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广电网络行业优秀企业杭州万隆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和服务及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导读: 中国广电网络行业优秀企业杭州万隆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和服务及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广电网络设备及数据通信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是国内领先的广电网络设备及数据通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电视、广播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1、公司主营业务介绍 

       公司主要从事广电网络设备及数据通信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是国内领先的广电网络设备及数据通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有线电视光纤传输设备、有线电视电缆传输设备、前端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四类,产品涵盖全球广电网络主流技术方案,主要应用于广电传输网络的建设、双向化改造、优化升级等。在“三网融合”、“宽带中国”的政策背景下,基于公司齐全的产品线、自主研发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广电运营商提供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及数据通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广电网络领域,已经进入全国二十余个省级平台,广泛应用于国家各级广电网络运营公司,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甘肃、贵州、云南、辽宁、吉林、河南、青海等省级广电网络系统,以及近千个地市、县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公司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产品已经进入越南、印度尼西亚、台湾、新加坡、土耳其、俄罗斯、英国、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评定的智能通信技术及应用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公司的“Prevail”注册商标被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公司的有线电视传输设备被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环网自愈型光接收设备”产品荣获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奖。公司是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理事单位,根据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1 年至 2015 年,公司在国内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设备领域连续综合排名前三。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2、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情况 

 

       3、公司主要产品简介 

       公司专注广电行业,紧跟广电行业发展趋势,为全球范围内的广电客户及企业专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方案及整套产品。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有线电视光纤传输设备、有线电视电缆传输设备、前端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四类,具体情况如下: (1)有线电视光纤传输设备 

       公司的有线电视光纤传输设备是将有线电视信号从前端机房通过光纤传输到用户端的设备。利用光纤作为媒介传送有线电视信号,可以拓展有线电视传输距离,提高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实现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传输,促进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向具备视频、通信、互联网等多业务承载能力、高带宽的全媒体发展。 

       公司的有线电视光纤传输设备具体包括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放大器、光工作站和光平台等,主要产品和用途如下表所示: 

 


       2)有线电视电缆传输设备 

       有线电视电缆传输设备是通过同轴电缆实现有线电视信号及宽带数据从前端机房到用户家中传输的设备。电视信号通过主干光纤网络传输至用户区域后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同轴电缆支线上传输,经放大器和无源器件后通过同轴电缆传送到终端用户。公司的有线电视电缆传输设备主要包括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射频设备等,主要产品和用途如下表所示: 

 

       3)前端系统 

       前端系统主要用于接收并处理卫星信号、本地信号、自办节目等电视信号,对这些电视信号进行加扰、调制复用等相关处理,再将电视信号传输到后级的有线电视网络。 

 

       前端系统包括卫星接收机、网络适配器、编码器、复用器、网关、加扰机、调制器等各类产品,公司可以提供全套前端系统产品并为客户提供配套的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4)数据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是为用户在广电网络中提供数据业务的系统。传统广电网络仅承载有线电视信号的单向传输。随着三网融合、宽带中国的快速推进,广电运营商不仅要巩固原有的视听内容优势,同时亟需升级改造现有网络接入互联网以实现基于宽带广电网的多终端、多屏互动,建设家庭信息中心。公司紧跟广电运营商改造网络和发展数据通信业务的需求,凭借自身在广电网络设备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行业经验与资源整合能力,逐步将产品链从原有的基于铜缆的有线电视传输设备延伸到光通信接入设备,从原有的单一用户终端设备逐步过渡为融合化、智能化的全系列用户终端设备,从而更好地为广电客户服务。 

       同时,三网融合要求数据通信系统具备更好的通用性和兼容性,从而实现在智能手机、掌上电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电视以及媒体电话等个性化互联网设备上的多屏幕连续共享。为紧密贴合国家三网融合发展新兴业务的需要,公司已研发并生产出通用型数据通信系统产品。这些产品可用于广电以外的其他运营商,拓宽客户群体,为公司赢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实际应用中,公司在不同技术方案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方案如下图所示: 

 

       目前公司数据通信系统产品主要包括:G/EPON设备(OLTONU)、C-CMTS设备、FTTH光终端(二合一、三合一)、EOC设备等。公司可以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方案和整套数据通信系统产品。 

       4、公司产品在主流广电接入技术方案中的应用

       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主要面向广电运营商,用于有线电视光纤到户、双向化改造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建设等,目前行业内的主流广电接入技术方案及公司产品的应用情况具体如下:

