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劣势分析(图)


         (一)市场地位

         行业企业数量较多,以勘察设计为例,根据住建部发布的《2015 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统计公报》,截至2015 年底,全国勘察设计类企业约有20,480 家。

         目前,行业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均不高,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形成了以少数大型企业为主导、大量中小型企业为辅的市场竞争格局。国内比较知名的行业企业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公司在工程质量检测、工程专业施工、工程监理、工程设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其中以苏州市场为主,正在积极向外地拓展,已经成功在浙江等外省市发展业务。目前,由于缺乏市场规模数据,因此无法计算市场占有情况。

         (二)竞争优势

         1、研发技术优势

         工程技术服务行业跨越多个学科,对企业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公司向来非常重视科研工作,研发能力较强,技术实力突出,目前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公司被江苏省科技厅、财政厅、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公司的子公司苏州检测、姑苏新材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高性能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低碳建筑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在工程检测、绿色建筑、既有建筑改造、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科研综合实力具有较高的水平。

         同时,公司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具体如下:

         参考观研天下相关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产业专项调查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表:公司参与的多项行业标准编制

         2、资质优势

         行业由于涉及到建筑物的质量问题,政府对行业实行严格的资质管理,获得资质是开展业务的前提条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取得了大量的资质,为公司开展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完备的资质体系是公司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公司资质涉及到项目咨询、规划、设计、监理、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且资质级别较高,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项目管理服务,有利于公司开拓市场。

         3、人才优势

         行业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关系到公司的业务发展水平,也关系到公司能否获得业务资质许可。公司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实施核心员工持股、加强与高校合作、开设培训学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致力于为员工搭建更好的工作和发展平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将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支高效、敬业、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4、协同优势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技术服务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生产销售。公司凭借完善的资质体系以及较强的技术实力,可以为客户提供从城市规划、项目设计、招投标服务、工程检测、工程专业施工、工程监理、合同能源管理到新型建材销售等一系列优质、全面的服务。通过业务的全面布局,有助于增强公司在拓展业务时的协同效应,全面化的服务也有利于降低沟通成本,增强客户粘性,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5、品牌优势

         公司以“建筑科技的领航者”为愿景,以“研究建筑世界,创造美好未来”为使命,以“诚信、进取、奉献、共赢”为核心价值观,自成立以来,获得高度认可。公司是全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先进单位及建筑节能之星-突出贡献单位,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工程监理企业。公司的新型建材产品荣获“江苏省著名商标”、“苏州名牌产品”等荣誉,多项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声誉较高。

         公司以“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为品牌依托,凭借较强的技术实力、良好的服务质量,在市场上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良好的品牌认可度,为公司开拓业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6、项目经验优势

         随着行业的发展,市场越来越成熟,工程项目的外观效果及文化内涵越来越重要,因此,客户一般非常重视企业过往的项目经验,项目经验往往是企业拓展业务的重要支撑因素。公司成立30年余年来,专注于工程技术服务业,提供的服务涵盖勘察设计、工程检测、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等工程项目的主要过程,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公司完成的部分项目案例如下:

表:公司完成的部分项目案例
 
 
 
         (三)竞争劣势

         公司资金实力相对较弱,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及银行贷款,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在引进人才、市场拓展、抵御行业波动风险和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受到大规模资金投入的约束。

         同时,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内,在本地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区域竞争优势,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虽然公司在积极的开拓省外市场,但是受人才短缺、服务网点布局偏少等因素影响,公司的业务仍主要以江苏省为主。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