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煤化工产业市场现状分析

        内容提示:随着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高位震荡,近年来现代煤化工产业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热点领域。国资、民资、外资纷纷进军煤化工,产业风险不断加大。如何加快产业布局,推动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有数据显示,自2005年至今,仅上报国家环保部审查批准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就达27个,总投资约3000亿元。进入“十二五”,煤化工产业发展势头进一步高涨,被列入国家发改委《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的各类煤化工项目已达37个,总投资预计达到7000亿元。

  随着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高位震荡,近年来现代煤化工产业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热点领域。国资、民资、外资纷纷进军煤化工,产业风险不断加大。如何加快产业布局,推动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各路资本争相逐鹿煤化工

  来自各方的消息表明,煤化工产业正在成为各路资本竞相追逐的“蓝海”。

  这其中,势头最为强劲的当属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资本。这类企业的主要代表有神华、大唐、中煤、中电投等大型央企,还有山东兖矿、河南煤业、山西潞安等实力雄厚的地方国企。他们拥有资源、资金、区域位置、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也是当前煤化工行业的主力军。

  紧随其后的是民营资本。介入煤化工行业的民企之多,恐怕很难统计。其中走在前面的当属内蒙古伊泰、鄂尔多斯惠能、新疆庆华等。特别是2011年3月中旬,内蒙古亿利、中国泛海、大连万达、四川宏达、浙江传化、上海均瑶等几大民企巨头高调宣布,组建联合投资公司,大举进军煤化工产业。

  与此同时,不少能源化工领域的跨国公司也将目光投向了国内红火的煤化工产业。比如,陶氏化学、沙索和道达尔等公司宣布,其相关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进入决策阶段;而壳牌、GE等国际巨头纷纷表示,正在寻求介入煤化工的合适机会。这些公司无一例外都或多或少拥有煤化工上游或下游的技术,看中的都是中国庞大的市场。

  受此影响,国内石化业巨头中石化、中海油、延长集团等,也以石油资源有限为由,将触角伸向煤化工产业。他们凭借在化工领域的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正在成为未来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

  这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联想集团。这位中国乃至世界IT领域的大佬也宣布,已与山东省枣庄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分两期投资180亿元,建设以百万吨烯烃及精细化工为主业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高温现状引起各方关注

  我国煤化工产业的高温现状,引起业内专家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在历经详细调研之后,国家发改委于今年3月23日发布了《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该通知强调,须高度重视煤化工盲目发展带来的相关问题。据分析,主要问题有四点。

  首先,由于一些地区盲目上马煤化工项目,结果不仅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而且加大了产业风险。一些项目建成后不能正常生产,设备闲置现象严重。目前全国甲醇装置开工率只有50%左右,二甲醚装置也大量闲置;还有的项目不核算煤炭资源完全成本,不落实节能减排责任,不分析煤炭的全过程转化效率;甚至还有的企业以发展煤化工为名,圈占煤炭资源。

  其次,煤化工盲目建设和过度发展不仅加剧了煤炭供需矛盾,也直接影响到全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在建和已批待建煤化工项目新增用煤已超过亿吨,各地规划拟建项目新增用煤总量还有几亿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煤炭净调入地区在现有火电厂供煤已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还在积极发展煤化工产业。

其三,煤化工属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受技术制约,煤炭在整体产业链中的能源转换效率不高,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煤化工的无序发展必将直接影响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其四,大部分煤化工属高耗水产品,产业的无序发展引发区域水资源供需失衡。我国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主要蕴藏在水资源短缺地区。但一些地区不顾水资源供给约束盲目发展煤化工;一些企业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节水意识淡薄,继续采用高耗水技术装备,严重浪费水资源,这将对区域水资源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统筹规划把握节奏

  我国要不要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到多大规模为宜,一直是争议不断的话题。有专家表示,煤化工产业发展大方向没错,实属大势所趋;同时,煤化工不能无序发展,必须统筹规划,把握发展的节奏。

  从方向上讲,随着国际高油价时代的到来,现代煤化工产业在经济性方面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而我国化石能源“多煤、少气、贫油”的自然禀赋,客观上迫使中国不得不注重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在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以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为代表的国内外一批示范工程的成功建设和运行,使得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具备了较为可靠的技术基础。

  正是基于此,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在科学发展石油化工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好宝贵的煤炭资源,走高效率、低排放、清洁加工转化利用的现代煤化工发展之路。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在加快组织编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煤化工产业政策》。这一政策将对我国煤化工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来自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的消息称,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相关产业规划衔接的角度出发,“十二五”期间,我国煤化工产业将统筹规划,严格产业准入标准。具体而言,就是要以煤炭供需平衡和水资源保护为前提,实现与煤炭、电力、石油化工等产业协调发展,特别是要组织实施好“升级示范项目建设”,而且“原则上一个企业承担一个示范项目”,以此探索和开发出科学高效的煤化工技术,培育具有知识产权和竞争能力的市场主体。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甲醇行业:烯烃为主要最大消费领域 宝丰能源产能领先

我国甲醇行业:烯烃为主要最大消费领域 宝丰能源产能领先

从企业来看,当前我国甲醇生产企业主要有宝丰能源、华鲁恒升、兖矿能源、新奥股份、山西焦化等。整体来看,我国甲醇生产企业生产技术多以煤制甲醇为主。

2025年09月20日
我国聚碳酸酯行业:电子电器为主要应用领域 CR10市场份额占比超80%

我国聚碳酸酯行业:电子电器为主要应用领域 CR10市场份额占比超80%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为万华化学,占比为16%;其次为科思创、浙江石化,市场份额占比均为14%;第三为鲁西化工,市场份额占比为8%。

2025年09月18日
我国丙酮行业:华东地区产能占比最高 CR7市场份额超50%

我国丙酮行业:华东地区产能占比最高 CR7市场份额超50%

从各地区产能来看,2024年我国丙酮产能占比最高的地区为华东地区,占比为48.9%;其次为华北地区,占比为25.6%;而华南地区、东北地区产能占比分别为13.3%、12.3%。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双酚A行业: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科思创、万华化学市场份额占比相对较高

我国双酚A行业: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科思创、万华化学市场份额占比相对较高

从行业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8月29日我国双酚A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761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127家、127家、68家、55家、48家;占比分别为16.7%、16.7%、8.9%、7.2%、6.3%。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苯酚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接近40% 其中浙江石化占比最高

我国苯酚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接近40% 其中浙江石化占比最高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4年我国苯酚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6%、39%、67%。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农业级磷酸一铵市场集中度较低 新洋丰产能优势突出 市场占比较大

我国农业级磷酸一铵市场集中度较低 新洋丰产能优势突出 市场占比较大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农业级磷酸一铵产能为先降后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农业级磷酸一铵产能为1884万吨,同比增长3.0%。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AI工业质检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头部企业竞争激烈

我国AI工业质检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头部企业竞争激烈

我国AI工业质检已从试点应用快速走向规模化推广,在消费电子、新能源电池、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实现广泛应用,行业规模呈爆发式增长。2024年我国AI工业质检行业市场规模为454亿元。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尿素行业:河北及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云天化、华鲁恒升产能及营收突出

我国尿素行业:河北及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云天化、华鲁恒升产能及营收突出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尿素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尿素产量约为6723.7万吨,同比增长6.9%。

2025年08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