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移动招聘市场已悄然生变 智联招聘私有化谋发展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智联招聘(NPFE:ZPIN)发布公告称,已与控股股东SEEK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Pty Ltd (以下简称“SEEK International”)和Zebra Mergerco(由高瓴资本一附属公司和方源资本一附属公司联合组建)达成并签署最终的私有化协议。
          根据协议,由SEEK International和Zebra Mergerco组成的买方团,将以每股美国存托股(ADS)18.2美元(相当于每股普通股9.1美元)的现金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智联招聘已发行流通股。这与智联招聘2017年2月16日收到私有化要约时的收盘价15.94美元相比,溢价14.2%。
          据悉,这是自去年1月19日以来,智联招聘收到的第三份私有化要约。至于为何前两次私有化告吹、且如此迫切地从美国退市以及一年内三变买家的原因。
          据艾媒咨询今年3月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移动招聘市场已悄然生变,在活跃用户上,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占据一二名,分别为21.3%和15.6%,但较第二梯队的优势已不明显,Boss直聘和拉勾网已经分别达到12%和10.1%。
          控股股东胜出
          智联招聘的私有化并不顺利,自2016年1月19日收到第一份私有化要约以来,直到今年4月6日方才宣告达成协议。
          首份私有化要约来自鼎晖投资和SG Fund组成的买方团,拟以17.50美元/ADS (即8.7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智联招聘控股股东SEEK International尚未持有的全部发行股。该收购价较2016年1月15日的收盘价溢价约22%。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私有化的发起人是外部投资机构。
          2016年2月1日,智联招聘宣布,任命彼得•安德鲁•施罗斯为公司独立董事。同时,公司还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评估公司之前接到的私有化要约。
          据悉,施罗斯曾是北京体育传媒公司的执行合伙人兼CEO。此外,他还曾担任凤凰新媒体基金合伙人、欢聚时代独立董事兼审计委员会主席、巨人网络独立董事兼审计委员会主席。但智联招聘的首份私有化要约最终不了了之。
          2016年5月,智联招聘收到第二份私有化要约,该次要约的买方团由智联招聘多名高管及红杉资本共同组成,报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ADS)17.75美元,拟现金收购买方团尚未持有的全部智联招聘已发行流通股。该价格较2016年5月5日前的30个交易日的加权平均价格溢价12.17%,与过去90个交易日的加权平均价格溢价14.33%。
          在第二份私有化要约的公告中,买方团包括智联招聘CEO郭盛、集团副总裁王戈、集团副总裁唐路阳、产品研发及战略副总裁汪维纲、CFO濮天若等多名高管。公告还表示,私有化将使公司能够为未来大举投资,并在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上有效竞争,而不用担心短期收益。
          但后来,该次私有化要约如第一份要约一样石沉大海,智联招聘也未对其中原因做出说明。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5月份,中概股私有化回归A股的政策收紧,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明确指出不欢迎跨境套利的行为。
          在今年2月16日,智联招聘第三次收到私有化要约,与之前两次不同的是,此次的买方换成了持股超过六成的控股股东SEEK International。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此前智联招聘的私有化未果,一方面与证监会收紧中概股回归政策有关,另一方面或与内部利益分配未能达成一致有关,买方团缺少控股股东,只能是一厢情愿。
          中概股在美普遍被低估
          在智联招聘的第二次及第三次私有化公告中,发现在原因中均提及“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加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等词句。
          虽然智联招聘未明确表态将回归国内市场,重新在A股上市,但包括《财经》等多家媒体以及诸多业内人士均认为,智联招聘在私有化退市后,必将在国内上市。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美股市场不温不火的表现,及自认被低估的市值。
          据悉,智联招聘成立于 1997 年,是中国最早一批招聘类垂直网站之一。2014年6月12日晚,智联招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拟发行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13.5美元,而实际开盘价报为14.51美元,市值约7.24亿美元。
