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汤科技:引领安防从“看清”步入“看懂”时代
商汤科技成立于 2014 年,是全球领先的深度学习平台开发者,专注于打造人工智能视觉引擎,目前主要精力投放在移动互联网、安防、金融领域。商汤聚集了当下华人中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科学家,以及来自于谷歌、百度、微软、联想等一批产业界的领军人物。

在安防领域,商汤主要为智能视频生态链合作伙伴提供从终端到云端的智能视频算法和平台级解决方案,涵盖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互联网视频理解等核心技术,为公安、教育、交通、楼宇等领域提供高效的自动化分析系统,引领安防从“看清”步入“看懂”时代。
2014 年,商汤科技创始团队成员在国际权威人脸数据库 LFW 中,其人脸识别准确率首次超越人眼,突破了大规模工业应用的红线,对人脸识别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使得商汤科技在深度学习的底层技术层面,不仅保持着原创性,还成就了领先性。技术上的领先,也促成了商汤科技与安防领域的众多企业合作,包括系统集成商,软硬件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等下游。而商汤科技不仅可以提供人脸识别的算法支持,同时,也针对安防领域的实际需求,推出了静态人脸比对系统——SenseTotem(图腾),以及动态人脸比对——SenseFace。

旷视科技成立于 2011 年,专注于人脸识别技术和相关产品应用研究。2012 年 9 月推出视觉服务平台 Face++0.9 版本,Face++与众多互联网公司合作,并通过“脱敏”技术掌握了 500 万张人脸图片数据库,互联网图片人脸识别LFW 准确率达到 99.6%,合作伙伴包括阿里、360 等一批图片、社交、设备类企业。
基于海量的图像和视频训练数据,公司设计、构建了核心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 CNN 模型,并通过自研的深度学习训练引擎 Brain++训练出了自有的核心算法,如人脸识别,文字识别,行人和车辆识别以及监控视频智能分析和结构化等技术。旷视科技人工智能相关专利达 230 余项,并在全球首推 3D 姿态活体检测技术,在目前金融机构中已上线的监测模块中覆盖了 80%的市场。

人脸识别作为结构化数据的突破口之一,是旷视科技在安防领域的重点主攻方向。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以智能摄像头硬件为基础,配合云服务构建的行业解决方案,涵盖了包括人脸识别门禁、天眼监控系统、动态人脸识别监控、人证合一等多个应用方向,目前已应用于反恐、边检、公安等多个国家机构。
在安防领域,旷视科技除了推出了针对智能楼宇、产业园区、家庭社区的视频方案,也在与公安部门等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公司通过与公安部进行合作,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双重升级。硬件层面,公司配合公安系统已有的静、动态防控网,在真实场景中部署智能摄像头,配合后端服务器的搭建,有效完成“从数据采集到汇聚存储,再到结构化处理与深度挖掘的视频侦查工作。具体业务层面,公司产品包括三大类,一是人流密集区的人像卡口大数据系统;二是针对超大库人员检索的静态人像比对系统;三是针对案件高发区域的临时布控系统。

