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智联招聘陷入亏损 增速下滑尽显疲态

中国报告网相关市场调研报告参考《2017-2022年中国网络招聘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目前在线招聘行业存在招聘信息匹配度低、在线招聘厂商产品服务较为同质化的问题。有分析指出,这与招聘市场野蛮生长,未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以及算法技术还未能解决精准匹配等均有关。

  与国内在线招聘行业类似,对于包括智联招聘在内的招聘龙头而言,曾经的高速发展期也不复存在。

智联招聘(ZPIN.NYSE)公布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2017财年第二财季未经审计财报显示,智联招聘第二财季总营收为人民币5.089亿元(约合7330万美元),相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092亿元增长24.4%;净亏损人民币520万元(约合7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6170万元。

  这并非智联招聘首次利润表现平平。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第四季度,智联招聘净利润为6170万元,与2014年同期的6150万元净利润相比,基本持平。而自2015年第三季度开始至今,智联招聘的净利润即便增长,同比增长率也几乎不超过20%,甚至不到10%。这与此前动辄超过30%、50%的增长量相比,疲态尽显。

  “在线招聘行业竞争正在加剧,传统综合招聘模式和新兴细分领域招聘模式竞相争夺市场份额。”艾媒咨询分析师吴丽梅告诉记者,“以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为代表的传统综合招聘模式,凭借着先发优势,积累了大量用户。但是,传统综合招聘模式较为单一,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行业已经进入瓶颈期。”

  巨头增长趋缓

  自2014年6月登陆美国纽交所后,智联招聘的单季财报首次出现了净利润亏损。

  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智联招聘净亏损人民币520万元(约合70万美元),相较之下,去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6170万元。

  智联招聘将本次转亏的原因归结为高达8690万元的中国预提所得税。据了解,该所得税缘于智联招聘与旗下子公司内部未分配利润有关,由于智联招聘不再确定会无限期将全部利润用于再投资,因而产生了这笔税款。不过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及前述预提所得税支出),智联招聘第二财季净利润为人民币7580万元(约合1090万美元),同比去年增14.6%。

  然而,即便以该财季净利润仍在增长来看,智联招聘的净利润增速也是在趋缓的。事实上,根据记者梳理,按照2014年、2015年及2016年自然季度的净利润增长数据来看,智联招聘的净利润增速呈现下滑趋势。

  具体来看,2016年第一季度,智联招聘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为6.4%,2015年同期增速则高达33.9%,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7.6%、31.8%、22.9%,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6.8%、18.1%、14.7%,第四季度该数值分别为51.7%、0%及同比转亏。

  相较之下,另一家在线招聘巨头前程无忧的利润表现更加不稳定。但相同的是,在2016年,净利润增量都是不容乐观的。根据记者梳理,2016年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前程无忧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50.4%及35%,这意味着该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总和仅达到2015年同期总和的76.14%,仅为3.626亿元;全年净利润若想与2015年持平,意味着前程无忧2016年第四季度需要获得2.554亿元收入——按照其过往季度利润来看,这几乎是个天文数字。

  那么,2016年的在线招聘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在线招聘两大巨头,在这一年的净利润或增长趋缓,或难以乐观?

  “在线招聘行业竞争加剧,传统综合招聘模式和新兴细分领域招聘模式竞相争夺市场份额。”吴丽梅向记者指出,“尽管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这样的传统综合招聘模式凭借先发优势积累了大量用户,但猎聘以及拉勾这类新兴细分领域的招聘模式针对性更强,发展前景被看好。”

  行业运营待深耕

  尽管新兴细分领域的招聘模式逐渐被看好,但也难以掩盖行业整体面临的问题。

  根据艾媒咨询提供的数据,2016年中国移动端求职者规模超1亿人,预计2017年将达到1.22亿人。易观此前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则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达13.60亿元,环比上升6.8%。

