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子商务服务行业优秀企业江苏天智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劣势

导读:我国电子商务服务行业优秀企业江苏天智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劣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逐步改变通信运营商及其他行业的运营模式,公司较早地发现了这一客观存在的庞大需求,应用成熟、便捷的信息通信技术开发网络平台,开展业务推广运营服务。

参考《2016-2022年中国五金工具电子商务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1、竞争优势

        (1)先发优势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逐步改变通信运营商及其他行业的运营模式,公司较早地发现了这一客观存在的庞大需求,应用成熟、便捷的信息通信技术开发网络平台,开展业务推广运营服务。借助业务先机和明确的发展战略,通过多年的经营,公司业务已经覆盖三大通信运营商的16个省、直辖市区域市场,积累了一大批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与业务运营经验,与各地区运营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新进入者短时间无法复制。

        业务涉及省份如下图所示:


 

        (2)用户资源优势

        公司在电子渠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及综合运营过程中,会形成海量的用户消费数据。通过收集用户在平台及APP端的基本信息、交易信息、行为信息数据,对以上数据进行相应的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实现用户行为能力分析;进而通过用户唯一标识方便的辨识用户的日常操作行为、消费行为等等,由此演算出终端用户的偏好,把握终端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趋势,为终端用户分类,区分出不同的用户群。从而对其业务经营进行指导,形成科学的决策依据,提升客户的竞争能力。

        (3)全业务经营优势

        通过多年经营探索与积累,公司已发展成为“平台开发建设+技术维护+运营支撑”全业务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该模式的运作,公司经营优势逐步提升:面向通信运营商及其他行业客户的业务推广运营能力是公司的核心基础,同时也为系统研发、平台升级迭代提供相应反馈;自主的平台开发和技术维护能力保障公司能够快速实现用户需求、赢得用户认可,推动运营团队更好的服务客户。各项业务关联密切、互为能力支持,避免了单一业务运营模式的短板缺陷,有效提高了公司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了用户满意度和粘性。

        (4)技术优势

        强大的软件和系统研发能力是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形成的宝贵财富,也是公司持续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从公司成立之初,就一直重视软件和系统研发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到真正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优势。公司不断加大投入研发费用,以保持新平台、新技术、新模式的持续研发,巩固并扩大在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

        2013年-2015年度及2016年1季度,公司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投入占到当年收入的10.00%、11.05%、11.96%和15.23%,以保障公司在运营商电子渠道方面的研发能力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2项、申请中的发明专利37项,软件著作权78项。

        (5)人才优势

        公司在产品线日趋完善、业务市场逐渐延伸、企业规模持续扩大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各类型专业人才,形成了包含市场研究、产品规划、体验设计、技术研发、运营分析、客户拓展等多学科的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人才团队。同时,公司的管理团队具备多年的行业经验,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市场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前瞻性,善于分析市场、把握机会,为公司发展制定合理的业务经营模式和市场拓展规划。优秀的复合型团队成功地帮助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也为公司后续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竞争劣势

        (1)公司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实力无法满足业务跨越性发展需要

        近年来,伴随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公司需要在平台项目交付能力、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升级、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自设立以来,管理层经营较为稳健,一直靠自身积累来发展,整体资本规模偏小,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资金实力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公司发展速度的重要条件。同时,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实现业务扩张。在本次股票发行及上市后,公司的资本规模、融资能力将得到改善,公司的快速发展将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

        (2)营销网络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扩大

        目前公司营销职责主要由业务人员及管理人员承担。随着行业服务水平要求的提高和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现有营销渠道的规模与结构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扩大营销网络。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正是公司实现扩张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中EMK(电商系统及互联网化解决方案)项目主要为具有互联网化转型需求的政府机构及各类企业提供规划咨询、系统平台建设、互联网运营支撑服务。上述项目的实施将较大程度的拓展公司下游市场范围,也对公司营销网络的完善和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