          自上市以来,智联招聘的股价最高位为每股18.68美元,最低位为每股11.45美元,市值一直未能突破10亿美元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一年完成私有化的聚美优品、奇虎360也表示了被低估或需要转型的话语。2015年12月,聚美优品宣布转型,转型方向为商品自营和跨境电商;2016年2月,聚美优品开始私有化,CEO陈欧公开发言表示聚美优品价值被严重低估。而周鸿祎也在奇虎360退市时称,美国人不懂中国安全市场环境,360价值被低估。
          财富证券一位资深研究员表示,私有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A股给的估值水平高。“同样的公司在美股估值100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回归A股后估值可能达到200亿元甚至四五百亿元。”据悉,2014年7月巨人网络从纽交所摘牌,彼时的市值约184亿元。2016年3月巨人网络借世纪游轮(002558.SZ)的壳成功回归A股,2017年4月13日收盘时,市值达1273亿元,比美股退市时增长近7倍。
“私有化的出发点主要有几个:第一,换一个市场发展,回归国内A股;第二,企业遇到问题,需要转型;第三,企业不想继续经营下去。”张毅说,“从智联招聘的情况来看,私有化与第一、第二点相关。首先,它在美股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估值;其次,目前整个在线招聘市场还是稳扎稳打,没有出现迅速下滑或者倒闭的情况,总体竞争格局还算比较健康,但起家于PC时代的在线招聘企业增速已明显放缓,企业转型移动端和深度招聘是肯定的,但如果没有谋求另外一个资本市场的可能,任何投资机构去买上市公司的股票都是不划算的。”
          回归之路将遇多重考验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国内市场可能会给予更多的支持,而对于即将踏上回归之路的智联招聘,前景有待考量。
          在资本层面,智联招聘不得不面临证监会的监管的收紧。2016年5月和9月,证监会多次表示,正在对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但不欢迎跨境套利的行为。而智联招聘也尚未透露是否回归A股,以及将通过哪种途径回归A股。
          在政策收紧的情况下,聚美优品在完成私有化后未从纽交所摘牌,奇虎360则与华泰联合证券于今年3月23日签订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辅导协议,走上了排队IPO通道,而非此前传闻的借壳上市。
          “智联招聘若要在国内排队上市,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做出调整,以符合在A股上市的标准。很多企业到海外上市,就是因为没有满足国内上市的要求,比如互联网公司一般都是轻资产,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和盈利。”互联网分析师李云辉说。
          另外,上述财富证券研究员表示,目前很多2015年从美股退市的中概股还没能在A股上市,智联招聘如果想在A股上市大概得熬两年的时间。
          在业务层面上,向来稳扎稳打的智联招聘不仅需要防范前程无忧等老对手,还需要面对拉勾网、Boss直聘等后起之秀的竞争。
          翻阅智联招聘上市以来的财报发现,过去两年,智联招聘的营收、净利润分别从2.86亿元、0.55亿元增长至4.06亿元、0.9亿元,增速稳定。业务方面,两年多时间,在线招聘收入从2014年第四财季的2.41亿元增长至2017年第二财季的3.95亿元,而校园招聘、评估服务等其他服务收入则一直在0.36亿元到0.89亿元之间徘徊,且自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智联招聘不再公布校园招聘、评估服务的具体收入数额。
          与之相比,发力于移动端的拉勾网、Boss直聘则发展迅猛。艾媒咨询于今年3月27日发布的《2016-2017中国移动招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活跃用户分布方面,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的活跃用户占据一二名,分别为21.3%和15.6%,但较第二梯队的优势已不明显,Boss直聘和拉勾网的数据分别为12%和10.1%。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新兴品牌猎聘同道、拉勾、Boss直聘表现亮眼,三者分别代表在线招聘与猎头招聘、互联网垂直领域和移动社交的结合,都面向中高端人才市场并提倡人性化的招聘理念,反映了求职群体对新兴招聘方式的接纳和认可。随着互联网招聘朝着垂直领域深耕发展,新的人性化招聘方式受青睐,移动招聘细分行业的市场竞争会逐步白热化,中高端人才招聘市场是热点。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PF)。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企业竞争激烈 用友网络、东华软件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企业竞争激烈 用友网络、东华软件等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3年我国工业软件制造行业CR3、CR9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9.0%、12.1%。整体来看,我国工业软件竞争激烈,且市场较为分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