  行业逐渐进入应用成熟期的同时,却仍存在问题。尽管目前在线招聘行业中,除前程无忧、智联招聘、58赶集等企业之外,还囊括有易打工、招才猫直聘、猎聘网、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拉勾网等玩家,但大多产品同质化、创新性有限、功能和用户体验仍待提升。

  “目前在线招聘行业存在招聘信息匹配度低、在线招聘厂商产品服务较为同质化的问题。”易观生活服务高级分析师荆晓蕾告诉记者,“出现这样的问题与招聘市场野蛮生长,未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以及算法技术还未能解决精准匹配等均有关。”

  因此,在荆晓蕾看来,2017年在线招聘市场的在线招聘业务课题,仍将围绕在求职者与雇主之间精准匹配、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算法升级、创新的服务模式提高用户求职招聘体验、以结果为导向达成高效求职招聘等方面继续深耕。

  吴丽梅则进一步向记者指出,在线招聘行业变现的前提是做好产品,为求职者和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增强用户信任度和用户黏性,满足用户求职和企业招聘需求。

  “招聘企业变现的方式重点需要根据产品特性进行,普遍的变现方式主要有用户通过付费提高简历曝光率、付费获取高质量简历模板和求职资讯,以及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等等。未来行业应更多追求差异化与产品深度,持续探索行业商业模式。”吴丽梅坦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算力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算力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算力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硬件设备主要包括AI芯片(CPU、GPU、FPGA、ASIC)、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光模块、交换机)、温控设备等,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中游为数据中心与算力服务,主要负责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调度与服务输出;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互联网、电信、政府、金融、医疗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百花齐放 传统商、初创商、云厂商和跨界商四方竞逐

我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百花齐放 传统商、初创商、云厂商和跨界商四方竞逐

目前我国数据库产品数量仍呈现以关系型为主,非关系型数据库为辅的局面。2025年1-6月,我国数据库产品共有164款。其中,关系型数据库96个,非关系型数据库68个,占比分别为58.5%、41.5%。

2025年08月20日
国产替代加速!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本土品牌占比突破60% 外资份额持续萎缩

国产替代加速!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本土品牌占比突破60% 外资份额持续萎缩

全球市场来看,全球机器视觉行业中,基恩士为行业龙头企业,市场份额高达55%,远超其他企业。相比之下,我国本土企业的全球市占率均不足10%。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AI数字人行业:2D数字人占据七成市场 企业集中度较低 CR3份额占比约24.6%

我国AI数字人行业:2D数字人占据七成市场 企业集中度较低 CR3份额占比约24.6%

市场结构来看,AI数字人可分为2D数字人以及3D数字人两大类别。2024年2D数字人市场规模达28.9亿元,市场占比达70.1%;3D数字人市场份额占比29.9%。

2025年06月26日
计算机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商汤科技市场份额最大

计算机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商汤科技市场份额最大

从企业参与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5月6日我国计算机视觉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7142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4970家、1817家、1672家、1325家、1122家;占比分别为28.99%、10.60%、9.75%、7.73%、6.55%。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MES行业:各大细分市场企业竞争均较激烈 本土厂商加速崛起

我国MES行业:各大细分市场企业竞争均较激烈 本土厂商加速崛起

从企业来看,我国MES市场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国际巨头与本土厂商共存,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凭借成熟技术占据较高市场份额,但本土老牌厂商如摩尔元数等凭借丰富的经验、灵活的模式和快速响应能力,正在快速崛起。新兴厂商则凭借创新模式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行业生态日益丰富。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为主流产品 英维克营收最高且国内外市场均布局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为主流产品 英维克营收最高且国内外市场均布局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为155亿元,同比增长54.2%。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内容分发网络(CDN)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阿里云、网宿科技领跑市场

我国内容分发网络(CDN)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阿里云、网宿科技领跑市场

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我国内容分发网络(CDN)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是阿里云、网宿科技、腾讯云、百度云。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占比24%,网宿科技占比20%。

2025年04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