地平线机器人是嵌入式人工智能领导者,致力于提供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 、完整开放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地平线的愿景是为包括自动驾驶汽车等世界上超过 1000 种设备装上“大脑”,让它们具有从感知、交互、理解到决策的智能,让每个人的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有趣。
地平线具有世界领先的深度学习和决策推理算法开发能力,将算法集成在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嵌入式人工智能处理器及软硬件平台上。地线目前提供基于 ARM/FPGA 等处理器的解决方案,同时开发自主设计研发的 BPU— —一种创新的嵌入式人工智能处理器架构 IP,提供设备端上完整开放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公司核心业务面向智能驾驶、智能生活和公共安全等应用场景,目前已成功推出了面向智能驾驶的“雨果”平台及面向智能生活的“安徒生”平台。
4、水滴科技:“步态识别”市场化应用开创者
水滴科技成立于 2016 年 6 月,是一家专注于视频大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同时也是全球首家将步态识别技术进行市场化的企业,致力于用国际领先的步态识别技术打造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终极形态。
公司背靠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自动化所以“技术+团队”的方式对公司进行大力支持。中科院院士谭铁牛作为技术发明人之一直接指导公司的发展,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亮和副总工程师孙哲南担任公司技术顾问。黄永祯所在的团队是国际最早开展步态识别的几个团队之一,自 2000 年起对步态识别潜心研究 16 年,在模式识别国际顶级期刊 IEEE TPAMI 上第一次发表了步态识别论文。水滴科技的技术团队约 50%为中科院博士,80%以上毕业于中科院、清华、北大等科研院所和高校。
公司的“步态识别”技术全球领先,相比世界第二效率高出 30%。步态识别技术可分为人形检测、分割、跟踪、识别等一系列视觉领域的重要问题,在经过十几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借助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水滴科技在每一个问题上都得到了优异的解决方案,并且将步态识别技术提高到了商用水平。同时,公司拥有庞大的步态数据支持,持续优化算法迭代优化。此外,公司还在目标检测、分割、识别等多个计算机视觉的经典问题上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可广泛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机器人、安防、反恐等领域。

5、格灵深瞳:智能安防先行者
格灵深瞳成立于 2013 年,是一家同时具备计算机视觉技术、深度学习技术以及嵌入式硬件研发能力的公司,主要关注的领域包括公共安全、智能交通、金融、安防等,同时公司在无人驾驶、机器人和智能医疗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布局。

作为智能安防的先行者,格灵深瞳以软硬件并行的方式参与安防市场的发展。其所研发三维视觉感知技术,可以实现对人物的精确检测、跟踪,自主研发的深瞳技术在人和车的监测、跟踪和识别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格灵深瞳在近 4 年间推出多款应用于安防的 AI 产品,包括基于三维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皓目行为分析仪、基于结构化数据的威目视图大数据分析平台、威目车辆特征识别系统、威目人脸识别系统,以及全新产品深瞳人眼摄像机。2017 年 1 月,公司引入国内安防圈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担任公司的总裁,进一步证明了公司业务向智能安防倾斜的决心。
6、深鉴科技:“机器学习”先锋
深鉴科技成立于 2016 年 2 月,是一家专注深度学习处理器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是神经网络压缩、编译、DPU 体系结构与指令集结构设计、FPGA 开发、系统集成完整开发。早在 2016 年 1 月,深鉴科技就已经设计出一套基于 DPU 的一整套深度学习硬件解决方案,包括 DPU 的芯片架构、DPU 编译器、硬件模块三部分,直接呈现的产品就是硬件模块,共有嵌入式端和服务器端两款,在性能超过同类产品的同时,功耗、售价都大幅下降。嵌入式端的产品在性能超过 Nvidia TK1 的同时,功耗、售价仅为后者的 1/4 左右。服务器端的产品,性能接近 Nvidia K40 GPU,但功耗只有 35 瓦左右,售价 300 美元以下,不足后者的 1/10。

在学术界,深鉴科技的 ESE 语音识别引擎的论文在 FPGA 2017 获得了唯一的最佳论文 ESE,团队的科研成果发表于NIPS, ICLR, FPGA, ISCA等世界最顶级深度学习算法和体系结构学术会议, 并与DeepMind共同获得ICLR 2016 最佳论文、NIPS 2016 Workshop on EMDNN 最佳论文提名;在工业界,深鉴的产品和英特尔,ARM,三星等巨头一起被选入芯片行业重要工业界会议 Hot Chips 2016 进行宣讲。产品的应用领域分为终端和云端两类,其中嵌入式端的产品将主要应用在无人机、安防监控、机器人、AR 等领域,目前已经与中国顶级无人机厂商零度智控(ZEROTECH)建立了合作。服务器端的产品将主要面向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语音处理、图像处理等。目前也已经与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在兼容对方现有机房的情况下,功耗降低 80%,语音识别的准确率提升了 5%-7%。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