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大众点评诉百度侵权:点评搭载百度外卖等广告获取巨大盈利

 导读: 大众点评诉百度侵权:点评搭载百度外卖等广告获取巨大盈利。当前甚嚣尘上的大众点评诉百度侵权、索赔9000万元一案正在持续发酵。 

参考《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当前甚嚣尘上的大众点评诉百度侵权、索赔9000万元一案正在持续发酵。 

        对于案件情况,413日,大众点评和百度公关部相关负责人都充分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大众点评称,百度地图商户首页显示大众点评的点评,有的版本中将点评内容全部完整展示,并在页面上搭载百度糯米和百度外卖广告,直接获取了巨大利益。百度将大众点评享有合法权益的商户信息和点评内容直接作为自己的内容使用,实现了对大众点评服务的市场替代。 

        百度则辩称,在网站向百度开放Robots协议的情况下,百度才会抓取网站数据,并将其提供给广大网民搜索。百度地图抓取大众点评的内容是在Robots协议允许的情况下。 

        在案件终审前,法律层面的是非仍未可知。需要指出的是,这场争议和双方背后的控股资本与战略布局不无关系,巨头们对20万亿O2O市场蛋糕的争夺大战再次升级。 

        9000万索赔直指“垂直搜索” 

        在百度上可以搜索到大众点评的信息,“度娘”的神通广大在迎来大量用户的同时,也为自己招来了麻烦。 

        411日的上海浦东法院吸引了众多关注,其审理的关于大众点评针对百度的诉讼案将两大知名互联网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 

        大众点评上诉的原因是,百度运营的“百度地图”及“百度知道”大量复制了大众点评网上的用户点评等信息。用户打开百度地图,输入商户的地址就可以看到来自大众点评用户的评论。 

        大众点评认为,其点评内容是公司花费十余年、数亿元投入搭建并运营而取得的成效,而2012年以来百度在“百度地图”、“百度知道”以及“百度地图手机客户端”提供生活服务信息过程中,大量抄袭、复制大众点评网中商户信息、用户点评等内容,造成众多用户、公众误认,是零成本获取原告拥有的“著作权”内容,构成不正当竞争,给大众点评网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大众点评的运营方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将北京百度网讯有限公司及上海杰图软件技术公司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诉至法院。大众点评方面介绍其诉求包括:“判令百度立即停止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删除不正当竞争内容,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9000万元和维权合理开支453470元,消除影响。 ” 

        对于大家关注的另一焦点问题——百度造成大众点评经济损失的相关依据,大众点评方面413日表示:“百度地图商户首页显示大众点评的点评,但是信息来源中有的版本没有标注,有的版本中甚至将点评内容全部完整展示,直接获取了巨大利益。假设任由此类‘抓取’行为存在,那么,抓取者可以用‘垂直搜索’的名义做出任何一个网站的‘镜像’并放上自己的广告,或者团购、外卖等产品用来牟利,如果这样的行为不被制止的话,就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去做任何原创和辛苦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大家都采取‘垂直搜索’强取豪夺,到头来是整个互联网市场的信息枯竭。” 

        百度回应:在协议允许下才抓取内容 

        百度被一纸诉状推向舆论漩涡,自然有话要说。 

        413日,百度方面回应:“百度地图作为生活服务平台,通过对行业深度信息的抓取整合,为用户提供餐饮等生活服务信息,属于垂直搜索服务。而大众点评的robots协议面向百度等搜索引擎开放,百度地图抓取大众点评的内容正是在robots协议允许的情况下。” 

        在案件审理中,百度称一直严格遵守国际通行的行业规则robots协议,在网站向百度开放robots协议的情况下,百度抓取网站数据,将其提供给广大网民参考,并注明信息来源。 

        然而,百度的态度并没有得到大众点评的认可。“百度的这种言论和有的搜索引擎盗版他人音乐,却说帮助歌手推广宣传是一个逻辑,它和Robots协议全无关联。大众点评对于其上的商户信息及消费者点评享有合法权益,百度抓取后作为自己的内容非法使用,这种假借垂直搜索之名而实质性使用他人内容的做法,已经在多个案例中被证实构成侵权。”大众点评公关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整理双方观点不难发现,原来,百度被告上法庭的“罪魁祸首”是robots使用范围及权限问题。那么什么是robots?百度的行为是否触犯法律?  

