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Adobe 云订阅转型之旅:成长由此而生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中国中小企业云服务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五年盈利战略研究报告

Adobe 公司云订阅转型历程如下:

             2011 年前,Adobe 公司主要通过第三方渠道商来销售Creative Suite (CS)套装软件,软件包含了InDesign、Illustrator、Dreamweaver、Photoshop 等众多产品。

             2012 年初,公司尝试性推出了Creative Cloud(CC)云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包月来订阅。CC 中包含了全部 CS 产品以及像 Muse,Edge Animation,Lightroom 这样的新产品,另外还有文件共享,在线协作以及网络出版等服务。

             2013 年初,公司全力推动云订阅转型宣布今后CC 将成为主力,CS 套件此后将不再更新。

             2015 年4 月,Adobe Document Cloud 正式上线,之后又升级成为Acrobat DC。公司的核心产品如Creative Suite (CS)的用户黏性非常强,保证了产品转向云订阅的成功。这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非常棒,用户已经养成使用习惯,很难更改。实际上,公司的CS 产品已经成为行业通行标准,很难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原来一套Creative Suite (CS)套件价格在1000-2000 美元,公司新推出的Creative Cloud(CC)云服务除了包括CS 的全部功能之外,还有许多附加功能,订阅价格为49.99 美元/月。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并且为了促进新用户增长,Adobe将价格保持到现在。而Acrobat DC 的订阅价格也仅为14.99 美元/月。

             Creative Cloud 订阅价格
 

             Document Cloud 订阅价格

 

             在转型期间,Adobe 收入出现了先下降再逐年上升的局面。特别是Adobe 数字媒体业务在2013 年全力转型云订阅后,当年收入同比下降了15.3%。此后,数字媒体收入逐年攀升,2016 年,收入增速同比高达27.3%。

             实际上,软件公司转向云订阅后往往会首先经历短期(一至两年)的收入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软件商转型时为了刺激用户购买云服务,通常会停止售卖原有软件。而订阅收入往往低于软件售价,再加上订阅收入还需要递延确认。而后随着付费用户数量不断增长,订阅收入增长的影响超过软件销售收入的下降,公司收入和利润率稳定上升。从下图 中可以看出,各家公司在转型T 年和T+1 年,都出现了营业收入的下降。

Adobe 各板块业务的收入增长图(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 Bloomberg 

各家公司云订阅转型期间收入变化图

  
资料来源:Bloomberg,ADBE T=FY2012;AZPNT=FY2009;SNPS T=FY2004;CDNS T=FY2008 

             由于转型云订阅过程中,营业收入下降并不能反映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Adobe 公司采用了一个新的指标——年化重复性收入(ARR)来评价公司经营情况:ARR=当前付费订阅用户数*每月用户平均付费金额ARPU*12ARR 能够准确反映出公司订阅付费用户的增长情况。按照采用ARR 指标来看,公司云转型以后,数字媒体ARR 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显示出公司云订阅转型顺利推进。2013年第一季度,公司数字媒体ARR 为2.97 亿美元,同比增速超过200%。2017 年第一季度,公司数字媒体ARR 为42.50 亿美元,同比增速仍然高达35.8%。

数字媒体ARR 季度数据图(百万美元)

  

             云订阅战略的顺利实施,促使公司订购收入逐年升高。从2013 年第一季度的22%增长到2017 年第一季度的82%,同期许可证收入占比从67%下降到11%。在订购收入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公司可重复性收入占比逐季攀升,从2013 年第一季度的31%增长到2017 年第一季度的85%。从趋势来看,未来公司可重复性收入占比有望超过90%。

Adobe 公司收入构成图

  

Adobe 可重复性收入占比图

  

             从收入、支出和利润的关系来看,在转型初期公司收入首先出现较大下降,而后随着云订阅转型的成功收入逐年稳定增长。而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一方面公司采用云服务架构会增加数据中心等支出,但是另一方面公司减少了对第三方渠道商的销售分成,新增了许多原来使用盗版的用户,有效增加了毛利率,两相抵消导致毛利率保持稳定,并有继续向上的势头。

