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外大型PAN基碳纤维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导读:国内外大型PAN基碳纤维企业基本情况分析。全球大型 PAN 基碳纤维生产企业主要有日本的东丽(Toray)、卓尔泰克(Zoltek)、东邦(Toho)和三菱(MRC),美国的赫氏(HEXCEL)、氰特(CYTEC)和阿尔迪拉(ALDILA),德国的西格里(SGL),韩国的晓星(Hyosung),土耳其的阿克萨(AKSA)以及台湾地区的台塑(FPC),国内大型 PAN 基碳纤维生厂商主要有中复神鹰、江苏恒神和威海拓展。  

参考《中国沥青碳纤行业专项调查及未来五年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全球大型 PAN 基碳纤维生产企业主要有日本的东丽(Toray)、卓尔泰克(Zoltek)、东邦(Toho)和三菱(MRC),美国的赫氏(HEXCEL)、氰特(CYTEC)和阿尔迪拉(ALDILA),德国的西格里(SGL),韩国的晓星(Hyosung),土耳其的阿克萨(AKSA)以及台湾地区的台塑(FPC),国内大型 PAN 基碳纤维生厂商主要有中复神鹰、江苏恒神和威海拓展。 

        1、全球沥青基碳纤维主要生产厂商有日本的三菱和石墨纤维,以及美国氰特。 

        12014 年全球大型 PAN 基碳纤维生厂商产能情况 

 

        据统计我国 PAN 基碳纤维生产企业有数十家,大部分企业成熟的技术产能仅限于 T300通用型碳纤维,T700 型碳纤维产能千吨以上的企业只有中复神鹰、恒神股份、威海拓展和兰州蓝星 4 家,且仅中复神鹰和江苏恒神两家企业具备了千吨级的稳定工艺生产线,而其他少部分企业只有百吨级的稳定工艺生产线,在高强中模以及高模碳纤维生产制造上与日本和欧美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国外 PAN 基碳纤维最大单线生产能力为 2700 /年,而国内最大单线生产能力为 1000 /年且不能满负荷工作,从规模效益上与国际没有竞争优势。2014 年我国碳纤维理论产能达到了 2 万吨,产能国际市场占比达到了 17%,但实际产量不足 4000 吨,产量国际市场占比不足 5%,产能释放能力低,与国外有明显的差距。目前我国生产的碳纤维全部为小丝束,其中 12K 占比超过 90%, 1K3K 6K 各有产量。 

         1:国内与日本东丽碳纤维产品性能比较 

 

         22014 年国内主要 PAN 基碳纤维生厂商产能情况 

 

        2、日美欧碳纤维生产技术与设备领先,国内自主研发不断跟进。 

        原丝生产技术和设备:全球主要 PAN 基碳纤维生产线多是从原丝开始,直到碳纤维以及中、下游产品开发。例如:日本的东丽、东邦和三菱,美国 的 Hexcel,台湾地区的台塑和土耳其的 AKSA 都是从聚合、纺丝开始。日本碳纤维生产线上所需关键机械设备都是由其所属的机械加工厂自行加工研制,自产自用,对碳纤维原丝制备工艺路线和生产设备严格保密,仅对固定合作伙伴提供原丝,而且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一概不对外出售,目前国外主要原丝生产设备制造商有意大利 MAE 公司、日本川崎重工等。 

        碳化生产技术和设备:能够提供预氧化炉的国外厂商主要有德国的埃森曼(Eisenmann),美国的 DESPATCH LITZLER,能够提供碳化炉的厂商主要有美国的哈泊(Harper)和LITZLER,德国的埃森曼(Eisenmann)和台湾地区的聚川(联川)等公司。 

        收丝卷绕技术和设备:领先者是日本神津(KAMITSU)和德国萨姆(SAHM)。 

        我国碳纤维行业发展初期,限于国外在碳纤维炭化炉上对中国的出口控制,国内不少碳纤维生产企业自己设计开发了预氧化炉及高、低温炭化炉,例如目前碳纤维生产最大的两家企业威海拓展和中复神鹰都具有成熟的机械装备生产经验,为设计制造保密性要求高的碳纤维生产装备提供了保障。此外,鉴于国外碳纤维生产设备的稳定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国内不少企业采用引进的方式获得相关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如江苏恒神、方大江城碳纤维等。 

        目前国内专业生产碳纤维高温碳化炉的有西安富瑞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中复神鹰和中简科技等多家碳纤维生产企业提供了高温碳化炉。 

        预氧化炉方面,威海拓展、中复神鹰、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都有自行设计制造预氧化炉的能力。台湾聚川(联川)公司目前已进入大陆市场并在上海设有销售机构,业务范围包括氧化炉、低温碳化炉、高温碳化炉、废气燃烧炉和石墨化炉。 

        低温碳化炉方面,威海拓展和中复神鹰自行设计制造的低温碳化炉在生产中得到了验证,西安富瑞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向国内多家企业提供了低温碳化炉。 

        表 2:国内碳纤维生产技术装备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活性炭行业下游应用较广 市场竞争程度高 企业较分散

我国活性炭行业下游应用较广 市场竞争程度高 企业较分散

活性炭具有强大吸附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环保、医疗、化工、水处理等多个领域。我国是全球主要的活性炭生产国之一,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活性炭产量从88万吨增长到了105.5万吨。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煤化工行业:北京市相关注册企业断层领先 中国神华、陕煤集团为头部企业

我国煤化工行业:北京市相关注册企业断层领先 中国神华、陕煤集团为头部企业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煤化工行业主要可分为四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头部企业为中国神华、陕煤集团,营业收入在30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兖矿能源、中煤能源,营业收入在1000亿元到30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二梯队企业为淮北矿业、广汇能源、宝丰能源等,营业收入在200亿元到1000亿元;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大宗气体占据80%市场 外资企业份额超50%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大宗气体占据80%市场 外资企业份额超50%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到2023年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29亿元,同比增长8.4%。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电子化学品行业代表性企业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 其中西陇科学营收领先

我国电子化学品行业代表性企业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 其中西陇科学营收领先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来看,目前我国电子化学品行业主要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具体集中省市为江苏省、东省、广东省、浙江省等。

2025年03月21日
我国民爆行业市场呈寡占型格局 北方特种能源集团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民爆行业市场呈寡占型格局 北方特种能源集团处于第一梯队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民爆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北方特种能源集团,占比为12.56%;其次为易普力,占比为9.05%;第三为广东宏大,占比为6.97%。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聚甲醛行业:本土企业产能占比较大 且产能集中度较高

我国聚甲醛行业:本土企业产能占比较大 且产能集中度较高

从产能集中度来看,我国聚甲醛单家企业现有产能均在10万吨以下,主要集中在4-6万吨之间,仅有云天化、唐山中浩产能达8万吨以上。截至2024年2月,聚甲醛产能CR2为35%,CR4为59%,产能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

2025年03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