        经搜索发现,所谓robots全称是“网络爬虫排除标准”(Robots Exclusion Protocol),网站通过Robots协议告诉搜索引擎哪些页面可以抓取,哪些页面不能抓取。 

        不过,在大众点评看来,百度地图有的版本没有提供跳转的链接,有的版本在展示了完整的数条精华点评后提供了跳转的链接,还有版本甚至不标注来源,严重损害到了大众点评的利益。 

        对此,通过多位律师了解到,此类事件是比较前瞻和有争议性的。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爱云表示:“这次纠纷说明权利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劳动成果及知识产权,能警示他人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有利于促进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及法律完善。但就本案争议的焦点一是是否侵犯著作权,二是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我认为从现有的法律法规,还不能直接找到答案。” 

        “大家比较关注数据的价值,尤其是商务信息的核心记录,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情。”在知名电商分析人李成东看来,作为一个网站信息平台核心资产就是这个商户的信息和用户的评价,所以百度拿过去让的确是侵犯了产权,毕竟平台自身没有说开放平台,所以我认为其所有权应该是归大众点评所有。 

        双方存在利润竞争关系 

        事实上,百度地图对大众点评的内容抓取,早几年前就已开始了。在百度上能够搜索到大众点评的信息也非突如其来之事。为何相安无事几年之后,大众点评突然向百度提起诉讼?  

        从表面来看,只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与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之间的纠纷。但放在O2O市场,它们却成了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在行业认知中,阿里系有口碑+饿了么,腾讯系有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系有糯米+百度外卖。去年,大众点评与美团的合并,成为了国内O2O市场竞争的分水岭。至此,腾讯已经形成了一个围绕支付、出行、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非常庞大的O2O生态体系,其中在餐饮/团购方面就有大众点评、美团等。 

        而百度也将O2O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李彦宏曾说过,O2O是百度面临一个百年罕见的机遇,一个可以重筑潜在市场的机遇,为赢得服务交易转型成功敢下决心、敢付代价。2015年,百度甚至宣布将在三年内追加200亿进行O2O业务的布局,而它在餐饮/团购方面有百度糯米、百度外卖、口碑外卖等。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O2O市场容量预计在20万亿元的规模,而目前市场渗透率不足5%,年交易额仅为千亿级。所以对这块巨大的蛋糕,巨头们的争夺从未停止,双方的炮火之争也再次升级。 

        “双方确实存在利润竞争关系,以前没有告百度现在告了,也是由于和美团合并后与百度糯米业务高度重合,打起来也容易被业界理解为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造成的。”李成东表示。 

        百度和大众点评能否合作存疑 

        除了回应此次侵权纠纷,百度还表达了与大众点评合作的意愿。 

        “目前,百度地图也正在积极与大众点评探讨更好的合作模式。我们也希望能和更多第三方专业垂直网站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为广大网民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百度方面介绍。 

        那么,百度和大众点评未来又是否能有所合作呢?  

        毕竟从如今O2O市场之争来看,腾讯通过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在O2O领域已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仅团购市场,有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团购市场中,美团占51.9%的份额,大众点评占29.5%的份额,双方加起来的市场份额为81.4%。而在外卖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高达32.3%,稳居行业第一。饿了么以27.1%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的位置。百度外卖和口碑外卖分别以12.6%8.1%的市场份额,位列第3名和第4名。 

        在此背景之下,凭借着早先线下数据和内容的长期积累,大众点评在本地服务领域占有绝对品牌、用户体验和线下资源优势,但地图数据资源这一块确实有所不足。而对于百度,主要擅长的还是搜索这一块,如果贸然切入O2O具体的服务领域,在没有数据和内容支撑下,容易精力分散、疲于奔命,反而连优势都难以抓牢、得不偿失。 

        对此,有分析认为,如果百度将大众点评作为一个新的接入口,无疑是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搜索功能,并依托技术基础,利用大众点评的数据和内容布局O2O;而对于大众点评,可以利用百度服务,引入客流,并让百度提供一些基于地图数据的移动应用技术方案等。 

        陈爱云也认为,目前很多网民不是直接看大众点评,而是在百度上搜索相关的内容然后看到大众点评上的介绍。如果百度上不能显示大众点评的内容,对大众点评的访问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百度与大众点评合作对各方都有利。 

        可见,大众点评和百度确实是有一定的合作空间的,但双方未来是否合作也受到业内质疑,李成东就表示:“百度和大众点评是属于直接竞争关系,未来合作的可能性不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