             公司营业支出保持低速增长,或许是由于公司转向云订阅后,公司更多采用网上直销,减少了对第三方渠道商的营销支出。从趋势来看,我们预计公司用户忠诚度很高,未来重复订阅比例将会逐步增长,公司销售及营销支出增速仍然将保持低增长。

             公司利润在经历了转型初期的下降之后,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目前,公司营业收入增速提高,营业支出保持低速增长,公司销售净利润快速增长。2016 财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22%,营业支出增长11.5%,营业利润增长70%,GAAP净利润增长86%。受益于经营杠杆,预计公司净利润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Adobe 公司GAAP 毛利率和净利率图

  

Adobe 公司收入、支出和利润增速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控系统行业:市场仍主要海外企业所占据 本土企业竞争力不足

我国数控系统行业:市场仍主要海外企业所占据 本土企业竞争力不足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质量,生产效率,自动化和智能化等特点,是决定数控机床性能、功能、可靠性主要因素,而随着数控机床市场的发展,对数控系统需求增长,我国数控系统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数控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为273.81亿元。

2024年08月21日
我国计算机仿真行业集中度较低 企业营收及专利数方面经纬恒润保持领先

我国计算机仿真行业集中度较低 企业营收及专利数方面经纬恒润保持领先

集中度来看,我国国内有数千家开展计算机仿真业务的企业,但部分经营规模较小,大多以代理和系统集成为主。2022年我国计算机仿真行业CR2为2.3%, CR5仅为3.1%,表明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4年08月03日
我国超算行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联想和浪潮

我国超算行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联想和浪潮

市场份额来看,2022年我国超算行业高性能计算机性能TOP100榜单,联想上榜的型号最多,占比42%;其次为浪潮,占比27%;曙光排名第三,占比10%。

2024年08月02日
我国视频会议系统行业集中度较高 广东省代表性企业较多

我国视频会议系统行业集中度较高 广东省代表性企业较多

集中度来看,2023年上半年,我国视频会议硬件与云会议市场CR3集中度均超过60%,CR5集中度均超过70%,整体来看,市场集中度较高。

2024年07月30日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东北、华东及中南区域市场占比较大 企业则以广东省最多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东北、华东及中南区域市场占比较大 企业则以广东省最多

分布式存储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存储效率、‌数据可靠性、‌降低存储成本,‌并支持大规模存储和处理数据应用。‌而随着我国数字产业的发展,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区域占比最高的是东北地区,占比为25%;其次是华东地区,占比为23%;第三是中南,占比为19%。

2024年07月26日
工业计算机行业:北京市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研华科技、凌华科技等处第一梯队

工业计算机行业:北京市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研华科技、凌华科技等处第一梯队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我国工业计算机参与企业众多。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3年我国工业计算机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为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工业计算机新增企业注册量为353796家。

2024年07月18日
我国伺服系统行业竞争现状:集中度较高 国产品牌市占率逐渐提升

我国伺服系统行业竞争现状:集中度较高 国产品牌市占率逐渐提升

企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内资品牌通过持续研发,性能持续提升,目前已经接近日韩&中国台湾厂商,同时具有明显价格优势和供应优势,汇川技术、禾川科技等厂商近年来市场份额提升明显。2022年,内资品牌汇川技术以21.5%的市占率位居国产品牌第一,禾川科技市场份额达3.4%,内资企业等份额逐渐提高。

2024年07月16日
我国边缘计算行业竞争现状:硬件市场占比最高 云计算厂商份额占比最大

我国边缘计算行业竞争现状:硬件市场占比最高 云计算厂商份额占比最大

近些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逐渐成熟,我国边缘计算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市场规模也不断增长,2023年我国边缘计算市场规模为732亿元。从市场结构来看,在2023年我国边缘计算市场以硬件市场占比最高,达到了71.22%;而软件和服务市场占比为28.78%。

2024年07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