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内容提示:据调查,全球通用计算信息容量将以58%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云计算被公认为能够改变人类信息生活的革命性技术,将促进IT产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升级,进而带动整个信息产业迅速发展。IDC预测称,在2015年,用于公共云部署的服务器出货量将超过120万台,从2011年至201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1%。

        云计算的热潮扑面而来,各个行业都在力争抓住云机遇。中国电信日前正式对外发布天翼云计算战略、品牌及解决方案,计划于明年正式推出云主机、云存储等系列天翼云计算产品。据了解,中国电信发布云战略,将进一步促进国内乃至全球云计算产业发展,作为国内第一家发布云计算战略及解决方案的电信运营商,这也充分显示了中国电信在发展云计算方面的决心与实力。

  中国电信“翼云计划”发力云计算彰显实力

  自2006年8月美国Google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云计算概念以来,在全球各大IT巨头的努力推动下,最近五年云计算在全球获得飞速发展,日益成为信息化建设领域的一大热点和未来趋势。

  据调查,全球通用计算信息容量将以58%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云计算被公认为能够改变人类信息生活的革命性技术,将促进IT产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升级,进而带动整个信息产业迅速发展。IDC预测称,在2015年,用于公共云部署的服务器出货量将超过120万台,从2011年至201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1%。

  依托云计算,国内电信企业也将借势发力,成为云计算产业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从提供的各类付费性云服务产品中得到大量收入,实现电信企业利润增长,通过对不同国内行业用户需求分析与云产品服务研发、实施,打造自主品牌的云服务体系。中国电信自2009年成立“翼云计划”项目组,扎实推进云计算部署,厚积薄发,目前已成功为上海世博会、大运会等多家客户提供了可靠高效的云计算服务。

  近日中国电信正式发布的“天翼云计算”战略、品牌及解决方案,依托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研究中心、数千人专业科技团队组建的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中心也于日前正式亮相。作为国内对外发布云计算战略及解决方案的第一家电信运营商,这显示了中国电信在发展云计算方面的决心与实力。

  IT企业将云计算用诸个人用户

  2011年对于软件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种能够改变传统软件业的新模式正式从概念变成应用,今年年初中国各大软件厂商纷纷发布云战略,IT厂商纷纷角力云端,一场由“云”引发的轩然大波正汹涌袭来。

  当然,对于企业而言,云计算不仅助力企业发展,而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在于用户,对于他们来说,不光是为了在“云”端占领一席之地,更要在市场圈到更多的用户“耕地”,很多大企业在个人云应用市场看到了发光的金矿。因此,把云计算概念用诸个人用户身上自然也就成了众多IT企业的目标。

  就在近日,肩负阿里巴巴云计算战略的阿里云突然“亲民”起来,联合天语推智能手机阿里云OS手机。当然,除了阿里云,奇虎360和金山也分别推出了移动客户端云存储功能。而在PC桌面市场,迅雷也有类似布局。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也立即推出了自己的个人云应用服务:随手记,这是一款个人理财记账软件,并且一开始就直指快捷、简单的服务模式,支持手机用户使用,也能够双向同步到笔记本或者PC上使用,极大的方便了个人理财,并在iPad粉丝群中大受欢迎。

  应该说,云服务的目标群体是庞大而多样化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仅是企业在运用云计算,个体用户也会真切感受到“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个人云应用有望引领云趋势

  云计算作为一种通过网络的方式来交付计算资源的新兴商业模式,目前正在国内各地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表示,在我国,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云计算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不断取得新突破,业内从事云计算相关研发、制造、集成和服务的企业数量高速增长,重点行业应用开始起步。

  神州数码CEO林杨表示,智慧城市的战略制定首先依据的是经济增长需求,其次为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条件。云计算更准确讲应叫云服务,而不应该叫云计算,因为云计算更强调技术,核心就是虚拟化。

  当然,尽管云计算一片火热,但国内云计算产业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标准的缺失和不统一已成为限制云计算产业发展的瓶颈。

  市场咨询机构IDC发布报告认为,当前许多和云计算有关的术语、技术接口等仍是“各说各的”,不同公司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导致大量数据和服务无法在各公司范围内转移、共享,从而局限了云计算的应用服务范围。

  尽管云计算还存在诸多问题,但这并不能阻挡其未来的发展,个人免费“云应用”应该引领中国云趋势,除了个人应用外,政府及公共事业、教育行业、医药医疗、信息化方面也会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