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市场上国外企业起步较早,相对较为成熟,国内企业起步相对较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从全球来看,根据研究报告,总部基于北美市场的Dynatrace、NewRelic、AppDynamics、Riverbed 等专业APM 厂商与CA Technologies、IBM、Dell、Microsoft、HP、Oracle 等传统厂商居于市场前列。由于北美市场是全球APM 领域起步最早也是最为成熟的市场,也造就了这些厂商的领先优势。
北美市场环境对于被动式APM 接受早、接受程度较高,这些厂商的主要竞争优势多在被动式APM 领域。
中国市场上应用性能管理服务行业起步较晚,尤其是被动式产品涉及嵌入式探测技术,涉及企业内部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问题,国内企业对其有一个逐渐接受和认可的过程。目前国内APM 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APM 厂商主要有博睿数据、基调网络、蓝海讯通、云智慧等少数厂商,发展空间较大。
2、中国市场以国内厂商为主,国外厂商份额较小
从国内 APM 市场的竞争情况来看,截至目前国内市场仍是以国内厂商为主、以国外厂商为辅的竞争格局。
国内互联网市场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环境和网络环境相对更为复杂,国内APM 厂商更容易理解国内复杂的环境及国内企业的痛点,相对而言,进入中国的海外APM 厂商对中国复杂的网络环境则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同时缺少本土化的服务经验,其产品在适配能力上不易达到客户的需求,目前国外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较低。
按照不同产品领域来看,存在着不同的竞争格局。从主动式APM 与被动式APM 的划分来看,国内市场上不同厂商的竞争情况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

3、中国厂商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国际化进程加速
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加速发展,国内 APM 市场空间必将进一步释放,客户需求升级与供应商产品与服务升级将同步推进,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将进一步演化。拥有一定客户基础的国内厂商以及部分国外厂商正加速市场推进力度以及产品与服务的研发力度,从而在未来的竞争当中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从主动式与被动式分市场来看,国内厂商在主动式领域的优势将得到延续,在被动式APM 领域国内厂商可基于现有的客户合作基础,着力开发适合客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体系,缩短与国外领先企业的距离。
在分析技术领域,目前国内厂商本身即进行海量的监测数据采集,具有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整合优势,未来则有可能进入大数据分析专项领域,APM 大数据分析领域竞争格局将进一步演化。
此外,对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中国与世界互联网接轨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迎来了国际化的良好机遇。从用户数和体量上来说,很多中国的互联网大公司已经具备了国际化的条件,在全球互联互通的大格局下,互联网企业的商业竞争已经超越了国界。未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将会加快国际化的步伐,从而也将带动中国APM 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国APM 企业将逐渐走向海外市场。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