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工业机器人产业属于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以及资金密集型行业,由于国内企业在技术基础上相对薄弱,国内机器人产业尚属于起步阶段,因此绝大部分国内企业未能参与国际竞争。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国KUKA、日本FANUC、日本YASKAWA 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其余知名企业如意大利COMAU、日本川崎、日本松下、奥地利IGM、法国STAUBLI(史陶比尔)等公司也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上,以瑞士ABB、德国KUKA(库卡)、日本FANUC(发那科)、YASKAWA(安川电机)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根据统计资料,2015 年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46,000 台,占比约为67%。在工业机器人的传统应用领域汽车行业,由于我国汽车企业以合资形式为主,生产线一般从国外引进,外资品牌机器人以汽车整车生产线配套的形式进入中国,国内企业尚无法与外资品牌正面竞争。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5年销往汽车行业的工业机器人中87.8%为外资品牌。为更大程度地在中国市场保持竞争优势,上述机器人四大家族均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及合资公司。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牵引下,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已形成了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2015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统计,中国机器人本土企业共销售工业机器人22,257 台,综合前期研发企业实现投产、新企业进入等因素,实际销量同比增长31.3%。以沈阳新松、广州数控、埃夫特等为代表的国内生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逐渐积累了一批核心技术,并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由于外资机器人产品在汽车行业的长期垄断地位,目前国产机器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以外的一般制造业,其中以金属产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塑料和化学制品业在国产机器人的销售总量中占比最高。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的2015 年中国市场各行业外资和本土企业工业机器人的销售比例,在汽车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国产工业机器人已能占据一定量的市场份额,对外资产品的替代效应正逐渐形成。
未来几年,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市场规模为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机遇,在国家政策支持、劳动力成本上涨的背景下,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的持续提升改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对国产自动化制造装备的需求将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G)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