       1)基于DOCSIS技术的传统HFC双向网接入方案 

       基于DOCSIS技术的传统HFC双向网接入方案是业界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有线电视系统双向网接入解决方案。该方案以DOCSIS通信协议为核心技术,利用有线电视HFC网络开展双向传输业务;该方案已经在北美、欧洲等地区广泛的应用。目前,最新版本的DOCSIS3.1技术标准已将下行通道的工作带宽扩展到1.2GHz,下行通道的数据的吞吐量提升至10Gbps,大大提高了该接入方案的技术优势。 

       但该方案存在以下缺点:①CMTS的上行信道存在漏斗效应,会导致噪声汇聚,进而造成传输性能不佳和带宽不足;②CMTS的上下行带宽及调制方式容易受到网络状况影响;③对网络的线缆质量和接头工艺要求较高,维护成本较高;④CMTS头端设备和关键芯片尚未国产化,设备价格偏高,影响CMTS系统的大规模应用。 

       基于DOCSIS技术的传统HFC双向网接入方案如下图所示: 

 

       在该方案中主要用到的公司产品有:有线电视下行光发射机、有线电视上行光接收机、光工作站、光接收机和分支分配器等。 

       2)基于RFOG技术的HFC双向网接入方案 

       基于RFOG技术的HFC双向网接入方案是传统的CMTS方案和无源光网络架构的融合方案,可以节省大量光纤资源。如前所述,CMTS接入方案存在着上行的漏斗效应,导致噪声汇聚,进而影响传输性能和带宽。针对这一问题,2007 年美国提出 RFOG 概念,于 2010 年出台技术标准《 RFOG-FTTH 规范SCET174-2010》并规模化应用于CMTS网络。 

       RFOG技术主要是在反向光回传部分采用光突发模式,即有上行回传数据信号时打开激光器,无上行回传数据信号时关闭激光器。该RFOG技术将光回传通道从点对点升级为点对多点网络架构,屏蔽回传汇聚噪声,提高反向通道信噪比。该RFOG技术结合DOCSISC-DOCSIS头端设备,保留了同轴入户的传统优势,在同等情况下组网成本低,设备维护量少。 

       基于RFOG技术的HFC双向网接入方案如下图所示: 

 

       在该方案中主要用到的公司产品有:有线电视下行光发射机、有线电视上行光接收机、RFOG型光接收机和分支分配器等。 

       RFOG技术目前在国内刚刚起步,目前以省级网络公司为主体进行设备招标采购的有浙江、河南;以地市级网络公司为主体招标的有苏州等五六个城市、歌华有线、重庆、四川省网络公司正在测试评估中。 

       3)基于“G/EPON+1550nm大功率铒镱光放大技术”的FTTH接入方案 

       基于“G/EPON+1550nm大功率铒镱光放大技术”的FTTH接入方案主要利用成熟的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以及1550nm大功率铒镱光放大技术组成的广电双向网络架构。铒镱共掺技术是一种当今业界先进的光信号放大技术。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是一种成熟的电信接入网技术,是为了支持点到多点应用发展起来的光接入网技术,它与有线电视的网络架构十分相似,通过光纤并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双向通信。广电网络传输系统有别于其他电信运营商,其数据与有线电视在两个平台上运行。因此,目前主流技术方案是采用两纤三波方式入户,一纤以EPON/GPON传输解决互动电视的上行通道和纯数据业务,另一纤利用1550nm波长的光信号传输有线电视信号。 

       由于PON技术可以采用树形结构方式组网,可以有效减少光纤用量,是目前光纤入户(FTTH)的最佳技术支持。随着国家三网融合、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以及住建部对新建小区要求全部实现光纤入户(FTTH)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同时,也因为光器件及线路成本的进一步下降,该方案的全光组网模式相比传统模式在带宽、全业务接入能力、抗干扰性、功耗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目前广电运营商大力推广FTTH建设,尤其是在新建网络中基本全部采用光纤入户方案。

       基于“G/EPON+1550nm大功率铒镱光放大技术”的FTTH接入方案如下图所示: 

 

       在该方案中主要用到的公司产品有:EPON/GPON OLT设备、1550nm外调发射机、光纤放大器、FTTH光接收机和ONU设备等,且公司已成功研制出整机输出功率高达8W的光放大器(最大输出6418d Bm的光信号)。 

       广电网络FTTH建设目前在国内发展势头迅猛,目前以省级网络公司为主体对FTTH设备进行招标采购的有河北、云南、内蒙、湖南、黑龙江、江苏、贵州、广西、宁夏、青海、天津等,以地市级网络公司为主体招标的有成都、太原、西安、东营等几十个城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