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支付宝口碑发布码战略 争夺线下流量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深度研究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近日,阿里旗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码战略”,计划把线下300万家门店通过二维码与口碑店铺接入移动互联网。
        入驻商家申请就能拥有自己的口碑码,线下消费者可以扫码入店,在线预约、排队、点单、领优惠、支付等;线上消费者也能直接通过口碑平台找到门店,选择上门服务或提前预约。“二维码是线下门店在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口碑CEO范驰说。
        “线下入口”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微信小程序。前不久,微信小程序新增了6项功能抢夺线下流量,融入更多生活场景。线下商户更加直接地抵达消费者,提供和口碑码同样的预约、订座、结账等服务。然而,口碑方面却认为二者有很大区别。
        口碑店铺是一个产品,集合了商家的多种线上服务,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用了再来”。张小龙在微信小程序刚发布时,反复强调小程序“用完即走”的属性——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出现,使用完毕后不再推送信息打扰用户。说明小程序的初衷并不是解决用户留存问题。
        而这恰好是口碑码的意义所在,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在4月2日中国IT领袖峰会上,马云谈到:“五年之后纯电商将会越来越难,线下零售也很艰难,以后需要将线上线下物流相结合。要思考的不是怎么卖东西,而是应该怎么服务好客户。”根据口碑的资深总监陈盛给出的数据,商家线上流量是线上的20倍,口碑码的核心就是帮助商家盘活这些流量。
        口碑店铺分为内容、营销和功能三大版块。内容主要用来帮商家展示门店基本信息,包括品牌故事、菜单、门店手艺人、用餐环境介绍;营销版块主要用来发布商家的优惠信息,比如优惠套餐、闲时促销;功能版块包括在线预约、在线下单、移动支付等功能。
        这三大版块由商家自主经营,口碑只提供服务插件。涵盖的业务场景有扫码点菜、菜品营销、会员营销、排号、订座、互动游戏、签到、打赏,包括美味不用、订餐小秘书、二维火、米客互联、银盒子等300多款。
        对商家而言,这些插件首先解决了效率问题。在线点餐保证消费者到店即可享用;商家也能根据订单,提前准备,缩短制作和上菜时间,提供云计算收银的银盒子统计,单桌用餐时间可缩短将近15分钟。扫码点餐还支持多人同时点餐,速度更快。
        金鼎轩高级经理邱兵介绍,金鼎轩财富中心店在与支付宝口碑合作前,服务员需要16名。合作后,门店服务员减少了近一半,日服务餐台超过400台,翻台率约提升30%。
        除了效率,口碑方面表示“最牛的还是背后的营销策略”。
        口碑码实际上将用户的消费行为迁移到线上,原来不可识别的流量在每一次消费后都留下大量数据,帮助商家优化到店服务,有效促销、维护消费者关系。
        以扫码点菜为例,顾客在口碑消费留下的标签可以让商家在客人扫码时识别出消费者的身份和喜好,基于此,调整菜单顺序,把既符合客人口味、又满足商家利润的菜品推荐到显眼的位置引导消费。而且,原本后台只能记录买单顾客数据,由于兼容多人点菜,饭桌上只要扫过口碑码的消费者都能被识别,成为商家的运营对象。
        口碑合作商家紫燕百味鸡就通过集点卡圈定忠诚顾客,对他们进行更精准化的营销:在生日时推送专属优惠券、给新店周围的顾客推送体验券、记录忠诚顾客的口味等等。

        在口碑官网,商家使用这些插件的资质要求全是“后续同意与口碑共享订单数据,回传相应数据”。可以看出,口碑运营流量的关键是数据。
        光有数据还不够,现有的数据服务商很多,但基本上是不同环节相互割裂,导致店商经营效率不高。由于口碑第三方服务平台不少有阿里背景,这些流量数据得以彼此贯通。
        提供云计算收银的银盒子在2014年获得阿里资本旗下杭州湖畔山南基金1300万人民币的投资;餐饮会员管理商雅座2015年获得C轮融资,领投的是蚂蚁金服;专注餐饮云收银系统的二维火也在去年拿到蚂蚁金服几亿人民币的投资。
        范驰还透露,口碑与天猫、合一、高德、微博等兄弟公司签了《数据共享协议》,用户可用标签多达数千个。意味着只要用户使用过阿里系产品,扫口碑码进入口碑店铺的那一刻起,商家就掌握了他的画像。
        “在线下做生意,一店两铺将成为标配,线下有实体店铺,线上有口碑店铺,一个二维码联通线上线下,全方位的管理自己的客流。”这是范驰对口碑码战略的未来构想。但是对于阿里而言,目标不止于“线上做生意要有淘宝店,线下做生意要有口碑店”。
        阿里不缺流量,淘宝天猫UC都足以让它高枕无忧。但是阿里缺乏一个完善的,可以将用户牢牢吸引的“圈”,所以淘宝做微淘、做社区。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是最贴近用户和用户黏性最强的项目,口碑对于有意打造闭环生态的阿里是一个绝佳突破口。
        目前口碑卖家App已接入阿里巴巴1688批发网站,商家在上面可以一站式采购。目前销量最高的是一款抹茶粉,达到48.48万包。此前永辉超市和口碑码合作,用户只要进入永辉超市口碑店铺,就可以提前领取包括9.8元的洗衣液、7.5的水饺、79元的电饭煲等10样优惠券,到店购买即可使用。这或许能为被阿里收购的三江购物和口碑合作提供借鉴。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PF)。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