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微信小程序未来发展市场走向情况大胆预测分析

 导读: 微信小程序未来发展市场走向情况大胆预测分析。历经了服务号和应用号的沉寂,微信再次抛出重磅炸弹,“小程序”正在进行公测。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安全软件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历经了服务号和应用号的沉寂,微信再次抛出重磅炸弹,“小程序”正在进行公测。尽管谁也没能看到它全面的样貌,但江湖中颠覆论、风口论、鸡肋论蜂拥而起……“小程序”对于未来商业尤其是电商领域,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颠覆?机会?还是然并卵?以下是微信公众号“调戏电商”对于电商“小程序”做出的大猜想: 

        1、“小程序”承载了微信怎样的野心?  

        张小龙在朋友圈说:“小程序”是一个不需要下载安装就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又无需安装卸载。 

        从这些话语中,戏哥看到的微信战略思路是:过去微信所说的连接一切是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最大流量入口,而“小程序”的战略意义是让微信成为最大的应用场景入口,也就是说,“小程序”被认为是腾讯将微信拥有的巨大流量变现形成更大生态体系的最新尝试。这有可能让微信成为手机系统内的另一个操作系统,其最大的影响是可能改变部分应用的分发渠道,并且对开发者的工作产生影响。 

        而具体到微信对“小程序”这个平台战术层面的期望,戏哥做几个大胆的猜想,分别是: 

        1、为主流APP提供另一个服务入口;  

        2、把一些低频的APP从桌面迁移到微信;  

        3、节约企业开发APP的成本,为企业搭建连接用户的“互联网最后一里路”;  

        4、基于各类生活场景的服务将会应有尽有;  

        5、借住微信的头部效应,激发长尾价值。 

        戏哥认为,马化腾和张小龙的微信野心,不仅在社交层面,而在于社交对于人们场景应用和时间的长时间占用,已经上升到了与操作系统分庭抗礼的局面,而如果此时你还认为社交应用只是一种免费的沟通工具的话,那你没有认识到它们的潜力:微信将成为一个集游戏、购物平台、生活服务于一身的超级App 

        而“小程序”的推出就是要集成除游戏和所有重服务以外的所有应用场景和服务。 

        2、“小程序”不只是一次技术升级 

        你想知道“小程序”里面的红利和商业机会,就要知道张小龙怎么想的,微信团队怎么推演这个产品的,来我们再说说老话题:订阅号、服务号和小程序。 

        微信已经有服务号和订阅号、以及企业号,其中微信支付可以给服务号和企业号使用。 

        订阅号上的开发和企业号上的开发都是基于JavaScriptHTML5,因此其实是一个网页,仅仅是需要符合微信上的一些开发规则约束。而HTML5是一个极其灵活的东西,这就导致了基于服务号和订阅号的营销泛滥;同时HTML5这东西毕竟是网页,因此用户体验比较差,比起APP客户端来差距很大。 

        但是,如果你做手机APP客户端开发,其实真正麻烦的是,你必须做大量的兼容性适配,而且需要永无停止的升级兼容性适配。 

        那么“小程序”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哈哈,没学过编程的戏哥其实也不懂,但经过与程序猿老湿的深度咨询,总之,“小程序”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不再需要适配任何手机,你只需要按照他的规则来写就是了,只要这个手机能安装微信,里面就能跑你写的“小程序”。 

        因此,首先“小程序”是一个开发语言,另外小程序是微信里面的一个开放平台。 

        3、“小程序”很颠覆,但它不是万能的 

        吃到了微信公众号那波红利或没有吃到红利的人都会对这次小程序虎视眈眈,但戏哥不得不事先给大家泼一盆冷水了,“小程序”的技术升级很颠覆,但它并没有解决微信自身的商业问题: 

        1、用户体验:仍然会对强社交用户形成困扰 

        对于用户来说,“小程序”的操作体验要比APP复杂一些。相比于手机桌面,“小程序”的入口至少要深两级或者更多,增加了操作路径。比如,假如用户想要打车服务,如果用APP,他仅需要在桌面点击一个步骤,而“小程序”则需要打开微信,找到“小程序”的位置,在搜索中找到具体应用。 

        当然,微信也有解决方案,就是可以模板消息,也就是推送微信审核的应用消息,只要经常用,它就推送,不常用,它就无法推送,当你看到推送消息时产生了应用场景和需求,就可以直接使用,这样实现一定的使用效率的提升,但还远远不够。 

        还有一点,小程序不支持多任务工作。用户在聊微信的时候就没办法同步上小程序,所以在用户体验上反而不佳。 

        2、用户营销:没完没了的营销推广?张小龙并不想这么做 

        张小龙“不打扰用户”的理念在“小程序”里被再次体现,就是查找“小程序”只能扫码使用和搜索排行里,不能关注也不能下发消息,这就给营销和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或者准确说是在微信的渠道上做推广是十分困难。 

        3、互联网APP创业热潮已过,未来路在何方?  

