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无线传感器网络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竞争调研及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行业中的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有线监测/检测厂商和无线监测/检测厂商的竞争,以及无线监测/检测厂商之间的竞争。

       有线监测/检测厂商和无线监测/检测厂商的竞争主要表现为: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无线技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部分有线厂商也开始推出无线产品,进入无线领域,无线监测、无线检测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无线监测/检测厂商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目前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业务的中小企业众多,规模相对较小,整体竞争逐步加剧。未来,由于不同企业的技术水平、经营规模、所面对的客户类型不同以及自身管理水平、服务品质不一,企业间的盈利水平可能出现分化。

      (1)监测方案市场

       监测市场的技术门槛高,专业性强,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参与方主要为无线监测厂商和有线监测厂商。无线监测对产品的可靠性要求高、所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复杂,全球各厂商起步均较晚。近年来,诸如艾默生、西门子、横河电子、霍尼韦尔、通用电气、邦纳等工业领域的传统市场巨头,均推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用于工业监测领域。国外巨头企业进军无线市场,使得越来越多的客户认知、接触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对打开市场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有线监测相比,无线监测具有易布设、低能耗、低成本和泛在感知等显著特性,有利于企业优化控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效、减少维护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某些领域开始呈现逐步替代传统有线监测方式的趋势。该市场中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无线监测厂商与传统有线监测厂商之间的竞争,以及无线监测厂商之间的竞争。

       ①有线监测方案

       监测市场中,竞争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A.智能工业领域

 

       B.数字油田领域
 
       C.智能电网领域
 
       ②无线监测方案竞争企业
       监测市场中,无线竞争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2)检测方案市场

       检测市场的技术门槛高,专业性强,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参与方主要为无线检测厂商和有线检测厂商。由于无线检测方式具有成本低、覆盖范围广、稳定性高、布设方便等优势,已经逐步被检测市场客户认可,在某些领域替代有线检测系统趋势明显。该市场中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无线检测厂商与有线检测厂商之间的竞争,以及无线检测厂商之间的竞争。

        ①有线检测方案竞争企业

       检测市场中,有线竞争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②无线检测方案竞争企业

       检测市场中,公司的无线竞争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3)MEMS产品市场

       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市场中,Bosch Sensortec(博世传感器有限公司)、INFINEON(英飞凌)、NXP(恩智浦)和ST(意法半导体)等国际大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内厂商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整体实力不强,主要厂商包括深圳市惠贻华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芯敏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和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具体如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