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我国膜技术应用行业优秀企业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

 

导读:2016年我国膜技术应用行业优秀企业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本公司是国内先进膜技术应用的开拓者,经过多年不断地技术研发与创新,本公司在膜技术应用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并已成功投入商业化运营,关键性的核心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离子烧碱市场现状调查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1、技术优势

       本公司是国内先进膜技术应用的开拓者,经过多年不断地技术研发与创新,本公司在膜技术应用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并已成功投入商业化运营,关键性的核心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本公司拥有发明专利 45 项、实用新型专利 24项、外观设计专利 1 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 24 项,实用新型专利 1 项,研发成果丰硕。

       2、研发优势和持续创新优势

       本公司拥有人保部授予的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和福建省膜分离工程技术中心,以公司创始人蓝伟光博士为首的整体研发团队研发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

       本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于 2002 年 10 月成立,以规范管理、勇于创新为管理原则,致力于探索和研究膜分离技术、新型膜材料开发、移动床分离技术、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环保水处理等技术与产品开发。

       福建省膜分离工程技术中心是以本公司子公司三达膜科技为依托,组建了一支高层次、多学科结合的科技队伍。目前,中心完成的工艺开发大部分成功应用到制药、食品、化工、染料、冶金、水处理等领域。

       3、产业链完备优势

       本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工业分离纯化、工业及市政水处理等领域的膜法水处理、环境工程、市政水务投资运营等,业务板块间优势互补,整体优势突出。工业分离纯化、膜法水处理的产品和服务附加值高,保证本公司较高的利润水平;而市政水务投资 BOT、TOT 和托管运营项目则能够为公司的运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随着出水水质标准和污水处理费的不断提高,未来膜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整体膜应用水处理市场规模发展空间较大,对本公司业务的长期稳定增长将产生积极影响。

       4、项目经验优势

       在工业分离和膜法水处理行业,膜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承接项目或投标时遇到的最为常见的要求是供应商或投标企业需具备相关拟投标行业的项目实施经验。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分离纯化和环保水务处理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商,在制药工业、生物化工、食品饮料、石化冶金等多个工业子行业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项目实施经验,具有较强的项目实施经验优势。在市政水务投资领域,本公司在某一地区成功投资运营项目后,往往能带来较强的示范效应,推动本公司在相邻地区的业务拓展。

       本公司主要业务领域的实施业绩情况如下表所示:


 

       5、规范运作和品牌优势

       2003 年 6 月 18 日,本公司实际控制人蓝伟光和陈霓夫妇重组国内膜技术应用相关业务并以新达科技为主体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在近十年的境外上市过程中,本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作为境外上市公司下属境内实际运营主体,在公司治理、业务运营和财务管理一直遵守境外上市规则,接受公众股东的监督和管理,信息披露透明规范。2011 年,新达科技私有化退市后,本公司又按照境内监管要求建立健全了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制度。本公司常年以来的规范运作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形象和品牌影响力,为公司经营业绩的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6、管理团队优势

       在本公司长期的创业和经营过程中,整个管理层和核心员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互相了解,具有很好的沟通协作效应。公司决策层具备驾驭和解决重大经营问题的能力,能够很好地把握企业发展方向,抓住发展的机遇。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多为创业团队成员,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对公司未来发展有着共同的理念。团队中大多数成员具有本行业超过十年的工作经历,许多成员是膜技术应用和市政水务投资行业专家和熟悉市场的专业人士,专业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能力。公司董事长蓝伟光博士作为公司的创办人和技术带头人,曾先后获得《亚洲周刊》颁布的“亚洲杰出华人青年企业家”、国务院侨务办授予“杰出创业奖”、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颁发的“十一五中国石油和化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及中国膜工业协会成立二十周年“特殊贡献人物”等多项荣誉。在蓝伟光博士的领导下,公司形成了一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为提高公司凝聚力和保持公司业绩快速、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碳酸锂行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低 其中盛新锂能相关业务占比最高

我国碳酸锂行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低 其中盛新锂能相关业务占比最高

我国碳酸锂生产企业主要可分为锂及其化合物企业,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志存锂业、盛新锂能等;采矿及贵金属企业如中矿资源、盐湖股份、藏格矿业等;跨界企业如江特电机、永兴材料、雅化集团等三大派系。其中,锂及其化合物相关企业竞争最为激烈。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塑料薄膜为产量最多细分产品 上海石化、古雷石化处第一梯队

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塑料薄膜为产量最多细分产品 上海石化、古雷石化处第一梯队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为7707.6万吨,同比增长2.9%;2025年1-5月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为3165万吨,同比增长5.4%。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风电叶片为最大应用领域 CR7市场份额占比超75%

我国碳纤维行业:风电叶片为最大应用领域 CR7市场份额占比超75%

从下游应用情况来看,2024年我国碳纤维下游应用占比最高的为风电叶片,占比为38.0%;其次为体育体闲,占比为23.3%;第三为碳/碳复材,占比为8.5%。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包装行业:2024年包装印刷为最大细分市场 多数上市企业包装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我国包装行业:2024年包装印刷为最大细分市场 多数上市企业包装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包装行业占比最高的为包装印刷,营业收入约为5624 亿元,占比为27.21%;其次为塑料包装制品及材料,营业务收入 5620 亿元,占比 27.19%;第三为纸包装制品及材料,营业收入 5476 亿元,占比 26.50%。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苏氨酸产能大国 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80% 梅花生物产能最高

我国已成为全球苏氨酸产能大国 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80% 梅花生物产能最高

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5月我国苏氨酸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梅花生物,占比为32.83%;其次为阜丰生物,市场份额占比为17.27%;第三为星湖科技,市场份额占比为16.41%。

2025年06月11日
赖氨酸行业:中国产能、产量占全球比重超75%和80% 企业方面梅花生物产能最高

赖氨酸行业:中国产能、产量占全球比重超75%和80% 企业方面梅花生物产能最高

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5月我国赖氨酸产能占比最高的为梅花生物,占比为21.79%;其次为星湖科技,市场份额占比为17.86%;第三为寿光金玉米,市场份额占比为10.89%。

2025年06月10日
【产业链】我国塑料管道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塑料管道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中游参与企业有中国联塑 (02128)、伟星新材 (002372)、中财管道、公元股份 (002641)、沧州明珠 (002108)、顾地科技 (002694)等。

2025年06月03日
我国合成树脂行业:聚乙烯产量占比最大 企业毛利率差距显著 其中圣泉集团营收领先

我国合成树脂行业:聚乙烯产量占比最大 企业毛利率差距显著 其中圣泉集团营收领先

分品种来看,我国合成树脂产量构成中,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争乙烯三大合成=合成树脂品种产量占据主导地位。其中,聚乙烯产量达到5300万吨,占总产量43.1%;聚丙烯产量为4200万吨,占比34.3%;聚蚕乙烯产量为2800万吨,占比22.5%。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