        移动互联网的热潮已经过去了,或者说已经冷却下来了,高频刚需的商业服务领域基本已经被APP占领,手机的常用应用已经固定下来。生活中大多数消费场景已经被BAT等寡头垄断,即使小程序给了新创业者成本和流量上的便利,但留给他们的机会也不多了。 

        即使是在垂直领域,各大平台也都有了稳定的用户,当然为了增加获客渠道,各大平台也许都会把一些简单的功能作为新的入口放在小程序上,但也仅仅是如此。 

        4、那么问题来了,“小程序”能用来干啥呢?  

        游戏、直播、算命、星座、小游戏,这些应用就别想了。你能干的就是电商、小工具、企业站和基于“小程序”的垂直深度社交工具(比如做个小陌陌) 

        同时,依赖冷启动的必须进行二次营销的东西戏哥建议就不要做了,适合做的就是具有高度用户体验的工具和小服务,直接进行流量变现,也就是说,适合当你进入某一应用/消费场景时,“小程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它的设计是对于需求的即时服务,而不是长期服务。 

        5、“小程序”会影响谁,会成就谁?  

        关于“小程序”最后会做成什么样子,大家也只能猜想,但可以预见的是,其应用体验应该会介于原生APP和微信目前第三方服务之间。 

        一些头部APP,不管其流量和用户规模,几乎都跟微信本身不相伯仲,两个本是平行关系,现在微信想要的是瓜分你的流量和将你变为从属关系,这是“小程序”的敌人,也不是“小程序”的目标客户。而从用户角度来说,使用高频的主流APP实在没有删掉然后转投“小程序”怀抱的理由。目前滴滴、大众点评和京东等应用均在微信有入口,有多少忠实用户真的可以用微信打开这些应用。 

        所以对于大多数属于“过去”的产品服务而言,“小程序”的运营逻辑跟微信公众号还是一样的,企业运用“小程序”只是一种工具,最终手段还是要把人引流到自己的APP上,因为那里才是自己的地盘。 

        6、那么,“小程序”的出现会对电商有什么影响吗?  

        也许要比人们预想的要悲观,电商是一个马太效应极强的领域,而且有着强功能和交互性,“小程序”肯定承担不了这样的任务。可能有人会想,会不会给一些垂直电商带来机会?但这也很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小程序”是没有办法留存客户、转化客户和主动营销推广的,垂直电商品类有限,复购率低的情况下势必不能支撑起平台的发展。 

        但是,对于内容电商的创业,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红利,因为对于内容电商的创业者而言,“小程序”虽然基本杜绝了目前大家能想到的所有互动营销,但反过来想,对于内容的传播和营销推广效果转化其实并不依赖“小程序”这样应用号的“信息骚扰”,反而能够减少试错成本和获客成本,允许产品的快速迭代,所有电商所需的软件基础服务都可以通过“小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和匹配所有移动终端,唯一操心的,就是需要大量的前端开发者。 

        这样,创业者再结合阿里巴巴这样的硬件配套服务,能够以极小的成本极高的效率完成电商基础服务的搭建,专注于商品供应链和用户感知。 

        而对于生活电商来讲,很多实体店根本就没必要开发APP,有了小程序可以为它们连接用户提供了便利,甚至通过研发即可打造功能完善的IT运营系统。 

        综合下来看,“小程序”是一个慢热的东西,有红利,但是需要更高智商的策划,凭借针对需求的方案、品牌、名字、用户体验来实现被用户“临幸”。 

        总结 

        本质上“小程序”抢的是苹果和安卓应用商店的生意,也就是类似PC时代的浏览器和杀毒软件一样,瓦解了手机操作系统的重要性。而对于电商巨头和生活服务巨头而言,造不成现状的颠覆,但可能会让大佬们失去未来。而对于想要在消费升级和传统行业+互联网方面大干一场的企业,“小程序”是一种福利。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