 CR10市场份额占比超80%

我国聚碳酸酯行业:电子电器为主要应用领域 CR10市场份额占比超80%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为万华化学,占比为16%;其次为科思创、浙江石化,市场份额占比均为14%;第三为鲁西化工,市场份额占比为8%。

2025年09月18日
我国丙酮行业:华东地区产能占比最高 CR7市场份额超50%

我国丙酮行业:华东地区产能占比最高 CR7市场份额超50%

从各地区产能来看,2024年我国丙酮产能占比最高的地区为华东地区,占比为48.9%;其次为华北地区,占比为25.6%;而华南地区、东北地区产能占比分别为13.3%、12.3%。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双酚A行业: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科思创、万华化学市场份额占比相对较高

我国双酚A行业: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科思创、万华化学市场份额占比相对较高

从行业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8月29日我国双酚A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761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127家、127家、68家、55家、48家;占比分别为16.7%、16.7%、8.9%、7.2%、6.3%。

2025年09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