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

        内容提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发布上半年全国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2011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065亿元,同比增长29.3%,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34.9%,行业加速发展态势明显。

        据海关统计,2011年前7个月,深圳市出口软件680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8.3%;绝大部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

        前7个月深圳市软件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国内软件业较快增长提振企业出口信心。近年来,我国软件业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商务部发布《中国软件出口发展报告2011》指出,我国软件业收入规模从2001年的751亿元扩展到2010年的1336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6%;在GDP的占比也从2003年的1.41%上升到2010年的3.36%,年占比增幅高达13%。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发布上半年全国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2011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065亿元,同比增长29.3%,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34.9%,行业加速发展态势明显。今年上半年深圳市1550家软件企业实现业务收入1061.2亿元,同比增长19%,软件产品收入521.4亿元,同比增长23%,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15%。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深圳的软件业务收入居北京之后排第二位。行业的蓬勃发展为软件出口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是全球软件市场发展良好拉动出口增长。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国际市场对软件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测,2011年全球企业软件销售收入将增长9.5%,从2010年的2440亿美元增长到2670亿美元。西欧和北美2011年的企业软件销售收入将分别达到783亿美元和1212亿美元,2012年全球企业软件市场将继续增长,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2880亿美元。北美和西欧市场的总收入预计将超过2000亿美元。该公司报告还称,亚太地区(不含日本)是2011年全球各地区企业软件销售收入增长速度第二快的,仅次于拉丁美洲。亚太地区2011年的企业软件销售收入将从2010年的236亿美元增长到264亿美元。到2015年,亚太地区的企业软件销售收入将超过400亿美元。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全球市场对计算机软件的需求有增无减,为国内软件业出口带来市场机遇,促进了行业出口的增长。

        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是国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目前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仍属于新兴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产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仍很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规模还相对较小。根据国际著名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数据,美国软件产业业务收入占信息产业的比重约为72%,其他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也都大致在50%~70%之间但我国目前这一比重仅为18%。虽然国内软件业实力已明显提升,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工信部最新公布的2011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名单,软件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企业数达到4家,百家企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135亿元,增长28%,华为以827亿元收入居首,中兴其次,为380.8亿元,其它超过百亿的还有神州数码:197亿元;而在国内软件业名头较响的东软和用友分别只有47亿元和29亿。相较而言,2010财年仅美国微软公司一家收入就已达到625亿美元,净利188亿美元。

        二是人才匮缺导致行业综合竞争力较弱。经过多年发展,国产自主品牌已经逐步渗入IT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上,比如服务器有曙光、浪潮等,操作系统有红旗等,办公软件有金山等,数据库有达梦等,还有中间件、应用软件、安全软件等方面的品牌,但目前我国自主软件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不够。据IDC发布的《软件商成长路线图》显示,近70%的中国软件开发商竞争力不足,目前国产软件在中国软件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仅约为35%,与IBM、微软、Oracle等国际厂商相比,中国软件企业在自主创新研发、品牌建设等综合方面差距仍然很大,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产业面临的新课题。我国服务外包行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业务增量为每年20%~30%。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服务外包直接就业机会将达到27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和相关就业达840万个。但与此相反的是,由于所需的人才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外包企业纷纷表示缺人严重,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

        三是企业诚信经营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随着软件行业服务化趋势的逐渐深入,客户日益重视软件提供商的品牌形象及口碑积累,以诚信体系为核心的品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美国上市的国内软件企业东南融通公司为例,2011年4月底,东南融通被美国民间研究机构Citron质疑财务造假,并在5月17日遭到紧急停牌,近期,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明确表明东南融通不再符合上市标准,并已经启动东南融通的退市程序。此外,7月23日,中国另外一家软件公司中华网软件(CDC软件)也宣布收到纳斯达克警告,原因是没有按时提交截止2010年12月31日年报的审计报告,违反了纳斯达克挂牌条件,事件折射了国内软件企业在诚信经营方面的缺失,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市场销售及资本市场运作,甚至会影响到企业及行业品牌声誉度,不利于未来发展。

        为此建议:一是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核心软件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系列,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二是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和基础扎实的专业人才,提升行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引导软件企业重视品牌形象及口碑积累,以诚信体系为核心加强品牌建设,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